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沉浸展」的未來趨勢:五感設計能力到創業模型

「品牌接案」的核心技術背後的經驗談

我在 2019 年舉辦觀眾日展覽後,看到了 2 個機會點,在這裡紀錄下來,分享給同好,也為未來商模做一份備份。

一、沉浸式體驗的未來發展

當我能夠花費 400 元廣告費轉換 20 位報名者,相較於其他展覽廣告成效,這個驚人的 CPA(每次轉換成本)告訴我,觀眾對娛樂體驗的渴望是龐大商機。

觀眾喜歡什麼、在一場展覽裡想獲得什麼,跟以往不太一樣。以前觀眾走進一個場館裡,會以欣賞作品、了解知識的心態來逛展;現在更需要獲得娛樂感,還有對議題的深度共鳴。

娛樂感可以拆分為遊戲化、五感元素、故事包裝,2022 觀眾追求的展覽,就像是混合藝術欣賞、遊樂園設施、食物野餐的嘉年華。展覽環節要更連貫,更有故事性,少點文字說教,多點五感刺激和動態影像。

但是站在商業角度,在疫情的影響下,舉辦長期場次制、規模化的展覽模式正在式微。2019 掀起的沉浸式旋風,已經不能在今年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小規模、少場次、高度話題性、小眾市場、精緻化的互動展覽。

原因何在?因為疫情的不確定性,廠商無法投注長期場地租約、劇場班底沒有長期人事約聘,加上觀眾的偏好趨於多元破碎,且娛樂選擇性多樣,這個現象只在短短 2 年內就有明顯轉變。

除了疫情,元宇宙的興起承載 AR、VR 載體的新體驗模式。承接最開頭提到有位讀者問及「元宇宙」的發展,我認為「在家就能逛展」將會是 2 年內的趨勢。換句話說,你想看 TeamLab 的互動光影展,或是梵谷和莫內展,可以線上購票完,直接用家庭投影機 / VR 頭盔進入沉浸空間。這樣的形式也能把「個人化」體驗做到極致。我們之後可以針對「個人化策展」深度討論。

二、體驗設計作為品牌接案核心技術

The Curators 策展人們團隊在這兩年不斷思考,我們會做沉浸式體驗,那還能把這個專業用在哪裡?我們想到,有議題訴求的品牌會需要我們。

深入解剖體驗設計,會發現這是被包在活動企劃裡的項目:乍看之下體驗設計師在業界就是企劃能力稍微好一點的活動人,但是細膩梳理,會發現體驗設計承載「故事遊戲行銷」、「口碑擴散」、「品牌亮點設計」的特質。

例如一般在南港展覽館的展覽,99% 廠商都是大圖輸出、在牆面展現品牌識別,就這樣完成交差,安全、可執行、業主能接受。但是擁有體驗設計體質的團隊,會規劃觀眾驚喜感,做有記憶點的視覺設計,並用互動裝置,把品牌和觀眾之間有共鳴的觀點,變成展場中最鮮明的標誌。

又或者在做「東南亞文化」的展覽,除了基本考究文化脈絡,精準呈現議題討論,體驗設計師會更著墨觀眾在看展時接收訊息的方式、速度、回饋,進而把「文化」這個抽象的概念用遊戲包裝,讓觀眾看展不會無聊。

以上這些用說的都簡單,但是實際做起來,要導入 CJM (Customer Journey Map)、SBP (Service Blueprint) 丈量觀展流程,以編劇角度創造故事,並以過去經驗和廠商人脈名單,思考怎麼導入互動環節。

|體驗設計遂成為 The Curators 策展人們團隊的關鍵技能,業主看到我們的沉浸式規劃而有興趣了解怎麼結合他的品牌產品,也有業主 Google 搜尋「故事打動人心 策展團隊」就找到我們。

回顧這個磨練過程,剛好符合台科大唐玄輝教授提出的「三鑽石模型」,也就是把服務設計開發出的解法,形塑出不同價值主張,放進商業環境裡測試,最終落地執行、滿足市場需求。

至此,我認為任何產品、服務都可能跨過商業門檻,塑造獨立商業模式。換句話說,如果你是一位懸疑小說家、美妝部落客、Ai 插畫師、或是一位策展人,你只要有自己的「作品」,就有可能經過商業測試,找到作品被這世界需要的方式,而不是只停留在跟別人一樣的「作品」層次。

_

Hi 我是 Mark,

「體驗設計」這項專業在台灣又不如歐美盛行,我們常常只能找到瑣碎的方法論,以及零散的案例。

我希望這裡的內容,可以讓跟我一樣想學體驗設計的人少走點冤枉路,不會感覺無助,也不會需要花很多錢,就可以找到工作靈感,熟悉社會的趨勢。

若你喜歡這類知識和討論,歡迎加入我個人 Instagram @mark.lin24,(也可以私訊你是讀者,看到哪一篇文章過來加好友~)

Mark LIN
The Curators 策展人們 Founder & Creative Director
Email:Lhz7109@gmail.com

--

--

林宏儒 Mark LIN
體驗設計電影院 XD CINEMA

「顧客體驗設計」的實踐者,專精行銷、展覽、零售電商。現為《The Curators 策展人們》創辦人、《XD CINEMA》 主理人、Martech 科技《Omnichat》行銷經理,及女性健康品牌《果然癮 GLOWING》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