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濤生日】姜公寶誕: 如果姜濤是一位道教神祇

香港古事記
香港古事記
Published in
May 3, 2022

不論個人喜歡與否,恐怕都不能否認,姜濤是當今香港最具人氣的歌手之一。四月三十日是他的生日,「姜糖」們大事慶祝, 應援活動由銅鑼灣的大型廣告,到全日免費搭乘電車,將「姜濤灣」(即銅鑼灣,如果有人不知道的話)擠得水泄不通,空前盛況,叫人難忘。人們將此日戲稱爲「姜濤誕」或「姜公誕」,將之比擬爲道教民間信仰的神誕節慶。諷刺的是,就在「姜濤誕」的一個星期之前,天后誕的很多慶祝活動卻因爲政府防疫政策而無法舉行。若非如此,天后誕的盛況可能也可以與姜濤誕一較高下。不過,如果姜濤誕真的以道教儀式進行,又如何?

「姜濤號」電車,Yahoo! 圖片

姜濤、姜大元帥、姜公

首先要釐清的,是如果姜濤真的是一位道教神祇,會是一個怎樣的神。大家都知道,道教和其衍生出的民間信仰,滿天神佛,各司其職。在香港可以找到的云云神仙之中,也確實由幾位與表演藝術有關,例如可以在北角城隍廟和石籬福德廟找到的田都爺,專門保佑音樂演出順利。田都爺本身是唐朝的樂官,在安史之亂時不肯向強權低頭,拒絕爲安祿山演奏琵琶而被殺,因而成名。

這樣的人物如果要成爲神明,一般也需要經過官府冊封這個階段,而且也必須是深受民衆認同的政權才由這個效果。當然這件事不會在香港發生,但如果我們以田都爺爲原型建構姜濤神,田都爺被冊封爲田都大元帥,那麼姜濤也可以是姜大元帥。又,車大元帥簡稱車公,姜大元帥當然也可以簡稱姜公。

北角龍泉宮的田都元帥神像,香港龍泉宮圖片

姜公寶誕:姜濤行朝出巡

那麼,姜公寶誕的慶祝程序爲何?當然,每個神祇的慶祝方式都不一樣,甚至也會因地域和教派而異,但參考一下本應在姜公誕前一週舉行的天后誕全真道儀式,也無不可。首先,姜濤並未有專祀的廟宇,我們姑且假設姜公誕會在銅鑼灣SOGO前的馬路上舉行,事前要「請神」,將姜濤請到太平清醮會場。太平清醮在姜誕日的四天前開始,打頭陣的是「安大士」儀式,將鎮住一衆鬼魂的大士王,也就是Mirror經理人花姐的神像安置在SOGO門前;然後要開壇,宣告姜公寶誕太平清醮正式開始。

到了第二日,就要「開金榜」,將姜濤歌迷會各成員的姓名列出,但凡名字出現在金榜上的姜糖,來年都會受姜濤的庇佑,例如是事先預留演唱會門票之類。按天后誕規矩應該還有一幅「陰榜」,記載逝者姓名,不過姜公誕主要由活人參與,可免。開榜之外,最重要的當然是「行朝」,即姜濤(或姜濤的神像)要出巡,行遍香港各處,檢視一衆善信的虔誠。

香港天后誕巡遊,通識現代中國圖片

姜公寶誕:神功演唱會

第三日是正醮日,主要節目是要招待開幕典禮的嘉賓,通常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例如是議員,鄉議局主席之類,而姜濤誕的話,大概就是ViuTV的高層,李澤楷和魯廷暉等等。神功戲也是重要的環節,一般每天會由兩至三場,在姜公誕則會變成神功演唱會。不過神功戲本身是要做給神明看的,也就是說神功演唱會並不是表演姜公自己的作品,而是表演其他作品給姜公看。或許《全民造星》時姜濤的參賽作品便比較適合了。

第四天是太平清醮最後一天,主要是祭大幽,將食物分給有需要的人(原本是鬼魂)。除了祭大幽,也要包括水幽,姜公要乘船出海,救濟維港兩岸的衆生( 原本是要撒水飯祭水鬼,今以飛吻派糧,如何?)。然後要再「放水燈」,將姜公的恩典施捨給廣大香港市民。最後再將一開始安置在SOGO門前的大士王(花姐)請走,終於禮成。

大埔天后誕神功戲,Timable 圖片

偶像與神明

當然,以上只是隨意遊戲的想象,但如果仔細一想,姜濤生日的應援活動與天后誕的慶典,其實也有不少相似之處。銅鑼灣的大型廣告板,與天后誕花牌的功能也無異;一邊廂姜濤的形象印了在電車上穿梭港島,另一邊廂村民亦抬着天后神像巡遊各地;姜濤奉勸姜糖在應援活動中撥出資金行善,神誕慶典也常有幫助衆生的環節。最重要的是,姜濤本人在慶典臨將結束之時,也真的「顯靈」,來到了銅鑼灣出巡。

再想,組織這麼大型的慶祝活動,不論對象是姜濤還是天后,其實目的也很類似。姜濤歌迷的應援活動,當然是爲了讓偶像感受到自己的熱情和支持,此外也是爲了呼喚一衆支持同一個偶像的志同道合者。而籌辦天后誕醮會,無非也是爲了彰顯善信對天后娘娘的敬重,以及維繫圍繞這間寺廟的社羣關係。

「姜濤灣」廣告,Yahoo! 圖片

本地製造的「虛火」

追星活動和宗教信仰本來就有不少共同點,而筆者這樣講絕不帶半點貶意。追隨明星和神明,都一樣具有凝聚社會力量的作用。尤其是在敗壞的時代,追星和酬神,都是非常有效而又安全地建立共同體的方法。如果這個偶像或神祇是「本地製造」,而不是外來輸入的話,甚至效果更佳。

前一段時間,有人問筆者,有沒有香港獨有的,而不是從中國其他地方傳入的神祇呢?筆者想了幾天,才勉強想到水上人的大王公和薄扶林村的李寧仙姐,或許真的只能在香港找到。但香港出產的超級偶像呢?馬上就有很多名字浮現在腦海之中了。

香港八和會館的華光先師神壇,香港記憶圖片

香港表演藝術的行業神是華光先師,本身也是火神,姜濤和年輕偶像是「虛火」還是「實火」,與其由過氣KOL評論,不如交給華光先師論斷。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周樹佳《香港諸神:起源、廟宇與崇拜》中華:2021
危丁明《仙縱佛跡:香港民間信仰百年》三聯:2019
蔡志祥《酬神與超幽:節日和香港的地域社會》中華:2019
蔡志祥、韋錦新《延續與變革:香港社區建醮傳統的民族誌》中大:2014
田仲一成〈田都元帥考:其神格及其形象〉,《福建藝術》第24期,2010

--

--

香港古事記
香港古事記

嘗試書寫屬於香港人的故事,尤其是不被記憶的那些。這裡沒有集體回憶,不談懷舊掌故,只寫歷史和論述。歡迎閱讀答案,然後留下問題。IG: https://www.instagram.com/ancient_hk_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