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的逛街選物學:透過逛街累積品味,學習時尚敏銳度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品牌、顧客的心聲洞察!從逛街過程鍛鍊體驗思維,和自己的獨特觀點

林宏儒 Mark LIN
體驗設計電影院 XD CINEMA
20 min readJul 31, 2023

--

我爸曾經問我:「你為什麼總是盯著一件產品型錄的網站頁面這麼久?包括包包、任何手機電腦產品、衣服、書本雜誌?」

在他問我之前,我沒有意識到我這麼喜歡研究實體產品的細節,甚至我從來沒想過這種興趣有天會成為我塑造品味的助力。跟決大部分的人一樣,我並不知道這些嗜好代表什麼,也不知道有誰跟我有類似興趣,所有的點跟點都是後來才串起來。

你也是喜歡買東西的人嗎?也是購物狂?或是跟我有類似對於物件的執著?

我是一個非常愛逛街、買東西的人,對於我喜歡、有興趣的東西,我會每天都開啟他的商品頁面,每一小時都去看它的細節。例如我之前非常想買一顆有質感的後背包,我就去搜尋了歐洲所有 2000–7000 元台幣的包包品牌,找到了 Kapten&Son 這個牌子,它有賣手錶、飾品和精美的後背包。

我每天都去逛 KS 包包的網站,研究它的配色、材質、接縫處的縫紉方法、背帶設計和其他款包包的差異,甚至開始欣賞品牌為包包命名的方式,這些名字代表的意義,還有當然少不了部落客分享的的包包體驗。每天打開 KS 網站,我都會有新的發現,也因為這些細微的發現而感到滿足。

這些微小的「習慣-滿足」的過程,讓我漸漸形塑出一種選物價值觀,對所有商品都會有一份有溫度的感受,這兩年來這種敏感度更延伸到精品、奢侈品、以及女性商品,已經有好幾位女性朋友說我比她們還能聊包包、香水、時尚商品,如同她們的「好 gay 密」。(但我不是喔!)

每次逛街就感覺好像這些商品在對我說話,在向我介紹它自己,很酷吧,但我是認真的!我會在這篇文章裡分享我的選物觀念,以及我怎麼累積這些能力和知識,進而定義品味。

我就是一個很普通的逛街消費者,但這些觀察習慣讓我的生活越來越有質感,也覺得自己在表達個人偏好時更能言之有物,不再是一個「都可以」的台灣人。

如果你也喜歡有質感的生活,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時尚到底是什麼?品味又是什麼?為什麼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獨特的評判觀點?

我的品味養成過程,可以追溯自高中三年級、剛考完學測在家裡超級廢的那五個月。

那時候確定有學校念以後,我就整天廢在家,無所事事,所以就把家裡所有的書、雜誌都看了一遍。因為我家是做回收的(沒有我開玩笑的),那時候家裡會有一大堆我爸媽看不完、莫名其妙的藝術、設計、時尚雜誌,我想說假掰一點來看看,結果不翻還好,一翻……

我印象很深刻,那時候翻到萬寶龍和卡地亞的手錶,我看到什麼陀螺儀、瑞士某家工匠手工限量紅寶石工藝,什麼三問月相加潮汐還有自動上鍊,成熟男人苛求的美,咁,到底在供三水。

成熟男人為何要苛求那麼多?

我到底讀了什麼?

我反反覆覆看了那些文字十幾次,終於開始理解它不是在寫文言文。但即便如此,我還是看不太懂。為了某種青春期的自尊心(?)我就硬克這些文字,試著去理解它為什麼珍貴?它為什麼值得一提?為什麼成熟男人喜歡?雜誌要不要這麼難讀?

