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經濟論壇(WEF)教育白皮書:未來學校的8個特徵與16個案例

未來學校: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定義新的教育模式

--

本文授權轉載自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

Photo from WEF

2020年1月14日,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發佈了其「教育4.0行動」的首份成果 — — 《未來學校: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定義新的教育模式》(Schools of the Future: Defining New Models of Education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白皮書,旨在透過動員相關利益攸關方圍繞新模式、新標準和改變教育未來的新行動動力建立廣泛和創新的聯盟,從而促進制度變革。據悉,該白皮書是世界經濟論壇塑造新經濟和社會未來平台(World Economic Forum’s Platform for Shaping the Future of the New Economy and Society)發起的全球共商成果,旨在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確定有希望的素質教育模式。

該白皮書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需有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模式。然而,目前無論是在發達國家中還是在發展中國中,不少教育系統仍然採取的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相適切的教育模式,即以直接教學和記憶為主的被動學習方式仍然佔據主導地位,而不是採用促進批判性思維和個人思維的互動方法,而這正是當今創新驅動經濟所需要的。世界經濟論壇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教學模式還是以被動為主(見圖1)。

圖1 你們國家的教學模式主要特徵是怎樣的

甚至在一些地方,學習機會僅限於那些在實體學校中的人,並且高質量教育只有那些負擔得起公立學校之外教育的人才可以享有。該白皮書認為,這些過時的教育系統限制了獲得推動經濟繁榮所需技能的機會,並對全球生產率構成了風險。根據最近的一項估計,到2028年,如果各國成功地讓學習者更好地為未來經濟的需求做好準備,全球GDP將增加多達11.5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教育系統在定義使人類能夠進行積極互動的價值和規範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除了技術設計和數據分析等「硬」技能外,至關重要的是,學校還應培養以人為本的技能 — — 合作、同理心、社會意識和全球公民意識 — — 使兒童能夠塑造包容和公平的未來社會。

Photo from WEF

在這種背景下,教育、商業和公共部門的領導人必須超越通常的商業思維,要將所有教育系統過渡到專為第四次工業革命設計的教育體系 — — 教育4.0。對於教育4.0,首要的是需界定教育質量。然而,質量的定義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爭議,新技術的進步也帶來了額外的不確定性。儘管許多技術已經成為解決全球教育差距的潛在解決方案,但技術的使用本身並不是目的,而是一種工具,使新方法成為可能。如果沒有對學習的本質進行根本性的重新配置,很少有技術能夠發揮其潛力。如果不能就新經濟和社會中教育的規範願景達成共識,中小學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的根本創新仍然有限。

基於廣泛的諮詢,該白皮書首先提出了教育4.0的全球框架(見圖2):學習內容和經驗的8個關鍵轉變,以重新定義新經濟下的優質學習。這8個關鍵轉變或特徵具體如下:

圖2 世界經濟論壇教育4.0框架

1.全球公民技能 — — 包括著重於建立對更廣泛的世界、可持續性和在全球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的認識的內容。

2.創新和創造力技能 — — 包括培養創新所需技能的內容,即解決複雜問題、分析思考、創造力和系統分析等。

3.技術技能 — — 包括基於發展數字技能的內容,即編程、數字責任和技術的使用等。

4.人際交往能力 — — 包括關注人際情商的內容,即同情心、合作、談判、領導力和社會意識等。

5.個性化和自定進度學習 — — 從一個標準化學習系統轉向一個基於每個學習者不同個人需求,並有足夠的靈活性可以使每個學習者能夠按照自己的進度進步的系統。

6.無障礙和包容性學習 — — 從一個學習僅限於有機會進入校舍的人的體制,轉向一個人人都有機會學習並因此具有包容性的系統。

7.基於問題和協作的學習 — — 從基於過程的內容分發到基於項目和問題的內容分發,這需要同行協作,並更緊密地反映工作的未來。

8.終身學習和學生驅動型學習 — — 從學習和技能在一個人的一生中逐漸減少的體系,轉向每個人都在現有技能上不斷提高,並根據個人需要獲得新技能的體系。

這8個關鍵轉變,前4個為學習內容方面的轉變,後4個為學習經驗方面的轉變。對於這8個關鍵特徵,該白皮書還從全球選出16個典型案例(見圖3),每個特徵兩個案例,這16個案例具體如下:

