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行動】保存旗津討海人傳統生活文化

林于绣
高雄學 Kaohsiung Studies
15 min readMay 19, 2019

作者群:社會系110級林于綉、中文系109級洪靖涵、企管系110級李逸華、機電系108級金子安、材光系111級 杜承濬、社會系108級施馬懿

楔子

「我的阿公時常吵著要吃漁夫餐,想回味年輕時一天辛苦捕魚後,享受美食的感覺。 我會騎機車到市場買魚,在路程中想起阿公曾說,以前住在旗津時,來往旗津與鼓山兩地的交通工具 — 舢舨船。

阿公的舢舨船叫做萬發號,他去任何地方都要開舢舨船,對於阿公而言,萬發號就像我的摩托車一樣。

但阿公也說過,舢舨船是很危險的,遇到暗潮或大浪,都極有可能會翻船。因為其危險性,所以政府將阿公的萬發號收走了,失去了萬發號 阿公沒有了交通工具,不能到處去玩,頓時失去生活重心,每天鬱鬱寡歡。

阿公當時所享用的漁夫餐是捕到什麼,就將當天捕獲的海鮮當成他的食材。現在我則到市場選購當季食材,當成做漁夫餐的材料。透過這道料理,幫阿公找回過去以及紀念萬發號。」

現今社會的科技發展,使我們的生活型態不斷地在改變,像故事中的傳統漁夫文化也逐漸消逝。渡輪和大型漁船的興起,使旗津居民往返鼓山的交通工具不再是傳統的舢舨船。阿公的年代,出海捕魚是旗津多數人賴以維生的方式,而現代的社會,這項產業不再是旗津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生活型態也隨之改變。

在李怡志、林佩穎的《港都人生:旗津島民》這本書中提到,旗津早期由漁業發展「討海」為主,島上居民大多以捕魚為生,移植以來漁業興盛,也造就了旗津特殊的漁村文化,但到1967年高雄港於東南邊擴建第二港口後,旗津居民漸漸外流,年輕人不再繼承上一輩傳承下來的討海手藝;再加上六0年代台灣自農業轉型工業社會,加工出口區排放的廢水汙染海洋;迄今又因近海漁業沒落、漁獲枯竭,當時海岸邊滿是漁船的盛景不再,漁夫這個職業不再是旗津居民主要維生職業,而漁夫相關文化也漸漸消失。

台灣四面環海,從古至今,漁業都是我們不可忽視的重要產業,傳統漁夫文化可以說是獨屬於我們的歷史,但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漁業漸漸式微,年輕人早已沒有對漁夫這個行業的認知。文化是隨著時間一點一點的積累而成,才能造就今日的生活,所以說文化是我們的根本,面對空缺的那塊,也應該慢慢填補起來,否則我們是否將成為一群沒有歷史文化背景的人?

正在講解高雄港歷史的船長(拍攝:植著設計有限公司)

行動-在地傳統漁民生活體驗

隨著科技進步改善的不只是漁業,還有交通、通訊,以及我們現今生活周遭每天接觸的一切事物…其實或多或少都產生的引響。雖然增加我們生活便利性,但就情感層面而言,歸屬感降低了,除去物質,人們同時也追求著情感的歸屬。家,是絕大多數人第一個產生情感連結、依賴的地方。將家定義為居住的這幾坪土地擴展,成我們所生長的地區。一方水土,一方人。這塊土地造就了現在的我們,它是有特色的,是有它本身的風情、特有的文化存在的。文化包含得太多是精神層面,因此是不可取代的。

所以旗津討海人們的生活記憶,只能隨著他們的凋零而被抹去嗎 ?如果能舉辦在地傳統漁民的生活體驗系列活動,是否能讓人們更能進入當時的情境,將這段文化留存心中?如此珍貴的回憶,是值得被保留下並讓來到此地的遊客好好帶走的。以此,我們團隊提出了一系列活動,以期望能幫助人們找回自己的歷史文化背景,找回自己的根本。

首先是帶大家導覽旗津,回味當年的旗津生活樣貌,並以體驗當時漁民捕魚的方式,內容包含:如何撒網、收網等。

體驗完旗津討海人在那年代是如何捕魚之後,中餐時段便是讓參與者在船上食用漁夫餐,以捕獲的魚及船長準備的當季食材為主要料理,加入飯及湯一同煮食享用。

享用選當季漁獲烹飪的漁夫餐

在了解旗津歷史及討海人們的生活脈絡後,接著下午我們來到旗津創生基地,邀請在地專業職人,講解舢舨船在旗津的由來,還有那個年代旗津交通文化,並帶領參與者DIY手作舢舨船模型。