我覺得那時候我和萬寶龍、卡地亞的距離,就是一般台灣人和時尚的距離。我們的 12 年教育沒有教好我們美感,沒有告訴我們時尚是什麼,最重要的是,沒有跟我們說怎麼跟美的事物拉近距離。

回過頭來,我發現高三時讀雜誌很痛苦,並不是因為它寫阿拉伯文、或是我真的無法學習這些文字定義,它不難學。

我會覺得很痛苦,是因為我發現我的品味、思考邏輯一不小心就被這本雜誌綁著走,因為我完全沒有自己欣賞手錶、產品的價值觀。如同現在,很多 30 歲、甚至更年長的白領階級,在選擇商品時,都還是得依靠名人網紅的廣告,來判定這應該買、還是不值得買。天啊,那個名人到底跟你有什麼關係?追逐時尚流行,不該是追逐品牌給你的廣告。這真的是專屬於台灣人悲慘的樣貌。

雖然高三時我最後沒能看完任何一本雜誌,但從那時候開始,我認知到「對事物有自己的評判觀點」太重要。因為一旦你沒有個人觀點,你就不會知道怎麼挑選物件、生活環境,也就不會知道什麼適合自己,也就不能好好欣賞自己。

.

高中後,我大學讀台科大工業設計系,在大學期間我自己發起籌辦數百人的 TEDx 論壇活動,創立組織製作沉浸式展覽,並且出國留學到瑞典,跑遍 20 個歐洲國家做城市探訪。畢業以後我很幸運地成為策展人、創業家、接案設計師、大學講師、外商科技公司行銷經理,這些經歷鍛鍊了我的美感、物件觀察方法,是基本且重要的專業培訓過程。

我的品味形塑歷程肯定跟你不同,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成長環境,這也造就了每個人對美、時尚、喜歡的事物、評判標準很不同。所以不必去學別人的經歷。

然而,如果你的環境跟我很像,在高中以前根本沒辦法學習獨立思考,甚至大學、工作以後也很難學到品味建立,那該怎麼辦?

我不希望看到身旁的人要買衣服只能想到 Uniqlo、NET,想買包包只能想到 ROBINMAY、小 CK,這就像你想去咖啡廳只有 Starbucks 可以選。

這就不是真的在選商品,而是腦袋的資料庫裡沒選擇,只好選這個。雖然以上這些品牌都是我的愛牌,但是我不覺得人生只有這些是精彩。

很幸運地,學習怎麼塑造品味,是可以有系統地、有步驟地進步。讓我來分享「策展人」累積品味的體驗思維。

策展人的時尚品味養成 — 漢堡模型是什麼?「體驗思維」是一種專業,更是一套工作習慣

我是從大學開始有框架地做策展,包括展覽的論述、設計思考、商業目的、沉浸式設計,以及雜誌等文字載體的內容策展,從大學一路做到工作後,在科技公司擔任議題策展企劃。

我的選物直覺養成,奠基在「體驗思維」框架下,關於品味學的「漢堡模型(Burger Model)」。「體驗思維」底下的學門分類、「品味學」裡完整的知識體系,我這邊先不贅述,有興趣可以參考專門課程。我們先專注在主軸。

什麼是漢堡模型?

漢堡模型正如其名,分成內餡、外皮麵包。我們以一件商品為例,內餡包含商品的品牌初衷及故事(蔬菜)、商品本身樣貌、材質、工法(牛肉)、商品的額外巧思(起司、醬料、配菜)。外皮麵包則是「行銷外衣」。

什麼是行銷外衣?也就是我們看到漢堡時第一眼目光會落在的地方,你還沒細細咬下去品嚐、或是沒有喬角度看是看不到內餡到底有什麼的。檢視外皮麵包,就是要看它用什麼麵包材料、用什麼烘烤製成,被加工成更可口的樣子。

行銷外衣我來給幾個例子:它是找了哪位明星代言,為什麼找他?或是它在哪些渠道投放廣告以加強某些客群的能見度?以及它在實體場域的擺設形式,怎麼凸顯該產品的特色?

