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島|顧遠:這個世界會好嗎?

你常感到無力嗎?「無力感」往往夾雜著強烈的不公感和屈辱感,此時更需要主動尋找意義,讓事情不被那些力量所定義。

本文授權轉載自群島大學

你常感到無力嗎?用1–10打分,分數越高,無力感越強。

哪些時刻讓你感覺特別無力?

你是如何調整的?

這是不久前群島的一個社群裡發起的一次討論話題。

關於「無力感」,曾經有很多人和我探討過。每當有人問我是否有無力感時,我幾乎總是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有這麼多事情可以做,我顧不上有無力感。」

但是從去年年底開始,我發現自己的個人情緒經常性地被各種事情擾動,沈鬱的狀態比以往多了很多。這就是無力感嗎?我意識到,之前我並沒有認真思考過「無力感」到底是什麼。

我想了一下那三個問題,在群裡發了自己的回答:

1. 不常有無力感,但最近3分;

2. 層出不窮的公共事件,不斷敗壞的社會環境;

3. 閱讀,保持運動,和朋友交流。

群裡很多人也都回答了。統計下來,大家無力感的均值高達5.25分。在隨後的討論中,每個人都分享了各自最感無力的時刻和自己的應對舉措。

聽著聽著我產生了一個困惑:「『無力感』究竟是一種什麼感覺?從大家描述的那些場景來看,似乎用沮喪、失望、抑鬱這些詞就可以表達,為什麼我們會越來越多地使用『無力感』這個詞呢?」

我提出了這個問題,還分享了我用中文和英文分別搜索出的「無力感」這個詞的定義。在接下來的討論中,大家漸漸地明確了「無力感」是因為對結果有明確的預期而又無法掌控,並因此產生自我懷疑。

現在,我知道「無力感」是什麼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需要回答:為什麼我很少會產生這種感覺?

是我對結果沒有任何預期嗎?顯然不是。我每天努力在做的事情,我希望可以推動教育發生一些改變,我希望可以支持到一些人的成長,我希望這個世界可以變得更好,我希望這個過程裡自己能夠感覺到幸福。

那麼是我對結果能夠全然掌控嗎?當然不是。去年底一系列的公共事件讓我的情緒經常在「尚有可為」到「此間不值」中波動;行為上也會時而幹勁十足,大有一種「我還不信了」的氣概,時而又會退居斗室,連冷眼旁觀都免了。

所以,為什麼我很少會產生無力感?我還要繼續找原因。

應靈子和如風兩位好友的邀請,我加入了他們發起的「一週一問」活動。這個活動每星期由一位參與者提出問題,所有的人都會給出自己的答案。

有一週,有人提出了那個著名的問題:「這個世界會好嗎?」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找到了一個我為什麼很少有無力感的原因。我當時的回答是這樣的:

「這個世界會好嗎?」這個問題有一種隱含的決定論色彩,似乎存在某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根本性因素注定會讓這個世界趨向於一種所有人都共識的好,或者所有人都共識的不好狀態。這個決定論很可能是不成立的。

斯蒂芬平克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一書中對這個問題是樂觀的,認為因為人有理性、同理等能力,所以世界注定越來越好。但是他對好的世界的評判標準卻相當單一:人類的暴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少。

且不談很多人並不認可暴力在減少是事實,另一批人完全可以從別的維度,比如從人類對地球環境史無前例的影響的角度,得出世界正變得越來越不好的相反結論。

即便我們拉長尺度,像「愛」這樣的被廣為讚頌的力量會注定讓這個世界變好嗎?也許。但同時,也可能會偶然地出現一個滅霸式的人物,一個響指,再美好的世界也要灰飛煙滅。

所以,這個世界會好嗎,這更應該是一個個人的情緒性的判斷,類似於樂觀或者悲觀,並且會因時、因事而變動。

就我個人而言,每每和一個個同頻的人在一起,做喜歡的事,我都覺得信心滿滿,要去make a better world;而面對近期各種各樣的公共事件,看著各種撕裂,有時又不免覺得人間不值得,所有的努力不過是在讓世界(至少是此間)變壞的速度再慢一點。

談到社會撕裂,前幾天,在一個群裡我和朋友們恰好也討論到這個話題。我當時在群裡寫了這麼一段話:

「補充一個視角,在對公共事件的態度、資訊的獲取、基本的價值觀、關注的程度等方面,社會割裂的現象非常嚴重且正在變得越來越嚴重。

同時,個體的複雜性本身意味著單獨一個人也存在割裂的現象,用群島常說的話就是缺乏豐富、細密,而內在自洽的觀念體系。

比如昨晚,我和一位教育者吃飯。席間對方主動談及俄烏局勢,盛贊俄總統的敢作敢為,嘲笑烏總統的『戲子』身份;同時,對F縣事件中政府的所作所為相當不滿,認為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接著,談到教育,在提到學校的教學改革和一個個具體的老師學生時,眼裡有光,神采飛揚,是真愛教育愛孩子的。

如果我們從第一個觀點去判斷,可能會覺得這個人不可交往;如果是從第二個去看,可能會覺得這個人有樸素的正義感,但殘留有青天思想;如果是從第三個去看,可能會覺得這真是一個好的教育者該有的樣子。

這種在日常生活中個體身上所表現出的各個領域的『割裂』是很常見的,它可能會與社會割裂形成相互強化的循環,但也可能蘊含著彌合社會割裂的可能,因為個體的複雜性意味著每個人不是在每件事情上都非黑即白。人們的觀念不自洽本身意味著一旦意識到了這種不自洽,便有可能會反思和改變。