最後一站是蝦餅製造廠,在這裡他們將從撥蝦殼到把其製成餅乾,採全程參與的方式,再由我們將完成品包裝成精美的伴手禮,讓他們能帶走美味、專屬於旗津的回憶。

伴手禮-蝦餅

用體驗行動來保留傳統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去知道這裡的歷史。當遊客來到旗津會想要趁機體驗自己平常不會接觸到的生活,就會想藉由我們去體驗漁夫文化。接著,在體驗的過程中去認識在地其他文化,讓遊客產生興趣,在結束後依舊會自己來造訪,且是有深度的、能用各種面向的去看這個地區。如此使更多人明白一個看似平凡的漁村,其實有好多好多故事,而遊客自身也能成為說故事的人,於是將它們分享出去。

合作-相關利害人分析

此旗津生活體驗,必須是能吸引人前來參與之外,我們也需要與具有相關影響力的人物、團體進行合作,例如:當地里長、居民、船主、舢舨船造船職人、當地文化協會、文化局等,如此一來提案才能順利推動下去。相較於同樣有規畫套裝行程的一般觀光旅行社,我們擁有那些不同之處,包括:捕魚體驗、DIY舢舨船模型,才能吸引遊客願意選擇來場深度旗津傳統文化之旅。

而這樣的生活體驗不僅是為了發展旗津觀光,技藝及當地歷史的保存是我們的主要重點,因此我們期望與附近學校有連結,我們透過校方給予的資源,以及有興趣的學生們、志工一同投入當中,這些文化才能擁有更完善的保存。

當這樣的體驗行程有了一定的規模及在網路上的聲量,附近店家與旅社也能藉此獲得好處,遊客對這裡的文化會有深刻的回憶與情感連結,便會提高下次繼續與親朋好友來訪旗津的意願。以這樣的體驗行動,希望喚回大家對這塊區域的認同。

旗津討海人的生活記憶,不該隨著時間而被遺忘,傳統漁夫生活文化,不應只存在想像當中。但現實的條件無法避免,海水汙染、轉變行業營生、市場改變等等,造成漁業沒落,進而導致漁夫生活文化消失,這些都是已經發生的,那要如何在現實環境下,讓傳統漁夫生活文化保留在腦海中,使人們對自己的歷史文化背景不再有空缺?

行動反思-我想要保留傳統,因為我要發展觀光!

漁村的生活文化可能不僅存在旗津,我們想以體驗的方式讓人們發現討海人們的智慧,可能導致這套體驗行程可輕易被複製到各個台灣漁村,那麼恐怕會成為各地都有的觀光行程。這並非絕對的壞事,然而這文化的底蘊是否有被深刻的傳遞到才是我們應質疑的關鍵。我們想傳遞的,是當中的智慧以及樂天聽命的個性,讓來體驗的人可以在心中迴盪。

這次的在地傳統漁民的生活體驗系列活動,能連結現今當地的產業與文化,帶領人們認識傳統漁夫生活,對於社會有許多層面的影響,首先,在歷史文化層面上,人們找回了關於傳統漁夫生活的歷史文化背景,讓生在台灣,以海起家的我們不再是一群沒有根本的人;而在經濟層面上,也能帶動當地現有觀光產業的發展;最後在教育知識層面上,認識了更多關於海洋的知識,也了解到傳統漁夫生活文化。

上述總總層面的影響,無疑都能為社會帶來好的方向的改變,對於漸漸消失的文化,不以消極的空談、想像去緬懷,而能以實際的體驗去行動,以期讓旗津傳統討海人生活文化,復甦在每個人的心中。

小組正在討論旗津討海人生活體驗(拍攝:植著設計有限公司)

旗津原有漁業產業轉型的原因為造船、保鮮科技的進步,讓遠洋漁業興起,造成傳統近海漁業的式微,但是這種遠洋漁業雖然產值較高,但卻造成了過度捕撈,破壞漁業生態的情形。

我們團隊所提出保護傳統漁業文化的構想,並不是要禁止遠洋漁業,而是希望讓參訪的人,能透過了解以前討海人的生活,從中了解聯合國SDGs中第14項-保護海洋生態的目標。聯合國在2018年發布報告警告,因世界三分之一海域捕撈過度,魚產消費量創歷史新高,漁業是否能夠永續發展令人擔憂。只有知道過去,我們才能審視自己的所為,所以我們希望吸取以前產業的優點,對於生態的平衡,漁業資源能做到物盡其用,在致力於發展經濟的同時能兼顧生態,不要一昧追求經濟價值、竭澤而漁。