行銷外衣是包裹內餡的必要手段,在這個資訊流動太快的時代,若沒有足夠強大的行銷外衣,你很有可能被拷貝漢堡內餡(款式、細節、材質、加工方式),例如,很多低技術門檻的商品品牌,剛推出自家產品時,因為沒有預算做形象、廣告、專利、法律相關的保護,馬上就會輸給淘寶黑心廠商,因為這些廠商可以做出幾乎一模一樣的產品,卻只要不到一半的價格。

沒有行銷外衣,你也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輸給競爭對手。因為多數新顧客看不出來你的產品有多好,他們只認朋友推薦、品牌代言人推薦、Dcard 和 PTT 上的口碑。所以,行銷外衣絕非可有可無的,它的重要性和漢堡內餡相當。

那為什麼我們要觀察一件商品的漢堡外皮:行銷外衣?這跟我們的品味有什麼關係呢?

第一,「行銷活動(Campaign)」其實是一場永無止境的賽局。行銷預算越高的品牌,越有可能迭代更好的門市室內裝潢、不斷創新自家產品、提升產品品質。所以我在觀察一個產品的行銷外衣時,我會看它的門市內部裝潢視覺、門口的設計、展台設計、展示架選擇、整體配色、燈光選擇、打燈方式等。我會去揣測它在這些事物上投注多少心力?花了多少錢?為什麼這樣設計?

我舉個例子。一般街上的服飾店就是租一個空間,裏面刷滿粉色系油漆牆面,整體呈現可愛沒壓力的清新感。店外會設有招牌,可能是一個燈箱,或是單純一個品牌 LOGO 圖像。內部燈光會選用軌道燈,或是其他明亮的 LED 燈泡。

OK,這是正常的服飾店。你有去過一家叫 Air Space 的服飾店嗎?

Air Space 的內部燈光會打非常亮,讓整體空間比其他服飾店都亮很多,顧客試穿時,顏色不會偏掉。同時,有些門市會掛上精緻設計感的燈罩,在結帳櫃檯上方有 Air Space 燈箱,把品牌字散播在門市各角落,讓客人記得「這就是 Air Space 的感覺」、「你現在是在 Air Spcae,所以你才能看到這些美美的衣服款式」。

試想:Air Space 可不可以不要買精緻的燈罩?可以不要在櫃檯上方裝一個 LOGO 燈箱嗎?不裝真的有人會注意到嗎?內部燈光可以不要打這麼亮嗎?為什麼它要這麼做?多花這些錢真的能帶來什麼成效嗎?

這就是漢堡模型的外皮麵包該思考的細節。

你如果能夠掌握一家品牌的外皮麵包,你就能知道它看待自己的方式、它對於「帶給顧客的感受」有沒有認真看待。這就是品味的練習。

第二個重點是,品牌塑造的形象,可以看出品牌看待自家產品看顧客的深度,也就是品牌的內涵。

什麼是品牌的內涵?

一個人的內涵怎麼看?從他談吐的方式、用詞,他私下為人的作為,以及他周遭的人怎麼形容他。

品牌內涵就是如此:它怎麼介紹自己?它私底下有哪些社會議題參與?它怎麼形容它的顧客和顧客的需求?網路上的人怎麼形容它?

行銷外衣有時候不是品牌自願穿上的,而是顧客和它過去的行為幫它穿上的。我舉一個例子。我常常看到台灣的電商品牌在介紹自家品牌故事時,寫的超級像其他家品牌故事,什麼「我們追求創新」、「最高品質的產品」、「以顧客為中心的服務」、「帶給女生最好的穿搭選擇」。

對吧,每家店都這樣介紹自己。但你去翻 PTT 或 Dcard,你會發現客人根本不是這樣形容該品牌的,而是「他們家材質跟淘寶差不多」、「CP 值高但是衣服容易皺」、「店員常常臭臉,但款式滿好看」、「洋裝選擇不多,但是想看上衣類的女孩可以去」。

品牌的行銷外衣一旦和顧客的感知不同,就會形成觀感落差,進而讓客人產生困惑,甚至重創形象。要做好漢堡的外皮麵包,品牌需要誠實問自己真的是長這樣嗎?真的能滿足原本訂出的顧客需求嗎?品牌有沒有與眾不同的、更遠大的、理想性的願景?

