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兵緬甸?:二戰緬甸戰役中的「香港志願連」

香港古事記
香港古事記
Published in
Sep 21, 2020

--

香港人熟識的太平洋戰爭戰役,發生在一九四一年的十二月八日,日本帝國陸軍第二十三軍三十八師團越過了深圳河,攻打香港。十八天的激烈戰鬥後,香港政府在聖誕節當天傍晚向日本投降。那麼香港人的二戰軍旅生涯是不是就這麼結束了呢?當然不是。淪陷之後,許多香港人仍然拿起武器,在不同的組織中持續對日作戰,其中我們耳熟能詳的,包括英軍服務團(British Army Aid Group)、共產黨東江縱隊、以及本地鄉村勢力組織的游擊隊等。然而,我們很少提到的,還有被派往緬甸作戰的「香港志願連」。

馳援香港的加拿大部隊,維基百科圖片

香港陷落之後,洋人士兵和軍官都被日軍扣為戰俘,而大部分華籍士兵則被解除武裝後釋放,得免被關入集中營至戰爭結束之苦。但很多華籍軍人並沒有回家過著平民的生活,反而帶同一家大小,跑到惠州英軍服務團報到。英軍接收了這批華籍英兵,雖感激這些香港人的忠誠,卻一時間找不到適合他們的任務。英軍於是把這二百名華籍英兵編成臨時的「中國部隊」(China Unit),並派往桂林擔任儀仗隊。然而,這些軍人是與英軍並肩守衛香港,血戰了十八天的戰士,如今戰爭當前卻遭受冷落,自然心有不甘。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這些軍人在桂林期間軍紀不振,以至有人被開除出隊、降級減薪等處分。

香港志願連成員,「源來知史」圖片

令這些軍人重拾士氣的,是來自印度的一則消息:印度當局要求英軍服務團派遣「中國部隊」到印度工作。英軍服務團逐一詢問這些隊員的意願,有些人選擇留下協助國軍、美軍或參加英軍服務團,有些則決心前往印度。而不願離開但不適合在英軍服務團工作的,則直接退役(有些人得悉必須被遣散後,擔心生計無法維持,而改變主意赴印)。對於遣散回鄉的軍人,英軍發放了遣散費,甚至額外的補助。這128名開赴印度的華籍英兵皆從原本的單位退役,然後簽訂新的合約,其中規定其必須以一般兵的身份重新入伍(即使本身已是士官)。這樣算不算是對這些華籍英兵的剝削呢?不全然如此。

我們先從殖民地軍制說起。大英帝國的軍隊可粗略分為兩種:正規軍和殖民地防衛部隊。正規軍是從英國本土以及殖民地中招募的正規軍人,是正面戰場上的主力,不論士兵來自何地皆受倫敦直接指揮在各地作戰(如尼泊爾的啹喀兵Gurkhas)。至於殖民地的本土防衛部隊,則由當地人(包括在當地居住的洋人)組成,是以協助正規軍防衛殖民地為目的,因此理論上不會被派往殖民地以外的地方作戰,而薪酬待遇也不如正規軍。因此,英軍要求華籍英兵重新入伍,其實是讓這支殖民地部隊改編在正規軍之下,以便派遣到印度。如此一來,華籍英兵雖然軍階降低了,但對他們大部分人來說,薪水反而漲了。

英軍指揮官對遠東殖民地部隊的無知,是東南亞戰場上很普遍的現象。抵達印度後,「中國部隊」仍然不被指派任務。雖然他們獲得充足的物資供應,也繼續接受訓練,但終日無所事事始終不是辦法。在這個時候,曾經在1936年奉命招募香港華籍工兵的哥活代理准將(Brig. Calvert)路過營地,看到了這些經其招募的華籍英兵。哥活替他們不值,便跟他們說,願意加入他的部隊深入敵陣的往前站。哥活所指揮的印度第七十七步兵旅(「殲敵」部隊 The Chindits Force 的一部分)是一支特種部隊,負責最危險的敵後游擊作戰。1943年2月的「長布作戰」(Operation Longcloth)中,出發的3000名「殲敵」部隊只有2100人回來,而當中更只有1000人左右可以繼續作戰,危險程度可想而知。儘管如此,這些華籍英兵還是毫不遲疑往前踏一步,也踏上了前往緬甸叢林之路。

