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島|周賢:好的課程像 Movie,更好的課程像 Film
你在乎的是講授一堂精彩的課,還是人如何真正學習?
本文授權轉載於群島大學
數日前,一位年輕的老師發給我新設計的課程設計大綱,從設計想法和教學過程,到最後教學結果的評估,都有模有樣。
這位老師說,希望自己的課程能夠變成一場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體驗:學生能夠主動去動腦筋、主動去提出問題,還能夠間或地應用到批判性思維、和過往的學習內容,並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
我好奇的問:「如果用一個比喻來形容自己的設計,你會怎麼形容呢?」
Ta 眼中放出光彩:「我覺得自己就像一位點亮燈泡的人,只要按下按鈕,啪嗒一聲,就會全屋變亮,孩子們的創意和熱情紛紛浮現。」
Ta 分享了自己的設計思路如下:
課程標題 — 從句號變成問號:將教材里的某單元標題設為一個有趣的問題。從一個陳述句改成一個疑問句,將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內容重點 — 設定本段課程的若干個重點內容概念,並圍繞著這個概念,輔之以更加具象的教學內容描述或者知識點的闡述。
能力重點 — 設定本段課程的若干個能力重點(譬如學會提出一個問題,或者學會和同學進行有效討論等),而不僅僅是局限在教材內容的記憶上。
分解問題:設計一系列引導性問題,通過提問而不是灌輸的方式,一步步的指導學生展開對內容的理解。
共學問題:事先設置若干個有爭議性的問題,讓學生們互相討論或者彼此啟發。
學習總結:設置了一個簡短的單元概述,在最後的階段幫助學生記憶和回顧這個階段的學習內容。
評估方式:設置了課程結束時的評估方式,包括老師觀察+ 當堂測試+學生自評。
同時,結合上述的設計思路,這位老師展示了一張非常完備的課程時間和動作安排表:從上課開始的介紹,到每個提問的時間,學生互相討論的時間,到總結回顧的時間,到評估的時間,一一俱全,逐個展開,分秒不差 — — 確實是一個精心設計的 「燈泡點亮過程」。
我不禁提出第二個問題:「如果 『燈泡』沒有如我們所預期的那樣被點亮怎麼辦?」
這位老師倒也不慌不忙,「那我可以做更多的事前準備:如果學生對第一個問題不感興趣,我還有第二個第三個問題……總有一個是他們感興趣的。」
我不禁笑了 — — 總而言之,聽起來一個好老師就要方方面面全部考慮到設計到,才能在上課的時候盡在掌握對不對?就像一個技巧高超的指揮家,帶領著學生奏響一場完整恢宏的交響樂。
其實,我還有第三個問題:在整個設計裡,「一個個學生」 在哪裡?
在教學大綱和課程計劃裡,只有一個抽象的集合名詞「學生」,作為動作的賓語反覆出現。那麼,學習者們作為一個個「人」 的部分體現在哪裡?他們的特質、感情、變化、與學習內容的聯結性、學習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不同人的不同困惑或者各自的學習節奏…… 在哪裡?
現在的設計,學習者們更像一群 「面目模糊的樂手」,只要指揮家一聲令下,或者作出手勢,他們自然就會自然而然的 「動起來、學起來、直到奏完整個樂章」 ……
這位老師的設計,是真摯的、熱情的、精心的、全面的、有經驗的… 然而,總好像缺了點什麼。
那麼,缺了點什麼呢? — —
讓我們先來談談電影。英文裡有兩個單詞:Moive 和 Film ,中文都將之翻譯成「電影」。然而,為什麼要有兩個單詞呢?Movie 和 Film 有什麼區別?
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有聲電影,讓靜止的圖像忽然栩栩如生的活動起來。大家還記得這個著名的火車進站的片段嗎?
當時有一位投資人對這個新發明感興趣,所以提出了採購這項發明權利的要求。結果,好心的盧米埃爾兄弟反而勸告對方不要買。兄弟倆覺得這項發明在當時雖然具有罕見的科學價值,還有可能會賺點小錢,但恐怕難以在未來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盧米埃爾認為:這些都只不過是一張張「動態的照片」 罷了。所以,最開始的電影叫做 Movie(來自英文「Move 移動」)。
我們現在知道,電影已經成為了偉大的藝術形式,影響了千千萬萬的心靈和人生。我自己就是一個資深的影迷;在群島社群裡每週都會舉辦在線觀影會,教育者們會一起觀看,邊討論邊分享。
一部好電影,或帶給我們對社會的沈思,或激發來自個人的觸動,或者引起對某個故事的持續好奇;一部好電影,不僅僅讓我們沈浸當時,也在結束後久久不忘;以及於往後不同的生活場景裡反覆回想。
為什麼好的電影有那麼大的魔力?它難道不也是由一張張動態的照片加在一起而成的嗎?