身為顧客,我們可以在觀察品牌的行銷外衣時,鍛鍊自己探究內涵、挖掘行銷包裝細節的品味,在逛街時可以看店家的空間設計,在網購時可以看廣告設計、官網設計、品牌的行銷用詞和產品照片給你的觀感。品味就是這樣「觀察該探究的地方-紀錄自己的觀點」的過程。

行銷外衣先討論到這,我們來看接下來重頭戲:漢堡模型的「內餡」該怎麼好好檢視呢?

內餡包含商品的品牌初衷及故事(蔬菜)、商品本身樣貌、材質、工法(牛肉)、商品的額外巧思(起司、醬料、配菜)。

在吃漢堡時,如果沒有蔬菜部分,你會覺得整個漢堡都是醬汁、肉品很膩很油,第一口口感好,但第二口第三口…你會漸漸覺得沒那麼好吃,會覺得很普通,不過就是個漢堡。

這就是品牌故事的精髓。它不是專飾品或點綴物,它不是可以省略的部分,它是讓你的商品持續被顧客接受、持續有人回購、發展社群和口碑的媒介。好的品牌故事和初衷會讓顧客覺得這筆錢花得特別值得,因為客人不只是用錢換一個商品,還附加背後的理念,有一種「我因為認同它的理念,所以我才買的」這樣的身份認同。

品牌初衷和故事是近十年來不斷被倡議的重點。在盜版崛起、上游競爭激烈的狀態下,品牌要脫引而出,就得仰賴自己的故事,因為這是他人不可能拷貝、也不會被上游廠商控制打壓的好手段。

現在幾乎每一個品牌背後都有故事和理念,沒有誰的比較厲害,也沒有哪種故事比較值得被分享。純粹就是根據消費者個人的偏好,或是有興趣的議題,來決定品牌故事的載客人心中的重量。

問題來了,這樣聽起來品牌故事和行銷外衣超級像。好像都是一種包裝感?好像都是在講故事?品牌故事怎麼和行銷外衣做區分?

很多品牌初學者會誤把品牌故事和行銷包裝手段混為一談,因為乍看實在太像了,而且老闆、銷售人員看重的常常就是「會不會賺錢」,所以品牌故事和行銷外衣到底有沒有差,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品牌故事應當是這個品牌的最高指導原則(Guidebook),也就是從產品、設計、包裝、銷售、顧客互動、未來發展方向、財務規劃、投資人選擇等,都應該遵循這個原則。

例如,你的品牌故事寫說,你是注重女性感受的、最在意女生的健康和美。那麽在產品開發時,你究竟做了多少女性需求研究?在設計款式時你參考過多少女性設計師的草稿?在營運時你怎麼對待自己的女性員工?你針對不同年齡層女性的需求你都有設想周到了嗎?

還是,你只是因為主要客群是女生,所以就寫你很在意女生的感受?

品牌故事寫得好,你的品牌整體樣貌有依循著 Guidebook 走,消費者其實感受得到。絕對不要小看客人,以為把故事包裝成行銷手段,但沒有好好落實品牌自訂的精神,顧客未來還會繼續支持你,這是不可能的事。

身為消費者,我們可以去看漢堡裡面的蔬菜(品牌故事和初衷),是不是符合它各方面的決策。這個練習不僅能鍛鍊我們分辨好壞品牌的敏感度,防止買東西被雷到,也能在工作時更快掌握合作夥伴、上游廠商、下游單位的誠信,避免自己被欺負。

那該怎麼撰寫一則品牌故事呢?雖然故事沒有好壞之分,但怎麼引起客人共鳴?要怎麼寫文案、用圖像、製作影音素材來呈現?

