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周賢:需求越做越多,產品越來越雜,這樣真的好嗎?

做一個原動力發起者

--

本文授權轉載於Aha社會創新學院

Aha小編:

最近小海豚在後台收到一位教育創變者的提問:

「每次我們向別人介紹我們在做些什麼,都覺得說不清楚。我們最開始是希望給孩子們做性教育,後來發現性教育講師不夠,所以開始做講師培訓,接著,又發現家長的觀念對孩子影響很大,所以開始做家長社群,最近發現鄉村的各類性侵害事件頻發,就又開始做鄉村大學生志願者的性教育培訓……

但是,這樣下去,我們的產品越來越雜,似乎什麼都在做,而且每項都有真實需求,不做不行,團隊人數越來越多,管理也變得更複雜,在面對潛在投資人的時候也很難說清我們的模式到底是什麼。

我也覺得這樣好像不對,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作為有理想的Edupreneur (教育創變者),在看到需求、同時身邊沒有足夠的創新教育提供者時,Edupreneur們很容易陷入「被需求推著走,越做越多」的情況。但關鍵在於,並不需要什麼都由自己來做,而是成為「價值網絡的原動力」,並抓准自己真正擅長的部分做到最好。

今天的「42個大問題」對此有詳細闡述,enjoy reading~

幾年前我去了冰島,那裡有著世界上最神奇也最古怪的自然景觀。非常有意思的是,這個國家的人口只有區區30萬人,卻幾乎每家人都天然的成為了「家庭旅遊公司」,他們根據自己農場附近的景觀,設計出 「冰湖潛水」 「冰川攀登」 「漁村霧海」 「馬騁荒原」 等等各種稀奇古怪的路線。更重要的是,就如大家都知道的旅遊服務,每一個服務商提供的不僅僅是那條路上的嚮導,還包括了一系列其他的服務:比如接機、租車、餐廳折扣、住宿、拍照攝像…… 涉及到了多個實體。而這些實體,並不全部由這一家自己經營,而是靠和別的家庭合眾聯橫才能完成。

他們建立和提供的,其實是一個服務價值網。建立這樣的服務價值網絡,並不意味著這個家庭企業自己要去操作和擴展各種各樣的局部服務,以滿足特定用戶的廣泛需要;他們真正需要去做的,是能夠 「引入其他組織所擁有的能力,並將這些能力集成在一起提供給用戶」

即:1)將其他公司的能力集成在一起,為核心用戶提供價值的能力。

當然,為了協調網絡裡所有服務提供者和用戶之間的交互,還需要另一種特別的能力:2)監控這個服務價值網的質量,在必要的時候能夠做出調整。

具備這樣能力的組織,我們可以稱之為「原動力的發起者」。

宜家,就是這樣一個「原動力發起者」。

當我們談起宜家的時候,想到的創新總是:他們設計出平板拼接型傢具,讓用戶自己能夠順利的拖回家,自己DIY組裝,從而降低了企業的製作成本和倉儲費用(因為一部分工作轉嫁到用戶自己身上),而用戶也因為傢具價格的降低,願意承擔自行完成的部分。

但其實,近年來,越來越懶的消費者們更願意 「出點錢有人完成」 ,而不是全部DIY。於是,宜家推出了這樣的系列口號:「您可以選擇自行運輸,但您不必一定自己做」,「您可以自行組裝,但您不必一定要自己做」 ……

與此匹配的是,宜家配備了各種各樣的外圍服務夥伴,由他們外包,運輸、組裝、購物貸款、房屋保險……等等,形成可滿足更廣泛需求的無縫服務。宜家自己一方面始終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製造傢具」 ,另一方面,則不斷提高作為一個 「原動力發起者」 該有的能力:促進這個服務價值網絡發展的設計能力、協調能力和質控能力。

著名的設計師諾曼曾經說過: 「成為一個原動力發起者」 是未來的關鍵競爭力,而由它建立和形成的服務價值網絡將會提供明顯的競爭優勢。在這一點上,蘋果做得驚天動地。

提到蘋果歷史上最有價值產品,其實不是iPhone,而是2001年那一款最早的iPod。其實iPod並不是一個 「新的」 產品,在它之前,早在1993年,就有無論是外表還是功能都類似的一款數字播放器Diamond Rio面世。(請見下圖,是不是很像?)

可惜,這款產品最終在市場上消失不見,創業公司也宣佈破產。為什麼?iPod 既然是沿襲 Diamond Rio 的設計和功能,為何能夠取得狂熱追捧呢?