是的,電影的原型,確實是基於 「動態的影子」;但是,好的電影,不僅僅有聲音有色彩,它還是光和影的流動一起產生的時間空間現象 — 它為觀眾們帶來 — 作為一個真正的人 — 在感官上的觸碰,在情感上的回應,在自我上的啟發。
所以,好萊塢的純商業電影或爆米花電影,往往叫 Movie,而正式的電影,或者藝術電影一定要叫 Film。
— Movie 就像一個「PPT」 ,由一張張幻燈片構成,每一張都是一個標準場景,主角性格單一,配角面目模糊;每20分鐘必須出現一個讓所有人驚呼的視覺高潮,結尾必然是讓所有人接受的Happy Ending…… 看的時候很熱鬧,看完了也就忘記了,就像爆米花桶一樣扔在腦後。
— 而Film,有音樂、有光線、有情感流動、有思想留白、有自我詮釋的部分、有深層的價值湧現,對接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情感, 每個觀眾都能在裡面找到與自己的觸動聯結之處….. 好的電影,就像一個整合而成自然生發的有機體,很可能無法一一分拆或者記牢每個場景,但看完之後余韻長留。
那麼,電影和課程設計又有什麼關係?我們試著將兩者放在一起,並問出一個問題:「作為一個有追求的教育者,我們可能要問問自己:我設計的是一場 Movie,還是一場Film?」
一場 Movie 式的學習過程,由一張張的幻燈片場景疊加而成,並不在乎學習者是誰,也無須在乎,教學內容和過程,與學習者們作為一個個「人」 的關係和聯結究竟如何。更不用關心,不同的學習者,在不同的當下,學習的節奏和感受是什麼樣。
一場 Movie 式的課程設計,也許放映的當時,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然而結束之後,學習者往往就忘記了;因為,它是一場 「關於課的設計」。
而一場 Film 式的學習過程,即有堅定核心,又有留白和湧現;是生發的、流動的、帶有不確定的… 音樂和情感自然呈現,讓人們逐步進入,並在其中自在散步…… 也就是說,它是一場 「關於人的設計」 。
人是多元的,有著各自不同的性情和喜好;人是動態的,會隨著時間和空間不斷變化;從而人又是複雜的,並總是嘗試著在一個真實的世界裡去迎接複雜,理解複雜;正因如此,整個過程無法事先一一規定,事事到位。它是迭代的,是生發的,根據當下感應及時響應的;哪怕一個嬰兒,一個小朋友,其學習過程和成長過程,亦是如此。
當我們開始將視角從關注 「如何講授一堂精彩的課」 轉向 「真正的人,在此地此刻,是如何學習的」,教學設計的方向、思路、動作…… 都將產生變化。
在 1.0和2.0的教育範式下,談到「好的教學」,往往會強調學習環境和條件盡量完備齊善,老師須事先做好充分準備,設置精細的學習目標和課程內容;在過程中呢,老師要積極干預,根據精心設計的節奏,「一步步攙扶著孩子往前走」,並帶領學習者走向預設的終點和方向;最後,根據老師預先設定的目標和標準,來判斷學習的完成程度。
這樣的學習設計也可以叫做 「以學習者為中心」,但是行動主體仍然是老師。從本質上來說,無論是學習者的心態、感受,還是動作,依然是「被統一的節奏推著走」。
而在3.0 的教育場景中,老師的動作核心是「敏捷地激發漣漪」,同樣「以學習者為中心」 — — 是從學習者視角出發,變 「被別人推著學」 為「自己主動拉動地學」。
我們的設計思考起點不應該是 「我怎麼把這些知識教得更好,上得更好,推得更好」,而是 「該如何讓學生們主動去拉動知識,拉得更有效、拉得更開心?」 , 「該如何為不同的學生,激起第一圈自由思考的漣漪,接著在此基礎上主動的再激發新的一圈漣漪,持久回蕩……」
我們作為教育者,作為老師,持續不斷的提供機會,讓學習者自己去發現自己需要什麼; — — 然後提供一個情境,讓學習者在過程中:
充分體驗 「自己是在如何思考/學習的」
自由選擇 「自己將如何進行思考/學習的」
獨立思考 「自己是如何進行著思考/學習」
不斷迭代 「自己獨有的學習特色和學習模式」
從而,隨著不斷的練習,學習者自己能夠成為自己的老師,自己為自己墊磚:將上一輪的思考內容和思考方式,作為一塊磚頭,去促進下一次的自主探索。也正因為如此,每個人學習的節奏、面向、內容很可能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恰恰又「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互相瞭解、彼此學習的新機會」。
簡單來說,教育1.0的老師, 只提供一種學習選擇;教育2.0的老師,事先精心準備了10個完備的選擇,讓學生去選擇其一;而在教育3.0裡,老師支持學習者自己在真實世界裡去建立自己的選擇,並慢慢構建自主學習的能力、邊界、模式。
那麼,親愛的教育者,如何讓這樣的學習發生?如何成為教育3.0範式下的學習設計者?如何讓我們的課程設計,更像一場Film,而不僅僅是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