圖3 教育4.0國際案例分布
  1. 印尼的綠色學校(The Green School) — — 培養綠色理念的未來領袖。該學校於2008年在巴釐島成立,致力於促進可持續發展和塑造綠色理念的未來領袖教育。目前,該校有800多名3歲18歲的學生,並計劃在2021年前擴展到新西蘭、南非和墨西哥。
  2. 肯尼亞的卡庫馬項目創新實驗學校(Kakuma Project, Innovation Lab Schools) — — 通過全球跨文化交流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行動。2015年,Koen Timmers把他的筆記本電腦捐給了肯尼亞的卡庫馬難民營,幫助國際志願教師和難民兒童建立聯繫,並提供免費的遠程教育。自此這個模式已經擴展到包括來自六大洲的350名教師,他們通過Skype向營地裡的孩子們提供英語、數學和科學課程。卡庫馬項目的模式目前正在發展中,目的是將創新實驗室學校網絡擴大到坦桑尼亞、烏乾達、尼日利亞、馬拉維、摩洛哥、阿根廷、南非、巴西和澳大利亞。這些學校的目標是到2020年培訓1萬名教師,並為100萬名學生提供免費的優質教育。
  3. 加拿大知識社會項目(The Knowledge Society) — — 通過硬技能和軟技相結合培養下一代創新者。該項目於2016年在多倫多成立,是一個針對13至18歲學生的三年課外項目,專注於構建技術和創業技能。核心課程從9月持續到6月,與學年同時進行,每周總共有10個小時的課外活動。如今,該項目已擴展到紐約、拉斯維加斯、渥太華和波士頓。
  4. 馬里的Kabakoo學院(Kabakoo Academies) — — 將創新技能直接應用於本地環境。學校和雇主之間的不協調以及昂貴的高質量學習模式限制了進入勞動力市場所需的技能,導致每年約有1000萬非洲年輕人難以找到工作。Kabakoo在西非的巴馬南語中是「奇跡」的意思,它是一個泛非學校網絡,旨在幫助解決這一挑戰,幫助非洲年輕人掌握在當地環境中就業所需的創新技能,重點是小型製造業。這個試點學院於2018年在巴馬科成立,之後擴展到馬里和馬達加斯加的三個校區。該項目在快速原型、機器人、網頁設計和生物技術等前沿領域培訓了近500名初高中和大學水平的學習者。到2021年,他們希望將這種模式推廣到非洲其他城市。
  5. 越南的TEKY STEAM — — 開創培養技術技能的新模式。TEKY成立於2017年,是越南第一家面向6–18歲兒童的STEAM學院。他們在全國5個城市建立了16個實驗室,並與全國30所學校合作,提供9個為期18個月的技術課程。TEKY還設計了一個編程訓練營,讓學生在假期期間學習技術技能,並開發了一個電子學習平台,向該地區更偏遠省份的學生提供他們的課程。
  6. 印尼的加速工作成果和就業準備項目(Accelerated Work Achievement and Readiness for Employment,AWARE) — — 培養數字經濟的勞動力。該項目旨在建立一支具備在數字經濟中獲得成功所需技能的未來勞動力隊伍。2013年至2015年,該項目為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16歲以下的學生提供了就業準備培訓和工作機會。2017年該項目啓動第二輪,特別關注於擴大ICT部門的工作場所準備,並計劃很快啓動第三輪。
  7. 西班牙的國際教育與資源網絡(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Resource Network,iEARN) — — 通過虛擬文化交流創建全球學習者社區。iEARN是一個成立於1988年的非盈利組織,與140多個國家的3萬多所學校和青年組織合作。它創建了一個全球性的學習者社區,通過在線網絡參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服務學習項目。今天,超過200萬學生參加了iEARN在全球範圍內的合作項目。
  8. 芬蘭的南塔皮奧拉高中(South Tapiola High School) — — 整合全球視野,培養人際交往能力。芬蘭的學校系統一直被評為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而南塔皮奧拉高中則是芬蘭最好的學校之一。它成立於1958年,目前服務於500多名學生,結合芬蘭國家課程,通過創業精神、積極的公民意識和社會意識來進行獨特的合作。
