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保險套?」倫敦講臺工作坊内容整理:香港人之香港史觀

香港古事記
香港古事記
Published in
Apr 5, 2021

香港古事記Publication現已啟用,有勞各位讀者移駕Follow:

前情提要:
在倫敦就學期間,蒙在英國的台灣朋友不嫌棄,以「倫敦講臺」的名義辦了一場題為「香港:國際保險套」的工作坊,分享一些學習香港史的心得,介紹不同史觀的差異。這個講座已經算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這段時間筆者繼續學習香港史,當然也有新的體會,而一些原有的想法已經改變。不過以此文來說,寫下當時的思路,算是留個紀錄也不錯。

講題:香港 — — 國際保險套?談什麼是香港本位歷史

講座活動宣傳海報,倫敦講臺圖片

真正的香港史觀,應該要長什麼樣子?講座到了這裡,好像才正要入正題吧。其實所謂的香港本位史觀,並不須要完全排除來自中國和英國的元素。香港的歷史進程,確實受到英國和中國的影響很深。香港的文化,亦確實有不少元素來自英國和中國。但我們應該關注的,並不是香港文化之中的哪些元素是「中國的」或「英國的」。當這些「中國」和「英國」的元素混合後,就成為了「香港的」東西了,這新的「香港文化」 ,就已經不再是「中國」或「英國」文化了。我們要研究的,其實是這個新的「香港文化」本身。

1970年代的誠濟堂藥行,Pinterest圖片

真正的香港史觀,也會將焦點從外在的影響,轉移回到香港自身身上。香港的成功,是因為水深港寬的天然條件,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可以讓世界各地的人使用,還是因為香港人在香港努力打拼的呢?香港人自己,對香港本身的歷史進程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外在的影響,例如是倫敦和北京的決策,或是東亞政治局勢的變化,依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外在的東西,對香港實際上有什麼影響?以及,當時的香港人如何回應這些外在的變化呢?

但在講這些之前,還是必須先重新定義「香港人」吧。雖然如今我們定義「香港人」,不受膚色、種族的限制,所以重慶大廈裡的南亞裔,還是長期居港的白人,都可以是香港人。但在討論歷史上的香港人時,我們又好像把香港人的定義範圍限縮在「華人」上,而南亞裔就變成了「印度人」、白人就成了「英國人」、「外國人」。可不可以,我們對歷史也一視同仁?白人、南亞裔和「華人」一樣,都是外來移民(大概除了在開埠之前已在港島生活的七千多人口,以及原居民以外吧),他們都一樣來到了新的環境,努力打拼工作,努力生活,一同經歷和創造了香港的歷史,為什麼只有其中一部分人才能算是「香港人」呢?況且,根據近年的研究,其實不少所謂白人,也早在戰前就已經發展出一定程度的香港認同了。雖然他們未必會直接說自己是香港人,死後也未必在香港長眠,但對香港已有濃厚的歸屬感了。那麼,可不可以脫離漢本位民族主義,將他們都納為「香港人」呢?

1970年代駐守香港的尼泊爾軍人

說到底,要建構一個香港本位史觀,就是要重新尋找香港的價值。香港的存在並不需要依存在哪個國家身上,不需要「自古以來」就「背靠」誰。香港人憑自身的條件和努力,就可以創造出很不錯的成績。

用香港本土史觀來敘述的香港史,會談些什麼呢?

龍躍頭老圍,維基百科圖片

在古代史的部分,「圍村」就不會再是「傳統中式建築」了。這些「港式城堡」有工整的四面圍牆,四角有炮樓,場外還有護城河。當然護城河如今都被填平了,但這種建築,確實是香港獨有的,過了深圳河就找不到了。

或者是鄉約這種社會組織,在中國的歷史上,本身主要肩負社會教化和控制的功能,但如果將這套中國的模式直接套用在香港就不對了。在香港,鄉約的功能是很單純的村落政治聯盟。

同樣道理,十九世紀的廣東,充滿廣府和客家人之間的種族對立,甚至引發內戰,數以十萬人喪生。不少學者將這段對中國歷史的詮釋直接套用在香港,這同樣是不正確的。事實上,這種對立在十九世紀的九龍和新界幾乎找不到。

除了要避免中國史觀的影響外,也可以突顯香港自己的特色。例如,古代香港就有不少值得引以為傲的產業。像是手工業,香港地區曾經也出產不少優質的青花瓷,以及是因以為名的神香,也曾經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農業方面,很少人知道香港原來也有自己的茶葉品種。香港有四大名茶,分別是鳳凰茶、蒙山茶、擔竿茶和清明茶,可惜今已幾乎完全消失。

