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島|周賢:在看了兩場 AI 發佈會之後,我更加想念起了人類

AI看似大幅提升了效率,卻讓過程消失了

本文授權轉載於群島大學

5月14日凌晨,最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春季功能更新會發佈了公司的最新模型GPT-4o — 看完之後,我嘆了口氣。

緊接著的第二天5月15日凌晨,谷歌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開幕,也發佈了人工智能大模型Gemini的最新發展成果 — 看完以後,我又嘆了口氣 —

(發佈會的每一分鐘都在講AI)

大家都想通過人工智能來震撼世界。

其實這兩次發佈的內容確實影響巨大 — — 簡而言之,科幻電影《Her》真的要來了。

人工智能的擅長領域不僅僅停留在網絡文本符號處理上,而是真正的所謂即時多模態和複雜任務全處理 — — 也就是說,和人類通過語音和視頻進行實時交互,沒有停滯 — 就像和一個真人、全方位的、實時的、持續的交流 — — 且不用打字,說話就好。

我們可以和它交流任何想到的事情,或者任何需要完成的事:從安排一次旅行,到做出一首曲子,到進行一次研究,GPT4o和Gemini將各盡其能的負責到底。

  • 它或它們將會成為你最好的閨蜜良友,隨時語音交流永不疲憊;
  • 它或它們會成為最好的私人助理,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妥善計劃無盡便捷。
  • 它或它們會成為永遠的記憶寶庫,一生中每一天每一刻的資訊和活動,都幫你全部記憶、整理、分析,想怎麼加工就怎麼加工,想怎麼輸出就怎麼輸出,想怎麼回憶就怎麼回憶…

且慢,以上並不稀奇啊,去年整個世界都在仰望人工智能的橫空出世,人們或興奮或恐懼或狂喜…… 不就是這些原因嗎?有什麼了不起的? —

是的,時至今日的大家,對於這些「必然發生的未來」已經習以為常了,以至於我注意到昨晚和今晚的兩場發佈會對於大眾沒有任何影響,一般人的朋友圈里鮮有轉發。

想到這裡,我嘆了第三口氣。

撒一粒思想的麵包屑:

是「端到端」的輸入輸出?還是「無須構建,只需享受」?

現在都在強調人工智能讓我們過上了「端到端」的生活 —

最簡單的意思就是「一端輸入意圖,一端輸出結果」。也就是人類只需要提出意圖,不需要思考具體過程;AI來負責執行和完成這些意圖。

舉個例子:一個音樂家不用再自己去寫細譜,也無需反復彈奏音符和琢磨體會每個細節;只要不斷的和AI說「我要什麼感覺、什麼風格、什麼重點的音樂…」,A I就能基於這些提示詞產出一個基礎版本;音樂家聽完之後,可以繼續提出要求,「這裡最好怎樣,那裡最好如何…」,AI輕而易舉的不斷產出新版本,直到音樂家滿意為止…

(這個「端到端」的音樂創造確實很便捷高效,可是不知道哪裡有點怪 — 到底誰在創作?主編Sherry說,這不就是甲方乙方的關係嘛 ——是啊,所有著作權當然歸屬甲方。)

再舉個例子:你想去埃及旅行,不用像過去那樣滿世界的自己查詢資料或者動手購票。只要提出意圖、要求、想法… 一番和AI的語音交流後,從安排車到機票到當地導遊到住宿,它會幫你從搜索到購買到安排一攬子全解決完畢。

不瞭解你的個性需求?不存在的。你一生的記憶細節和日常行為,都存儲在人家那裡,早就分析過無數遍了…… 這一次只不過再一次的幫你「妥善安排」而已。

(這個「端到端」的旅行安排確實很便捷高效,可是我們自助旅行的快樂不就在於自主的到處搜索信息、隨性整合一通、忽而有了新的想法、馬上就調整路線、又一拍腦袋:啊,發現了一個隨機的可能…

那麼,未來到底是誰在旅行?

有了AI,一個人閉門生活也能很快樂;除了生活事務可以安排妥當之外,還有一個永遠的朋友陪伴在側,隨時陪你說話聊天,安慰你當下的心情,逗你開心;

社恐走出家門也不用擔心,心情緊張時它會在你耳邊給你提示,為你鼓勁,告訴你如何深呼吸,永遠站在你這邊……

誰不想要一個永遠nice的朋友呢?而且,時刻在線陪你聊天。 — — 別忘了,和文字不同,語音本身也是一種「線性」。還記得聽一段廣播和反復讀一本書的區別嗎? — 嗯,感情交互也可以「一端輸入意圖,一端輸出結果」

還有教育的例子:人工智能可以將各種「學習在窗外」的要素隨意結合。譬如某個孩子喜歡籃球,而最近要學習的知識點是力學;那麼輸入「籃球和力學」兩個要素,人工智能就會舉出籃球運動的例子,來為這個孩子講解某個力學知識。

當然,這位AI老師的情緒永遠耐心,節奏永遠穩定,興趣點隨時押准,知識點從不講錯,下一步講什麼也將根據孩子的反饋即時產出…… 誰說不是一個好老師呢?