  9. 印度的普拉塔姆的混合學習計劃(Pratham’s Hybrid Learning Programme) — — 授權地方社區支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普拉塔姆成立於1995年,是印度最大的非政府組織之一,致力於通過補充學校的工作來提高印度的教育質量。2015年,普拉塔姆啓動了其數字倡議 — — 混合學習計劃,這是一種社區驅動的方法,為印度大約1000個村莊的9萬多名10到14歲的兒童提供服務。
  10. 中國的安吉遊戲(Anji Play) — — 領導一場真正由兒童主導的學習和發現的革命。它是建立於2002年的一門幼兒課程,專注於通過遊戲學習,適用於任何學習環境。它首先在中國浙江省實施,有超過14000名兒童參與。此後,安吉教育已經擴展到中國34個省的100多所公立學校,並在美國、歐洲和非洲開展試點,使安吉教育成為國際早教模式。
  11. 美國的前景特許學校(Prospect Charter Schools) — — 設計包容和公平的學習方法。該特許學校的多元化設計模型旨在解決通過創建真正的多樣化和整合的學習環境來解決種族隔離和經濟隔離的學校教育。目前,該網絡覆蓋四所中小學,為1500多名學生提供服務。
  12. 美國塔拉哈西社區學院創新中心數字鐵路項目(Tallahassee Community College, Digital Rail Project) — — 通過真正的移動學習實現機會和包容。主要是為中小學生提供直接指導、職業生涯和技術教育探索,以及向大學過渡的建議。
  13. 秘魯的Innova學校(Innova Schools) — — 採用多方利益相關者的方法來建立一個協作混合學習模型。Innova成立於2011年,主要是解決秘魯在PISA測試中成績墊底的問題,Innova目前秘魯有42000多名學生受益,其目標是到2020年使60所學校和50000名學生受益。該模式側重於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學習,利用技術進行獨立學習,以及教師推動的基於項目的小組學習。
  14. 阿曼的英式學校馬斯喀特(British School Muscat) — — 利用發現學習進行協作學習。該學校是一所國際學校,有來自70多個國家的1200名學生。這所學校是由蘇丹薩伊德陛下在1973年授予的皇家特許狀建立的,這使得學校在創建課程模式時擁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
  15. 英國的技能建築商夥伴(Skills Builder Partnership) — — 發展終生技能開發共享框架。它是一個全球夥伴關係,它與學校、教師、雇主和其他組織合作,為兒童和年輕人培養基本技能。它的網絡包括514所學校和學院,20多萬名學生和700多個組織。
  16. 厄瓜多爾的可持續發展旅遊業技能培訓(Skilling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 — 加快終身學習,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旅遊產業。為更好地促進厄瓜多爾旅遊業,WOB發展教育促進可持續旅遊項目與厄瓜多爾基多和馬納比省的21所學校(超過4000名學生)合作,提供技能培訓促進在不斷增長的旅遊業中的就業機會。

該白皮書最後呼籲政府和私營部門採取行動,將這些有前途的新模式、標準和方法連接起來、擴大規模並成為主流,確保所有人都能接受教育4.0。

(本內容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編譯自世界經濟論壇網站發佈的報告,本公眾號僅為傳播國際教育前沿使用,配圖也來自該報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延伸閱讀

--

--

栗子南瓜
魚水教育催化劑 To Be Educational Catalyst

致力於成為學習生態系統催化者,正在研究、設計和實踐教育創新、集體智慧、複雜/ 學習生態系統。http://fb.me/ToBeEDUcataly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