我認為「誠實的故事很討人喜愛,有層次的故事很性感」。怎麼表現誠實感?怎麼梳理脈絡變得有層次?之後我再細細分享品牌故事的呈現方法和案例。先來聊聊商品本身樣貌細節和材質(牛肉)。

牛肉漢堡,牛肉本身應當是主角,所以用料要實在。你的牛肉是哪個產區的?是用哪個部位的肉?這些決定了牛肉基本的口感。

同樣地,產品本身的設計、材質、視覺元素幾乎決定了消費者上前觀望的衝動與否。每種商品都有自己獨特的設計框架、材質選擇範圍、視覺案例,很難用統一的標準去度量不同產品。

不過,我們可以兩個指標來討論:產品的有效性(實用性)、產品的獨特性。因為這兩個指標,是我們日常 99% 決定是否購買商品的判斷依據。

我以我自己創業時在開發「葉黃素」相關商品的前期調研為例。當時我們團隊把葉黃素在市面上的二十家主要品牌列出來,把所有內部成分、原料來源國家、有效認證項目、人體吸收率、人體副作用、複方搭配方法等,全部都拆解成 X Y 象限,也就是橫軸 X 是價格,Y 軸是有效性。

我們有了驚人的發現:很多電視廣告的超大品牌、上市櫃公司的產品,它賣超級貴,但有效性卻是別人的一半。而真的很有效、也被貼上各種健康認證的產品,它當然賣很貴,雖然沒有電視大牌知名,但是它也會賣很好。

換句話說,你只要有效,你的成本雖高,但長久而言,你的品牌會屹立不搖。所以人家說做品牌,不要去省原料成本,不是沒有道理。

問題來了,那些電視大牌有效性那麼爛,還賣那麼貴,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

答案是,這無可避免。在亞洲擁有體驗思維的人目前不算多,能夠去辨別產品好壞的消費者不夠多,就無法撼動廠商去改變商品的品質。這也是我竭盡所能想推動體驗思維的初衷之一。

所以買東西時,我們應該去檢視它原料的有效性,既然你都已經要花那麼多錢買了,為什麼不多花點時間研究一下評論、原料來源、相關認證呢?

針對產品的有效性,除了上述健康食品的例子,也適用於服飾、包包配件、食品、保養品、電子 3C、虛擬服務,這些案例,我也會放在品味學課程上分析討論。

第二個指標是:產品的獨特性。

產品設計師在一開始進入設計發想階段時,從外型、功能、適用客群、破壞式創新點都會先一併考慮進去。也就是說,產品的獨特性在一開始就已經決定好了,成敗早已在設計師腦袋。

獨特性有三種元素促成,第一個是視覺面,包括使用介面,或是外觀明顯差異,第二是材質和原料選擇,第三是製作的工法。

其中,視覺面在大部分的女性產品上,重要性遠大於後兩者。這絕非代表女性是只重視外觀的動物,而是視覺面最容易引起感性的連結,剛好適合情緒和思考面向更全面的女性。

視覺面也可以說幾乎決定了產品在初期跳出來被市場看見的機會。消費者不容易一眼分辨你的作工細節、原料使用,但你做得好看,就會讓人先產生「這應該是一件好產品」的錯覺。

我在觀察商品的視覺面時,會刻意去調研:為什麼這件商品的外觀長這樣?該品牌認為這是一件更重視實用性的產品,還是更重視外觀的產品?這是哪些地區、國家的美感?為什麼其他競品的外觀不同,差別在哪?

還有最重要的問題,也是逛街、選物時,最能累積自身美感的問題:我能否針對眼前的產品做些調整,在盡量不影響成本情況下,讓它更美更好看?做到這些練習,就能讓你在每次逛街時都能把上次記在腦袋的美感筆記翻出來對照,形塑獨到的美感見解。

產品獨特性的第二個面向是材質和原料選擇。該怎麼去度量它的好壞呢?