還有漁業,大埔對出的海域曾經盛產珍珠,所以又名吐露港。而鹽又是香港曾經很重要的出口,如今也有人在試圖復興曬鹽業。香港以蠔殼燒製磨成石灰,這種做法也不是在什麼地方都可以找到的。

或是礦業,香港其實一直都有不少礦產,像是優質的花崗岩,以及鐵、鉛、鎢等金屬,所謂「缺乏天然資源」論不攻自破。

而古代史的部分,當然也不能省略1899年新界六日戰爭。不要中國史觀那一套「鄉民奮勇作戰,堅拒帝國主義殖民侵略」之類的說辭,就可以認真探討這場「香港境內」的戰爭。真的從交戰雙方的角度出發,才能更準確地找到這場戰爭的緣起事由、動員方式、作戰過程以及後續影響。

孫中山史蹟徑,旅發局圖片

到了殖民時代,可以討論的地方當然就更多了。例如,講到庶民生活的時候,當然不能單從英殖的角度出發,只講城市裡的人,在還沒租借新界之前,新界跟九龍的生活呢?難道尚未納入殖民地的他們,就不算是香港人了嗎?

或者講秘密社團的發展,從天地會到古惑仔,都有很多話題可以討論,而不只是這些社團是否源起於中國。

再講到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可不可以不再是「香港的位置和角色」?不如多討論這些中國的政治變動對香港的影響?這裡可以從被中國唾棄的南來文人說起,他們對香港的文化發展有什麼作用呢?

滙豐銀行,就只能是一間「英資銀行」了嗎?滙豐創業的故事,圍繞著一群紮根香港的商人,為了建立一間屬於香港的銀行,而與來自印度孟買的銀行家周旋。那些商人,其實就已經發展出香港認同的一些雛形了。

殖民地時代的香港有很多獨特的制度,例如是官學生,或是任用錫克警察等等。但是,這些殖民地制度並不是從倫敦而來的。香港並不是倫敦的殖民地實驗室,大英帝國之下各殖民地本有很大的自主性,倫敦對殖民地運作的控制也並非大家想像的多。那些制度,正是從香港本土的經驗發展而來,繼而由其他殖民地包括上海和海峽殖民地等參考學習。

到了二次大戰,主流論述要不集中在「英軍」的抗戰,要不只講「中國」的游擊隊。但香港人自發的行動,香港人主動參與保衛香港,甚至參與盟軍其他戰事的歷史,就較少人談及。香港保衛戰有不少本地人參戰,到了淪陷後也有在緬甸作戰的香港志願連。而在香港本土,除了中共的游擊隊和英國的英軍服務團,其實也有自發的抗日活動。

香港的南亞裔警察,susanbkason.com圖片

不少歷史論述都會談到資本家的發跡史。但這些「資本家神話」裡,又往往要分為「英資」和「華資」。從渣甸,到蘇石蘭、嘉道理、李家誠、董浩雲、包玉剛等等,其實都是一個又一個在香港發跡,在香港取得成功的故事,他們都是「港資」,不行嗎?

或者是香港的科技史。大家都知道謝贊泰這個人吧,他是「中國革命家」,對辛亥革命來說是重要的人物。但沒有人提的是,這位香港人,同時也是人類飛行夢的其中一位先行者,在萊特兄弟研究飛機的時候,謝贊泰也在研究製造飛船。從謝贊泰的飛船到高錕的光纖,我們還遺漏了多少人物和故事?

再來文化的部分,我們從金庸的小說、戰後的功夫漫畫,以至老夫子和麥兜等香港人筆下的人物,看到怎麼樣的香港特色呢?港式幽默、香港意象,通通都是值得再深入探究的課題。

最後,或者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主題,是香港身份認同的源流和轉變。學界主流將香港認同的起源定於戰後的六、七十年代。不過,不同的學者近年研究所得,也陸續將年份推前。有說是戰前的省港大罷工,香港人開始感到自身與中國的利益不再一致,甚至在罷工過程中有被中國政府背叛和拋棄的感覺;也有說是更早期的香港商人,以滙豐銀行的創辦為標記,早就形成了所謂「香港金融民族主義」。

1895年報紙上的革命家,灼見名家圖片

當然香港史的課題這麼多,在這裡也不可能全部列出。舉了一些例子,希望可以讓大家了解香港本位歷史的書寫,和其他史觀的不同。

--

--

香港古事記
香港古事記

嘗試書寫屬於香港人的故事,尤其是不被記憶的那些。這裡沒有集體回憶,不談懷舊掌故,只寫歷史和論述。歡迎閱讀答案,然後留下問題。IG: https://www.instagram.com/ancient_hk_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