靈魂交談|在科技藝術中創造風格|蕭聖健

YI-CHING HUNAG 黃意晴
食肉患者
Published in
Jun 17, 2021
取自網路

蕭老師

台北獎、高雄獎等多項入圍,早期去紐約學過msp,但是對作品風格的堅持,最後選擇以低科技的方式呈現對生命的體悟。

(消息來源)

邊界

科技進步對藝術的第一個波瀾就是邊界,以前讀媒傳的時候,就很常懷疑自己在做什麼,到底什麼才算是「正軌」?聽到蕭老師以前也是面臨邊界感到困惑,是有點感到驚訝,因為在二十年前科技樣貌相較今日是可以區分更明顯的,但在以前連課本都是定義模糊,當時就是從白南準的錄像藝術切入談而已,如下圖。

取自網路

我很喜歡蕭老師的解方,「不為了定義修改創作內容」才能真正找到自我的邊界,能夠完整表達作品的材質就是好材料,從主題本身去思索,才不會落入盲從,這讓發現現在大多藝術比賽的分類是以材質、類別分類,但是少以各主題內容細節區分,但這或許跟之後得獎布展考量也是有很大的原因。

靈感與執行

早期蕭老師把生活衝突的點當作靈感來源,做出互動裝置後,雖然使觀眾比其他類型的東西容易切入,但理解作品又是另外一回事,在做的過程中如果是實驗階段不需要管美感,儘量犯錯,這跟我現在學習寫英文寫作不謀而和,文學亦是如此。

我還蠻喜歡老師在講很有想法但現實很難實行困境的描繪,「技術是一座山,而我是個熱愛登山的人」,爬山該區分難易,做作品應該也是,靈感不被技術給困住是跨領域的重要概念,在做學生習作的時候很常會忘記這點,通常都會直接想我會什麼、我有什麼工具,然後才開始做什麼,進行過幾次訓練後發現,這雖然是一個良好的工具使用方法,但是進行創作的時候會有所限制,我想這也是永續設計很難有突破的原因之一,所以如要鼓勵永續創作,除了增設專門的獎項外,更應該要增加限制性材料的藝術類別。

觀看老師的系列作品,如下三個影片,可以發現蕭老師對生活中的聲音,極具細微的解構與重組,我並不認為只是「還原自然的現場」,反而是跳脫電子音樂的既定印象,嘗試以無機體表現自然的細緻度。

技術谷

老師總以低科技來自嘲自己的作品,並反覆說明「沒有追求技術的突破很久了」,當下聽到還蠻震驚的,但很可惜直至寫作當下,我仍然沒有想明白。

在數位創作軟體興盛的年代,不同種技術風格的老師對事情的執著度也不一樣,像是程式專長的老師就會希望我們可以走過一個字一個字的打下程式的過程,繁瑣且費時的工作,就淘汰對科技藝術熱誠度不高的學子,而視覺化接線軟體,謹慎使用軟體已經寫好的那幾個功能,在蕭老師的提醒下,才意識這不也像限制材料在創作藝術嗎?高科技下的負面氣氛,拿掉通用的模組,沒有個人風格的創作還剩什麼?這確實反映了新一代展的部分面貌,藝術的內容永遠才是重點,華麗的技術外衣的作品,是會隨著時代演進而褪色。

如今的跨域廣度,越難讓人憑著一己之力創造富有層次紋理且貼近科學的科技藝術,蕭老師也點出協力廠商的重要性,並且針對未來常用的零件備料、找尋替代元件等,都是延續個人作品品質的關鍵。

形塑自己的審美觀,沒有捷徑,從自我審美中挖掘風格,藝術才能開花。

--

--

YI-CHING HUNAG 黃意晴
食肉患者

永續設計者,一路走來,發現心態已經走很遠的一段路程,從我寫的文章或許可以發現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