身為消費者,我們常常太依賴自己的視覺、觸覺去感受商品的材質。例如我們逛包包時,常常因為品牌有名、店內客人很多、包包上方打光很美、用手觸摸後「感覺」材質不錯,就認定這是一間原料好的包包。

但很遺憾的,我們都被品牌給蒙蔽了。事實上,真正用料很好的包包,幾乎都會是一般包包的五倍甚至數百倍價格。為什麼差這麼多?

身為產品設計師,在做產品時,我們會在剛開始就確定毛利率要多少。也就是扣掉商品成本後,賺多少錢。像台積電可能會抓 50% 的毛利率,也就是賣出一批晶片可以賺一半的錢,是非常賺錢的晶圓代工品牌。

同理,如果女生包包品牌要賺錢,它的原料成本拉高的情況下,它的價格至少要翻倍,才能保有原本相同的毛利率。但是,為什麼販售價格並不只翻倍、而是翻了數倍呢?

這裡就要講到「客群」這個觀念。因為今天一個包包賣 2000 元(像是小 CK、ROBINMAY 等主流品牌),是非常好賣的。但是試想,若一顆包包因為用料成本上升,所以一個賣 4000 元,會有人買嗎?

答案是:買的人明顯驟降。因為會看 4000 元包包和 2000 元包包的人,基本上是同一批客群。

但是有趣的是,如果你把包包價格調升至 10000–20000 元,這時就會有新的一批客群出現,他們本來就在鎖定這個價位的包包。例如近期非常火紅的品牌 POLENE。也就是說,買 10000 元包包的人,可能比買 4000 元包包的人多,因為在 4000 元這個價格的客群輪廓,是選擇小 CK、ROBINMAY 等品牌的客人,4000 元是它們願意負擔的極限。

這就是為什麼,要買材質很好的包包,就只需要直接上看萬元品牌就好。

但話說回來,我如果不能透過手摸、眼睛看來分辨包包材質好壞,我應該怎麼做呢?

這其實不只適用於包包,對任何產品都應該這樣做:刻意去看它的材質組成,調查這組原料材質的成本。

也就是說,對於材料這種超級不明顯的產品細節,你必須去累積知識,真的去 google。剛剛提到的行銷外衣、品牌故事、產品的外觀,它們可以單純透過觀察,就迅速建立自己的內涵筆記庫,但是材料這件事,是大部分初學者都會犯的錯 — 不能透過觀察就得出結論。

所以這層面是品味學裡最難累積的,甚至是決定你與其他部落客、產品評論人、網紅們拉開差距的決勝點。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意在材料的研究上下功夫,因為這既瑣碎又花時間。但一旦你花點時間歸納一下現在市面上的品牌產品的 CP 值、材料光譜,你的收穫會非常巨大:你可以舉一反三了解相似產品的定價策略、成本預估、品牌的誠信與市場形象。

這部分,我會特別拉一篇 IG 內容來討論,歡迎你追蹤 XD CINEMA IG @xd.cinema.official。

第三個產品獨特性的層面是做工方法。也就是商品製成的方式,例如是純手工製作,還是機器研磨;是自動化生產,還是工匠工藝;縫線過程是順暢且收線漂亮的,還是雜亂又沒有好好縫合的。

商品做工方法有點像是外觀和材料中間的媒合點。幸運的是,你不需要龐大的研究時間,你只需要用雙眼看、或是單純問店員、上網查 PTT 評論,就能馬上找到做工的方法。

然而,做工方法往往是初學者忽略的一件事。因為這容易和外觀元素搞混。外觀好看不等於做工好,外觀很普通不代表做工不好。我們常常因為外觀,就去猜想做工程度應該相當。

我有一個懶人技巧推薦給你。不必要特別去了解每個產品的做工細節,而是去看「大品牌」的產品做工。因為做工好壞太容易被起底,所以很重視形象的大品牌必須把工做好,其他長尾的小眾品牌都是學它們,把大品牌的產品製成當作基本準則,因為那些製成往往更有 SOP、更省成本、也更容易找到上游廠商代工。