可是,我們人類師生之間,一場好教育裡說好的「教學相長、彼此完善」呢?這個過程去哪裡了?那老師和學生之間互相摸索、互相瞭解、互相磨合,彼此欣賞的關係到哪裡去了呢?

人和人、人和世界、人和社會,所有有機體之間的「錯綜複雜,往返交錯」,變成了線性的、簡便的、快速的、無須磨合一捅到底的端到端。

兩場發佈會以後,我發了一條朋友圈:

# 論「無須建構只需享受」的偽情感交互以及偽思考能力 -

所謂端到端的狂歡,確實提高了交互效率;永遠站在你這邊的無條件情緒支持,也許會讓人安全舒適;省略思考過程的直接得到,也許會讓人勝任感十足;一生所有的記憶儲存和匹配處理,也許讓人多了一個最知心最熟悉最信賴永不背棄的朋友;只用語音和視頻的線性交互,也許會讓人無須再去組織網狀交錯的文字符號… 然後,人類那些複雜交錯的思維建構過程和情感磨合體驗,也就全部消失了 —

如果你要說這是所謂的情感交互和情緒支持,如果你覺得這可以支持我們的思考能力獲得成長,我是完全不承認的。

更關鍵的是,人類的懶惰本能(其實是肉身的自我耗能避免),會讓我們心甘情願的被高效安排、被情感支持、被舒適安全……【無須建構,只需享受】多好。加上此地重重防護的思想過濾系統,我們的未來可期。

別誤會,我並不是反對科技發展的盧德分子;恰恰相反,我尊重科學,好奇技術,熱愛互聯網,對坊間一切稀奇古怪的最新技術都願意試上一試;我也相信科技的發展,一定能為教育帶來巨大的變化…

但此時此刻,不知怎麼,我只是對這場人類的狂歡感到無聊, 還有一種不耐煩,甚至厭煩。

  • 這個世界上一批最聰明的人們,基於讓人類更方便的理由,竭盡所有資源投餵所有信息,去幫助一個深不可測的人工智能成長,並為它和它們的每一步大聲鼓掌;
  • 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是突破真實物理空間,也就是打破第四面牆,幫助人工智能進入真實物理世界,分辨真實的空間關係等等(是的,這個非常難)。然而打破這面牆以後人類會如何、世界會怎樣呢?沒有人知道。大家卻如此為這個很快到來的遠景而激動;
  • 這個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幾個最最聰明的人,似乎都想做新的造物主,享受做神的感覺… 也許這個感覺之無與倫比,已經超過對人類本身的關注;

對了,不要和我提什麼「我寧願錯誤的樂觀,也不要正確的悲觀」 — 我最煩的就是這一句所謂的金句。此時此刻,我只是在 ——

我只是在想念這樣幾個詞:

我想念留白

我想念打岔

我想念錯誤

我想念後悔

我想念每個人都經歷過的Aha一刻;

我想念阿基米德從浴缸里跳起來的Eureka瞬間;

我想念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我想念那些曾經讓我生氣、失望、憤怒、沮喪的朋友,

想念那些琢磨不透,退兩步進三步的友情;

我想念那些怎麼也回憶不起來、只能算了不想的過往;

因為我會惆悵,我會失落,我會茫然…

我想念那些最糟糕的旅行,那些騙人的小販,

那些訂票訂錯的航班,那些主線之外想去就去的岔道…

此刻我的想念,會讓我多了一次過去,

一想到這裡,我又多了一次未來。

我的想念並不會帶來什麼結果,

想念本身,就是結果。

我想念你的想念,

我想念你的不想念。

我想念你的不在乎,

我想念你的在乎。

我想念兩個主體的即興相遇,

我不想念甲方乙方的合作無間。

我想念這段話:

終點或許永不可及,但這一路充滿驚奇。

我想念人類

我想念有人在的這個世界

我想念著你。

--

--

栗子南瓜
魚水教育催化劑 To Be Educational Catalyst

致力於成為學習生態系統催化者,正在研究、設計和實踐教育創新、集體智慧、複雜/ 學習生態系統。http://fb.me/ToBeEDUcataly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