而保留傳統文化的部分,蠻像是吃果子拜樹頭。去思考老祖宗的智慧,來對應此刻變化萬千的時代,且在現在這種多元的時代裡,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文化不一定會衝突,我們的行動便是讓新舊文化融合來達成推動觀光產業的發展。我們將其歸類為SDGs的第11項-永續城鄉,因為我這是屬於文化無形資產的保留;以及第4項-優質教育,因為在接受傳承這項技藝的同時,我們也會有所省思和成長。

工作坊第一日結束後反思時間(拍攝:植著設計有限公司)

後記-高雄學工作坊反思

杜承濬:

這兩天可以分成兩部分 — 體驗和討論。體驗,尤其走訪鹽埕鼓山,我真的覺得自己實際用雙腳走踏,才能真正了解這個地方,也透過導覽讓自己去深度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參與學校出走西灣共學群課程,在走訪高雄鹽埕區、旗津、鼓山區之後,我們發現社區導論需要當地人一起共同投入,也需要許多人的幫忙,為了在地的故事去當一個傳承人。而導覽就像去台東鹿野的時候,需要融合體驗活動,與店家合作,去整合、行銷,來讓外地人能瞭解一個非常棒、深入且有意義的故事。但是確實這件事情要完成中間一定會遇到很多阻礙,因為這非常容易被認為是打擾民眾生活,所以一定經過非常多討論、衝突,才能有今天的結果。

討論,這是自己的成長,我不敢說是自己有進步很多,但是去接觸了自己系上沒有的課程,和組員去討論,發現原來大家的想法都不同,而且想法的屬性其實也和他是甚麼系無關,所以我很重視這次得機會,尤其我很佩服張良依老師,它就是我理想中的青年,具有抱負理想,雖然他真的非常厲害我應該沒有這麼大的勇氣,不過我是希望自己在大學四年能為土地做些甚麼。

組員互相討論工作坊第一日心得

李逸華:

我深入我大學生每天生活的環境,也是我最早有記憶的故鄉,高雄。走過市場,深入暗巷,這些地方平時或許走過,有點印象,過去的它們對我而言或許只是吃飯必經的小巷。看著陰暗落寞的市場,彷彿能見到四五十年前的繁華。隨著時間的推移,世代變遷,人們的生活習慣、這塊土地上的產業也逐漸改變

主持本組廣播劇的逸華

改變沒有對錯,只是人們在大環境下做出的選擇,傳統產業蒙上了歷史的塵埃,即使如此,老裁縫卻仍堅持著一針一線的縫著一件件旗袍,老夫妻不畏悶熱的將麵團揉成一顆顆白馥馥香噴噴的饅頭。聽說老奶奶替大家補繡著舊衣服,她縫補的是一段段珍貴的回憶。這裡以前可熱鬧了,攤位多,大家彼此聊天開開玩笑。做香腸體驗讓我挺難忘的, 做傳統香腸的程序是費時費力的,但是阿嬤堅持這麼做,因為那是最天然最健康的滋味。我敬佩他們,那怕早已度過花樣的年歲,對於產統產業的熱情和堅持仍未凋零。

有什麼事我可以替他們做的?如何讓這樣的精神延續?讓這樣的手藝傳承?被淘汰掉的事物是否就真沒價值?以及我這樣的行動是否有存在必要?這兩天這樣的想法浮出腦海的次數也不計其數。對於這兩天的學習,我得到的結論是:教育,是必要的,因為富有傳承和,引導思考的價值。旅行,是必要的,它可以是生活的調劑,可以讓我們換個視角看見不同的東西。互動與溝通是重要的,因為唯有透過如此我們才能更清楚的看見他人。認知問題是是解決的開始,但是我們常將生活過得太理所當然,因此有時直到遭遇之際,我們只剩下敘事的能力,因為不知該如何抽絲剝繭地去分析。

金子安:

這幾天的參觀,讓我們深入的了解學校附近周邊土地的歷史跟產業興衰,原來我們平常經過的道路、建築,在平凡、老舊的外表下其實都是歷史沉澱的痕跡,在了解的老師眼中,那些痕跡中都是一個個精彩而讓人感嘆的故事,讓我覺得這些應該都是我們生活在這的年輕人所要了解認識的,感謝這次的工作坊,讓我能夠深入了解這片土地的文化,令人感動並且體悟深刻。

施馬懿:

高雄學的兩日行程讓我再次認識更多關於旗鼓鹽的故事,然而SDGs所期望的並不能和高雄學有高度相符。高雄學給學員很多地方的過去和現今的風華,但永續談的是未來。老師期待我們在高雄學的過程裡看到社會問題,SDGs則是那個社會問題的歸類,然而當我們看到漁村文化消逝的問題時,問題真的能相符進SDGs嗎?儘管SDGs是個工具,卻同時是個限制。我們很多人在未具備對SDGs真正充足的認識便來認識地方,卻硬要在地方上看到的問題套在SDGs的架構上,如此常迫使我們討論更改方向。