1945年十月的哥活,維基百科圖片

至此,「中國部隊」終於有了正式的名稱:香港志願連(Hong Kong Volunteer Company),且是旅部直屬部隊。香港志願連的首戰,是1944年三月的「星期四作戰」(Operation Thursday),負責與第七十七旅的其他部隊擔任先鋒在日軍後方空降,並建立一個臨時機場,並執行保衛機場、炸毀附近橋樑、伏擊日軍等任務。至戰鬥結束時,128人的志願連至少已有兩人陣亡、六人受傷或送返印度後方。隨著「殲敵」部隊指揮官的替換,加上戰局有所轉變,志願連的處境更為艱難。由於國軍在進攻密支那(Myitkyina)的進度極慢,於是第七十七旅被派往支援史迪威(Gen. Stillwell)的國軍部隊。史迪威對游擊和特種作戰的不以為然,使其下達讓傷亡慘重的第七十七旅強攻孟拱(Mogaung)的命令。第七十七旅在僅餘五百兵力,且沒有配備重砲和裝甲部隊下,最終聯絡上孫立人將軍的國軍第三十八師,成功取下孟拱。香港志願連和第三十八師聯繫時,有說國軍的一名翻譯員剛巧是志願連一名士兵的表親,成為一時佳話。

「殲敵」部隊極高傷亡率所換來的戰略價值,一直是太平洋戰史研究的爭議問題。不過,從日軍的作戰記錄來看,在密支那和孟拱的作戰部署確實被一支「盟軍空降部隊」所干擾。正因為「殲敵」部隊突然在日軍後方出現,使日軍必須將部分兵力後撤,從而整個作戰部署都得重新安排,也為國軍圍攻密支那的行動減輕了一點壓力。至於香港志願連,在哥活的口中則是非常英勇,是「防守中甚有價值」的隊伍。此外,香港志願連大部分成員都是工兵出身,所以在野戰和隱蔽方面也很出色。在「星期四作戰」中,尚有一名中葡混血士兵獲美軍頒「銅星勳章」(Bronze Star),以示表揚。

緬甸戰場的「殲敵」部隊,維基百科圖片

「星期四作戰」後香港志願連回到印度休整,而休整的第一步是建立自己的廚房,向啹喀兵團借白米,然後擺脫英軍伙食。之後,「殲敵」部隊功成身退解散,而香港志願連則繼續以特種部隊的形式服務。1944年12月,110人左右的香港志願連加入了新成立的「東南亞偵察兵」(South East Asia Guides),配合英軍反攻馬來亞的計畫。「東南亞偵察兵」原本的任務是情報收集、帶路、阻止日軍的破壞行動以至是安撫居民等。然而,言語不通和訊息混亂導致錯亂百出。有部隊誤認其為海軍人員(「東南亞偵察兵」的縮寫正是SEA),而志願連的先遣隊也被誤送到中轉營協助建設,後來又被編入憲兵隊,後來輾轉回到緬甸進行上述的任務。最終,在計畫中要參與光復香港的香港志願連,在戰爭結束時卻身在馬來亞。

戰爭結束後,志願連被臨時編入新成立的馬來亞軍團(Malay Regiment),主要負責一些行政工作。其中約一百人在1946年回到香港,其他人分別在馬來亞和新加坡定居,更有一人加入英軍空中特勤隊(Special Air Service,即著名的特種部隊SAS)繼續軍旅生涯。

澳洲畫家筆下的1946年倫敦勝利閱兵,維基百科圖片

雖然在戰爭中香港志願連遭遇指揮和行政混亂以及英人的種族歧視等,但與志願連並肩作戰的英兵,無不對其讚譽有加。1946年在倫敦的勝利閱兵中,英國民眾也視那些在白金漢宮前巡遊的香港軍人為英雄而不斷歡呼。誠如科希馬緬甸戰役紀念碑上所寫:「回家後跟大家講我們的事吧。為了你們的明天,我們付出了自己的今天。(When you go home, tell them of us and say, for your tomorrow, we gave our today.)」,這些香港軍人為了保衛我們現今擁有的一切,偉大地付出了他們的一切,包括青春年華,甚至是寶貴的生命。香港人在二戰為盟軍戰勝日本軍國主義是高尚和光榮的事蹟。然而時至今天,志願連在緬甸奮戰的歷史居然幾近被完全遺忘,只有極少數學者努力把這段史實留下。這令香港蒙羞的現象,使人不禁想起軍中民謠的一句感嘆:「老兵不死,只會逐漸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Lest we forget.

(原刊於輔仁媒體,2017年2月7日)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鄺智文,《老兵不死:香港華籍英兵》,香港:三聯書店,2018
鄺智文、蔡耀倫,《東方堡壘:香港軍事史1840-1970》,中華書局,2018
鄺智文、蔡耀倫,《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中華書局,2018

關於英軍服務團(British Army Aid Group, BAAG),可參考浸會大學歷史系
「地下抗戰:香港淪陷與英軍服務團」地理資訊系統:

--

--

香港古事記
香港古事記

嘗試書寫屬於香港人的故事,尤其是不被記憶的那些。這裡沒有集體回憶,不談懷舊掌故,只寫歷史和論述。歡迎閱讀答案,然後留下問題。IG: https://www.instagram.com/ancient_hk_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