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錢之外,你一定要去想未來的工作是什麼樣子(下)

西九龍全區。 Photo credit:香港西九文化區官網

上一篇文章講Joyce參訪小鵬汽車的事,今天要分享的,是她到西九龍所看到的,因為幾年前我也去過一次,所以她提的時候我印象特別深刻。(附帶一提,Joyce是我很尊敬的,一位在創意、廣告領域的opinion leader,溫婉秀麗但說起話來又很堅毅很有powerful,我很喜歡聽她講故事。)

西九龍是在九龍西邊的一個填海造陸工程(總面積約357.8公頃),它讓九龍半島面積擴展了三分之一,這個計畫在香港回歸之前就已經開始,到現在近30年的時間,還是進行式。

香港回歸中國大陸後,第一任特首董建華又提出,要把香港發展成為亞洲文化藝術中心,其中一項,就是興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媒體簡稱「西九」)。

所以當時從西九龍撥了40公頃的地,規劃酒店、辦公室、住宅、零售餐飲休閒設施,還做了香港故宮,還有一個很前瞻的當代藝術中心M+,這些資料大家在google都找得到。

很特別的是,這40公頃的地,裡面綠地就佔了23公頃,就像central Park、英國的海德公園,一個國際級城市大概都會規劃這種綠地。然後剩下17公頃,又有三分之一被拿來蓋香港故宮跟M+。

香港故宮。 Photo credit:香港西九文化區官網
M+ . Photo credit:香港西九文化區官網

當然這幾年香港有很多的protest,外資也在出逃,可能大家慢慢會忘記香港,當初計畫時可能也沒想到這些,那個時候只是想,怎麼把一個城市再活化起來。

西九龍旁邊有一個高鐵站,那個高鐵站從香港到深圳最快只要11分鐘,只是因為要經過城市,所以就必須開慢一點,是14分鐘。然後這個高鐵坐到上海多久?五個小時就到了!到北京是八個小時。

所以概念上,一天的時間可以為香港帶來一億的人潮,這當然還有法規,因為香港現在要進出還是有很多管制,但是她已經鋪了這樣的交通動線,所以當這整個區域,從過去我們認為香港是一個金融中心,最擅長的就是土地嘛,籌資、金融嘛,可是她現在又成為亞洲藝術文化博覽會的重要基地,所以未來這個區塊,會成為一個新型態的hub。

我今天不是要談一個城市怎麼建設,成為什麼hub多了不起,而是要說,當我們open mind的時候,會有很多不同的眼界去看未來。

你能不能大聲地說“I am opening!!”

那個M+當代的設計中心,到目前為止我相信還是賠錢的,它也不能賣什麼,場租大概也不是他們想的,光賣門票能賣多少錢?所以每一個project都是賠錢,那香港人不是頭殼壞掉嗎?他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那就不用去講,這三十年來的討論、爭論,為什麼要把西九定義成藝術文化區?很多不管是從政治、政策、各種角度來講,三十年前怎麼去看三十年後的事情?

結果,我們今天從結果論來看,香港已經成為全世界藝術品買賣第二大市場,僅次於倫敦市場。

這個過程是很不容易的,因為香港到現在換了五任的特首,Joyce有提到,跟她分享這整個project的chief,她本身一直有連任,所以可以讓project持續進行,但無論如何,我想這位chief,如果只用當初的眼睛去看,是很難想像會變成現在這樣的發展。

我不是特別要endorse任何一個project,想講的是,如果我們用完全不一樣的dimension看一件事情的時候,原來世界可以這樣被更新,就好像我們的生命一樣。

那個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你一定是有意識地去發現問題、一個需求,然後想解決它。但如果你是用“覺得自己好了不起”、“複製過去成功經驗”去思考,那也許,就阻止了一個新的dimension的可能性。

如果你不斷重復舊的成功經驗,不去想創新,那就會變成一種框架。

所以一發現問題,就要開始不斷打破框架。打破框架是為了擺脫拘束從更多的層次思考,從問題中發現機會點,提出更多的選項和可行方案。

就像我們找工作賺錢,前期當然是為了要活下來,但接著你就開始像西九龍一樣,著眼長期,去想持續擴張(成長)的事。當然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像西九龍計畫也還在虧錢,商業開發根本還沒到位,但它就是不斷解決,挑戰更大的project。

你如果遇到一個困難就縮回去,那就完蛋了,因為每一件事都一樣,困難後面還有更大的困難。我還沒講赤臘角機場,她當時從啟德遷過來要填海造陸650公傾。還有後來的港珠澳大橋,它要做海底沉管隧道,在海上要能抗颶風,要能抗被巨輪撞擊,要上百年不變形、不漏水,然後這麼長的一個長度(55公里)。

所以,人的成長就像這些大建設一樣,你不畏懼挑戰,一次次打破原有的框架,建立新框架,思想的維度就會不一樣,對未來工作的想像也會不一樣。

然後就在大膽迎向未知領域的過程,一段時間過後,走著走著暮然回首,就會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走到生命中的另一個位置。

--

--

Deacon Ting │ 丁永祥
高質感的工作與生活

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畢,主持《高配人生》Podcast。2003從財經雜誌出發,2012在企管顧問業做講師經紀,2016開始接案、寫書、教案規劃。2022進入財稅領域接受魔鬼式訓練,與會計師事務所、律所等進行商業提案,發現金融領域宏觀的視野。專精研究項目: 高資產人士的煩惱、專業服務業品牌塑造、職場規劃的長線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