在旗袍店體驗穿線功夫(拍攝:植著設計有限公司)

林于綉:

經濟發展和文化保存以及永續生態,三者之間的平衡點我認為依舊難尋,但不管是一直說高雄要商港要貿易的哨船頭文化協會船長,或是帶著我們認識鹽埕老職人的參捌旅居導覽員,我想,彼此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表達對高雄對這塊土地的愛吧。我也因生活於此並對這裡更加熟悉後,越來越愛這個城市,或許我在這裡只會短暫停留四年的時間,不過我因這兩日的工作坊,想認真了解這個城市的文化及早期生活脈絡。

小組正在討論旗津討海人生活體驗

洪靖涵:

旗津、鼓山、鹽埕,這三個地方是就讀中山大學的我們的生活圈,但我們認真地了解過它們嗎?

這次的「出走西灣,希望高雄」旗鼓鹽場次工作坊,帶領我們走入社區,了解社區的歷史、街道上各行職人的小故事,也做了很多的體驗。或許只會在這片土地短暫的生活四年,但在這四年中,我希望能更了解這座城市,更拉近我與高雄的關係。

來到高雄已經快邁入第四年,時常聽到高雄港,但也從未真正見識高雄港,這次搭乘遊艇,真正行駛在高雄港中,聽著導覽員的講解,才知道原來高雄港是亞洲最大的港口,且有兩個出入口,要走完全程甚至需要長達九十分鐘的時間,而其亦集軍港、商港、漁港於一身,在經濟方面、戰略地位舉足輕重。

而談到港口,不免就讓人聯想到哈瑪星,這塊區域原先是海域,後來日治時期建造高雄港,將挖起來淤泥拿來填海造陸才形成,哈瑪星早期有兩條濱海鐵路通往商港、漁港和漁市場,日語稱為濱線(はません),後來當地居民稱之為「哈瑪星」。在夜間導覽時,也聽導覽員講解了此地的故事,廟宇的由來、魚市場的沒落、政府收購舢舨船等等,才知道這片土地的歷史背景,也看見其受到的傷害。

再來走入鹽埕,一開始我自認對這裡再熟悉不過了,時常都會到鹽埕覓食,但真正以雙腳走上這片土地,我才發現以前的經驗都被推翻,騎著機車經過大大小小的街道,都是在走馬看花,這次導覽員帶著我們真正走入小巷,走入市場,才發現有那麼多以往從未注意過的店家,西服店熱愛以歌會友的老師傅、婁記饅頭活力十足的婁伯伯等等。鹽埕最早會發展起來,是因為美軍來台,七賢路成為著名的酒吧街,而當時船員會帶許多舶來品進來,崛江商場、銀座商場都慢慢發展起來,西服店的老師傅說最時髦的東西都在這裡,而這邊也成為當時高雄最繁榮的地區。接下來走入大溝頂商場,街道上處處透露著舊時代的氣息,彷彿也象徵著沒落,傳統手工旗袍的產業也因後繼無人即將失傳。

聽見老職人們講述鹽埕的昔日的繁盛,再連結到今日所見沒什麼生命力的鹽埕,不禁升起一種失落感,難道就這樣讓這些傳統產業失傳?難道鹽埕的歷史將再無人知了嗎?是不是經濟的發展一定會導致傳統文化的消失?

有了這樣的疑問,也讓人想到旗津傳統漁夫生活文化,亦隨著科技的發展漸漸地消失。文化是隨著時間一點一點的積累而成,才能造就今日的生活,所以說文化是我們的根本,面對空缺的那塊,也應該慢慢填補起來,否則我們是否將成為一群沒有歷史文化背景的人? 因此,我們團隊提出了一系列的傳統漁夫生活體驗活動,以期望能幫助人們找回自己的歷史文化背景,找回自己的根本。結合現今觀光產業,讓傳統討海人文化再被看見。

透過兩天的行程,真正以雙腳走過這片土地,看見了一些問題,也真正去思考可以如何解決問題。這樣的反思更加深了我與高雄的連結,而能深入去了解高雄,甚至為這塊土地做些什麼,我不再是短暫停留於此的異鄉人,只是路過此地,卻什麼都不了解。高雄帶給我許多,而我也在高雄留下屬於我的印記。

第一組組員:金子安、洪靖涵、李逸華(上排左至右);施馬懿、林于綉、 杜承濬(下排左至右)(拍攝:植著設計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