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糧養生風潮興起,店家如何把關食品安全?

@AT沒有筆名
飴-關於食的黑與白
4 min readApr 26, 2019

透過上篇「沒有包裝束縛的新式柑仔店,秤出環保的重量」的訪問,可以發現到注重食材安全的觀念已逐漸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選購食材時都會對其產地、認證、有機與否細心挑選,而「Unpackaged.U商店」也都將這些消費者所重視的資訊公告於各商品上,消費者也就能安心地購買、食用。因應之前再度傳出的食安新聞《紅藜養生當紅 小心帶殼有毒》,這次我們又再次前來拜訪,請教店長孟宣如何把關產品品質以及如何選購安全的食材。

透過認證審查、外觀挑選,確保雜糧產品品質

進入Unpackaged.U商店後,肯定會馬上被五顏六色的雜糧展示罐吸引,各樣形狀及特別的可愛雜糧產品令人每個都想試吃一口,而我們一般所說的五穀雜糧通常指的是稻穀、麥、高梁、大豆、玉米。隨著養生飲食的風潮興起,孟宣笑著說,「其實注重養生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現在很多婆婆媽媽都懂得如何吃得健康,對雜糧的接受度都很高。」雜糧的高營養價值,也成為養生界的新寵,其中「紅藜」就是一項,但在之前曾有新聞報導紅藜帶殼有毒,讓消費者不知道該不該吃。對此孟宣則表示,「店內每批產品在進貨時都會要求有相關的檢驗報告,在外觀上也會進行篩選,若有穀蟲或有缺損的就會多加注意。市面上有些糧行以販賣紅豆為例,可能將台灣各個產地的紅豆混裝在一起販賣,雖然這樣價格較便宜,但品質上則會參差不齊。」消費者在購買時盡量選擇單一產地包裝的產品,可以直接了解到是何地產出。

破除國別迷思,食材吃在地的最對味

店內雜糧產品上頭都標註著原產地,這也讓消費者清楚的了解食物的來源,但民眾往往在選擇產地時會傾向於台灣自產的產品,但他國所出產的品質是否就會較差呢?孟宣想了一下說道,「其實很多國外所出產的作物口感可能更好,像是我們平時在吃的薏仁,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中國,口感相對來說更飽滿,若是台灣自己種的就比較小。而在紅藜的部分,由於紅藜是台灣的特有種,又被稱為台灣藜,許多東部的原住民部落一直都有在種植紅黎,而店內的紅黎也是向台東的原住民部落的農夫大哥採購的。」總而言之,挑選雜糧也是要挑選食物在地或原產地的食材,更可以享用到較佳的風味與口感。孟宣接著笑著說,「很多國外的雜糧,來到了台灣,我們總能找出不一樣的吃法,像是把鸚嘴豆放到四神湯或排骨湯裡面,吃起來很對味,有些媽媽也會在煮飯時加一些進去煮。他們也發現民眾對於雜糧的接受度高,對於沒吃過的產品也都很有意願嘗試,下次來店裡也都會分享食譜,顧客的意見也有助於未來店內在進貨時的參考。」

透過在地小農市集,尋找好產品

在另一方面,我們也不禁好奇,Unpackaged.U商店如何找到像是提供紅黎的原住民部落小農。孟宣說,之前他們都會去逛逛小農市集,從中找尋一些品質好的小農作物,進而考慮是否從小農這邊購買進貨。但孟宣也點出了一個問題,現在部分小農市集過度商業化、販賣的商品或許不是小農直接販賣的,且過度的包裝,這些都喪失了小農市集的本意。建議大家若有空也可以前去逛逛,說不定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食材收穫呢!

透過這次的訪談,深刻感覺到Unpackaged.U商店在提倡環保、降低食物浪費的理念下,食材安全的把關相當謹慎,當消費者到店內選購時,能清楚的看到產品檢驗報告與產地,食用上也安心不少。隨著近年來雜糧養生風潮的興起,也期待未來有更多的店家可以和Unpackaged.U商店一樣提供消費者透明的食材資訊,在食用美味的菜餚之虞也吃出健康。

[飴-關於食的黑與白]
食品相關生活/文化/政策/安全的網路媒體。
從食物出發,與你發掘這黑白多變的世界。
[最後,請幫我在文章最下方的圖示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還可以,請給我10個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好像有點意思,請給我20個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對您有點幫助,請給我30個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對大家都有幫助,請給我40個拍手並幫我分享。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棒呆了,請給我50個拍手,留言讓我知道。
再次感謝您的閱讀。
合作邀約或建議可以留言,或聯繫:
臉書:
飴-關於食的黑與白
信箱:
efoodtaiwan@gmail.com

--

--

@AT沒有筆名
飴-關於食的黑與白

因為我們一無所有,所以要更堅強;等待我們花開時,幫助別人一起綻放,這就是我在這寫作的理由。[樂評人] Email:lovemusicts25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