還是回到我反覆提到的『光譜說』。這世上完全又壞又蠢的人在光譜的那一端,更多的人則在不同的事情上分布在光譜的不同位置,能夠挪動一點點位置就是改變,至少是讓世界變壞的速度慢一點。

所以,這個世界會好嗎?答案就在我們自己的選擇之中。

原來是因為意識到了人的複雜性,所以我才能夠更平和地接受各種變化和努力所能產生的各種結果;而意識到人的有限性,則會讓我更安然地接受自己的「能」與「不能」。

有意思的是,在那次「無力感」的討論之後,群裡又湧現出了一個新的話題:「微出軌」,就是日常生活中我們那些偏離了主流或者自己慣常的小舉動。

從大家的分享裡我才知道,原來這麼多人都有過「出軌」的行為:

兩位平日裡很在意關係因而會壓抑自己的表達的女士相約要把看到的不合理的事情說出來,她們真的這麼做了,並記錄了下來;

一位嚴重內傾的姑娘突發奇想,參加了樓下理髮店的情書徵文,還獲了獎;

一位剛入行的老師寧願放棄在公辦學校就職的機會也要指出老教師對孩子們的不當行為;

一位年輕的幼兒園老師在停課期間和家長孩子們相約出遊,不辜負大好春日…..

更有人表示自己這輩子就沒在「軌上」過,一直不走尋常路。

群裡的一位夥伴評論說:「臨睡前看大家的故事,感受著你們的勇氣、徬徨、赤誠、篤定、憤怒、新奇、自我負責……真好呀!」

是啊,這些「微出軌」的時刻不正是我們複雜人性的最好體現嗎?於是,每個人每件事都有了無限可能。

關於「為什麼我很少會產生無力感」這個問題,我現在找到了一個原因。還有別的原因嗎?難道在遇到很糟糕的事情的時候,一個人總是能做到樂觀通達,就不會有一絲無力嗎?

當然會有。那次關於「無力感」的討論中,我分享了自己的一個應對機制:

對所有發生的事,不管是什麼,哪怕非常不舒服非常不如意,都嘗試著從中找到意義。

一個人受原生家庭影響,後來的一系列的人生選擇都不如意。這樣的經歷能有什麼意義嗎?一個人因為生病而遭受了身心的巨大苦痛,也錯失了人生的幾年光陰。這樣的經歷能有什麼意義嗎?……

不幸與苦難本身毫無意義。有意義的是我們對待它的方式,也就是我們從中能找到怎樣的意義。沒有人會渴望這樣的經歷,但是它已經發生了,不可改變,那麼至少這個人因此而獲得了一份人生體驗(儘管不是自己想要的),因此而能對有類似經歷的人給與更好的共情,甚至因了這份共情可以去做一些獨特的事情。這便是意義。不同的人可以找到不同的意義。

那些由外界力量所帶來的「無力感」往往夾雜著一種強烈的不公感和屈辱感,此時更需要主動尋找意義,讓事情不被那些力量所定義。

奧地利裔的心理治療師維克多﹒弗蘭克爾曾在二戰期間被關押在集中營長達近四年。出獄後他寫下了一本篇幅不大但影響巨大的書《活出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爾在書中提到了一個重要的觀點:

「只要我們擁有自主選擇如何應對處境的自由,我們就不會一無所有。」

弗蘭克爾提到自己的一次經歷。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去集中營的工地乾活。那天非常冷,寒風刺骨。他的腳疼得厲害,又飢餓難耐。他在路上不停地想著自己悲慘境遇中的各種瑣屑之事,直到自己都厭倦了自己。

他於是強迫自己去想一點別的事。他想的是自己站在明亮、溫暖而歡快的講台上,面對著專注聆聽的聽眾,講授集中營心理學!

那一刻,弗蘭克爾回憶道:「我從科學的角度客觀地觀察和描述著折磨我的一切。通過這個辦法,我成功地超脫出當時的境遇和苦難。我和我的痛苦都成了自己心理學研究的有趣對象。」

這樣超然的用上帝視角看待自身哪怕是最悲慘命運的方式,是人類一種獨特的能力,更是一種偉大的、不能被任何人剝奪的自由。在這樣的自由面前,無力感也便無從談起了。

有很多人也很少會有無力感,但原因不是因為認識到了人性的複雜,也不是因為行使了自主選擇如何應對處境的自由,而是降低了自己的期望,甚至根本不報任何期望。既然沒有期望,也就沒有失望,當然也不會有無力感。可是這樣的生活有何意義?

事實上,對一切都不報指望,全然地被動接受的狀態對任何人來說都幾乎是不可能的。面對不公、不幸、不義,我們要做的是接納自己的憤怒和無力。這表明我們沒有麻木,沒有把發生的一切當作理所當然,我們仍保有對一個更好的世界的想象和期待。

那晚關於「無力感」的討論,大家分享了很多應對的經驗。最後,有人問了一句:「既然我們都有這麼多的無力,為什麼沒有人提到過放棄呢?」這讓我想起了這條七年前的朋友圈:

因為不做更難。這也許就是我的第三個原因吧。

延伸閱讀

歡迎幫我按 5 次免費的綠色拍手,讓我有一點點稿費可以繼續寫東西和轉載好文跟大家分享

--

--

栗子南瓜
魚水教育催化劑 To Be Educational Catalyst

致力於成為學習生態系統催化者,正在研究、設計和實踐教育創新、集體智慧、複雜/ 學習生態系統。http://fb.me/ToBeEDUcataly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