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之手的東和馬,其實在烘焙界是過街老鼠?(下)

@AT沒有筆名
飴-關於食的黑與白
4 min readOct 29, 2018

--

上回文章太陽之手的東和馬,其實在烘焙界是過街老鼠?(上)我們分享了關於麵包製作的幾項重要要素 :

這邊開頭先與大家做個簡單的整理:麵包的兩次發酵中,溫度與濕度為最重要的兩個變數;一次發酵比較適合的溫度為25–28攝氏度,濕度為68–82%;二次發酵為30–38攝氏度;濕度太低,麵糰外表皮容易變硬,約束麵糰的臌脹,從而使成品表面硬,厚,麵包體積小,乾硬。濕度太高,烘烤出來的成品表面上會出現很多白色的小氣泡。

說那麼多,所以這些能代表太陽之手的可行性嗎?

講那麼多 所以太陽之手可以…??

現實中常理來說,太陽之手是有可能的,只要是身體循環較快,體溫自然就會較高;此跟馬達運轉功率越高,溫度也會容易過熱道理雷同。另外疾病上的發燒也會造成身體的體溫升高,進而產生我們所說的:太陽之手。

假設人體正常均溫為37度,但到手掌的溫度會略低,溫度會降到約33度左右;而擁有太陽之手的東和馬,在動畫其中一集的比賽中有發高燒的紀錄,而發燒的定義是體溫達到攝氏38度即算發燒,但是平常他做麵包並沒有發燒也有太陽之手,所以說他體溫一定低於38度,也就是跟一般人無異。

假設擁有太陽之手的手溫約平常人類發燒會有的溫度38度,好!現在用這雙手去揉麵包吧!但是!等一下!幫大家整理一下剛剛所講的麵包製作過程,麵包發酵最重要的是溫度及濕度,一次發酵比較適合的溫度為25–28攝氏度,濕度為68–82%;二次發酵為30–38攝氏度;在第一次發酵即會造成麵糰過度發酵,導致發酵不均,發酵過頭,進而產生麵糰軟塌;

更慘的是,這些都是建立在「只有手溫高」的太陽之手,實際上我們手部溫度高時,人體皮膚毛細孔會自動排汗,也就是我們常見的流手汗。當流手汗時,手所產生的汗水會破壞麵糰的濕度,麵包成品表面上會出現許多白色的小氣泡而影響美觀;所以在現實中此況連製造出一般狀況的麵包都是個挑戰呢!況且鹹鹹的手汗流在麵糰上,我想只有鹹麵包可能會需要這樣的手法吧!(噁)

太陽之手 我想. . .還是去做按摩比較實在

所以結論,太陽之手在漫畫中的設定是為了讓麵包較快發酵,但在於發酵過程中,東和馬可能要有如空調般可以自由運用手部的溫度,才能達到麵糰適度發酵的成果;否則太陽之手做出來的麵包提早發酵,進烤箱烤熟後就變炸開的麵包或扁平的麵包,那我想不管什麼比賽,也只有提早出局的份了吧!

不過如果這雙手拿去做全身按摩的精油按摩,筆者想會是一個不錯的賣點!東和馬,研發日本專屬的麵包不成,至少還有日本專屬的按摩可以等你去實踐啊!

同場加映-女神之手的可能性?

另外,動畫中摩納哥盃「法國代表」-凱薩一家所使用的女神之手,換成醫學來解釋,其實就是手部韌帶過鬆,讓手部擁有更大的彈性和靈活度,其實只要透過常時間的訓練,使用出女神之手相較太陽之手的技巧,應該更有可行性。

[飴-關於食的黑與白]
食品相關生活/文化/政策/安全的網路媒體。
從食物出發,與你發掘這黑白多變的世界。
[最後,請幫我在文章最下方的圖示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還可以,請給我10個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好像有點意思,請給我20個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對您有點幫助,請給我30個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對大家都有幫助,請給我40個拍手並幫我分享。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棒呆了,請給我50個拍手,留言讓我知道。
再次感謝您的閱讀。合作邀約或建議可以留言,或聯繫:臉書:
搜尋:飴-關於食的黑與白
信箱:
efoodtaiwan@gmail.com

--

--

@AT沒有筆名
飴-關於食的黑與白

因為我們一無所有,所以要更堅強;等待我們花開時,幫助別人一起綻放,這就是我在這寫作的理由。[樂評人] Email:lovemusicts25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