也許,最關鍵的差異不是在技術或者喬布斯的強大氣場上,而是因為他們採取了不同的路徑:服務價值網

Diamond Rio 是一款不錯的產品,但是它假設了一個前提:「用戶自己可以找到路徑去下載音樂」 或者 「用戶自己就可以從CD上翻錄音樂」 ,然後按照 Diamond Rio 的指示輸入播放器里。

事實上,如果大家試試就知道了,即便到了今天,CD 翻錄或者尋找音樂公司的網絡路徑去下載,對於普通人來說依然是件麻煩事(我們天朝曾經盜版漫天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當年,在網絡速度、文件格式、人們的認知等等都更不充分的情況下,變成了難上加難。

而在iPod面市之前,其實iTunes(就是蘋果的數字文件下載平台)就已經出現了。這個平台,其實就是一個服務價值網的統一入口,無論是唱片、圖書、音樂人、各種app開發者、出版公司……通通合眾連橫的隱藏在這個入口後面。

對於用戶來說,只要購買一台iPod,就天然的擁有了一個服務價值網絡。他們進入了一個隱含的全方位無縫使用過程,而這個服務網絡中的大部分提供物,都不是蘋果公司生產的。

蘋果公司做的,就是一個 「服務價值網絡的提供者」 ,也就是一個 「原動力的發起者」 。

回到開頭提問的那位教育創業者身上,他們一直在做的,不就是這樣的一個性教育的原動力發起者」 嗎?他們正在建立和推動的,不就是一個「無縫的性教育價值網絡」 嗎?

作為一個原動力發起者,需要不斷考慮:

1)如何理解用戶需求的複雜性

2)如何設計出滿足這些需求的過程

3)如何找到與這些需求相匹配的服務能力來源

4)如何將這些能力來源集成

這也是這個創業團隊一直在做,並可以在未來投入更多思考,實踐和迭代的部分。

作為一個想要推動教育發生變化的原動力發起者,我們還有與純商業產品不太一致的地方:

如:如果我們的用戶是孩子,那麼最重要的服務能力來源之一就是家長,而家長並不具備足夠的能力,且無替換性。那麼,我們必須做的,就是提升這些家長的能力。由此,他們變成了我們的間接用戶,一樣需要我們為他們提供一個 「能力提升服務價值網」。(其實,這在商業里也一樣在做,譬如著名的麥當勞漢堡大學,就是為了提升供應商和加盟商能力而開設的服務。)

如:我們還需具備能夠將 「服務價值網絡」 賦能給當地的能力。對於純商業機構來說,賦能不賦能主要是效率和利潤上的考慮(是在當地新開直營店,還是收購當地已有網絡,或者加盟外包等各種方式);對於有理想的教育創變者來說,賦能於當地社區或者教育工作者,讓他們有意願有能力有資源解決自己的問題,恰恰是更為重要的問題解決基礎。也就是說,在網絡里找到和培養新的 「原動力發起者」 ,是未來發展中至關重要的戰略。

如:在服務價值網絡裡,提供服務的這些網絡節點(提供商),本身也是從價值網絡中互益的,比如,得到合理利潤,減少交易成本,品牌背書收益(例如說自己是「宜家的合作服務商」,在尋求其他合作時就容易得到信任)等等。那麼,我們也需要思考的是,在我們這個 「性教育價值服務網絡」 里,這些網絡節點得到的收益是什麼呢?什麼能夠激勵他們保證質量,願意互動,不斷提升呢?

如:我們即是整個 「服務價值網絡」 的原動力發起者,並不包攬一切;同時也是整個網絡里的重要服務節點之一,那麼我們作為節點的獨有核心又會是什麼?如何保持,如何優化?如何找到平衡點和最適合的定位?

…………

這些,都是我們在未來的道路上,可以一直去探索和發現嘗試的內容。

祝每一位發起原動力的教育者走得越來越有價值!

Aha社會創新學院

Aha,創新催生公民 教育通向自由

我們的公號文章皆為原創,探討 「社會創新、教育創業、社會投資」等主題。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文章,呈現Aha在這些領域內思想的深度、視野的廣度,和對行業發展的前瞻。希望讀者們可以從中獲得實踐上的啟發,並享受閱讀和分享時帶來的快樂。

微博:新浪@Aha社會創新學院
微信:AhaSchool
聯繫郵箱:info@ahaschool.cn

歡迎幫我按 5 次免費的綠色拍手,讓我有一點點稿費可以繼續寫東西和轉載好文跟大家分享

--

--

栗子南瓜
魚水教育催化劑 To Be Educational Catalyst

致力於成為學習生態系統催化者,正在研究、設計和實踐教育創新、集體智慧、複雜/ 學習生態系統。http://fb.me/ToBeEDUcataly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