以上就是商品的牛肉部分,最後我們來聊聊商品的額外巧思(起司、醬料、配菜)。

商品的額外巧思常常被視為點綴,但它們卻又不可以忽略。例如:購買衣服後,店家用的購物袋長什麼樣子?有沒有獨特的視覺和記憶點?LULULEMON 的購物袋超級具有識別性。郵寄到客人家的包裹紙箱有沒有什麼有趣的圖案,而有別於一般無聊的紙箱?果乾水品牌淡果香的外盒就能夠讓人掃描 QRcode 一秒加入 LINE 會員。

或以 Samsung 手機殼為例,現在只要購買 Samsung 摺疊手機、搭配官方手機殼,在你打開摺疊機的瞬間,它的外置螢幕就能夠生成手機殼主題的動畫。例如你裝的是蜘蛛人的手機殼、或是風景畫面、幾何畫面手機殼,你的手機打開時就會閃現 5 秒鐘的精緻主題動畫。

這些「小巧思」很奇妙,我們如果不做這些設計,消費者也不知道,但是我們做了這些小設計,卻可能成為推動顧客下單的最後一根稻草,或是顧客後續回購的原因。

小巧思就是那些消費者覺得「可有可無」的設計,但消費者不知道的是,這些心機的小設計影響力權重比想像中大很多。

我們改天可以移駕到我建立的「體驗思維」裡的「品牌學」,用一整天的時間來聊聊「商品的額外巧思」,這個有趣的設計和背後發想過程。但是現在我們先站在消費者角度,好好享受觀察的樂趣。

如果你也有發現商品的小巧思,成為你購買它的理由,請一定要分享給我,我正在搜集這些例子。

漢堡模型的內餡和外皮,哪個重要?

這題應該不用我多說,當然是一樣重要。假如你空有高級內餡,卻沒有外皮行銷外衣,你的產品很難在市場上被看見,消費者也難以察覺你的產品獨特性。

有人說創業是有錢人的浪漫,這句話我完全贊同。我自己也創業過兩次,我很了解創業家需要有燒錢的那個本,這個要燒的部分特別指行銷外衣,當然還有研發內餡的成本。有本錢再去創業,才不會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健康。

相反的,你如果有外皮、沒有內陷,在這個趨勢不斷更新的時代,你很容易被平台演算法、環保永續議題、性別議題、競品惡性競價打敗。只有滿足消費者根本需求的產品才會留下。

漢堡模型是我們用以觀察品牌、產品、奠定自己品味的基礎知識架構,請善用它來逛街、工作、做生活品味的探索。

更多品牌、商業活動觀察,體驗思維完整知識庫

我正在建立體驗思維完整的知識寶庫,搜集品牌案例,並囊括我個人在策展、行銷、創業、電商、RD 的經驗,把適合行銷人、專案經理、設計師、策展人、和各類型領導者的體驗思維打造出來。

如果你對體驗思維的結構打造有興趣,或是你在工作上也會用到體驗思維,歡迎找個時間、一起喝一杯,隨意聊聊激盪新的 idea。

我會把第一手的品牌案例都更新在 IG 上,請追蹤支持!
IG Account Name: xd.cinema.official

--

--

林宏儒 Mark LIN
體驗設計電影院 XD CINEMA

「顧客體驗設計」的實踐者,專精行銷、展覽、零售電商。現為《The Curators 策展人們》創辦人、《XD CINEMA》 主理人、Martech 科技《Omnichat》行銷經理,及女性健康品牌《果然癮 GLOWING》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