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島|顧遠:那些「看不見」的或許是更重要的

有時看不見的教育,反而帶來極其豐富的價值

本文授權轉載於群島大學

在群島的社群裡日常有各種各樣的分享和討論。最近一週裡的一些分享討論看似主題各異,我卻發現似乎都可以從同一個角度去解讀:它們都是關於那些「看不見」的事兒。姑且記錄之。

01

在「群島寫作課」群裡,有一位夥伴分享了自己的心情。

她最近和一位同事一起主理了一期工作坊,收到了學員們的廣泛好評,下一期工作坊的轉化率也非常高。

工作坊上兩個人有不同的分工。那位同事承擔了那些好玩又放鬆的自然觀察、自然體驗遊戲等環節,而這位夥伴則更像是一個幕後的角色 ,負責整體的場域建設、促進學員間的相互看見,以及復盤迭代等事情。

兩個人配合得很默契,學員也反饋說他們喜愛這場工作坊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在「術」的層面學到了很多工具技法,也在於創造了一個場域,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了被允許、被看見、被尊重。

在工作群裡,大家都在盛讚那位同事的專業和優秀,而這位夥伴感覺到自己的那部分工作和價值似乎沒有被充分地看見。

02

還是在「群島寫作課」群裡,另一位夥伴分享了自己上週參加的一場特別的觀影會。

特別之處在於影片是一部紀錄片,內容是關於一個人把自己的生活選擇交給了一個12人陪審團來裁決;更特別的是,現場觀影的也是12個人,採用了一種叫做「衝突式放映」的觀影討論方式,在影片放映的過程中,任何人都可以以任何理由中斷播映,圍繞影片內容發起討論。

那場觀影帶來的體驗讓這位夥伴興奮不已。放映結束後,她和朋友分享道:「它構成了我想象中的民主最小單元」。沒想到,自己對民主的切身體感,是從一場放映開始的。於是她很想繼續以這種方式組織更多場觀影會。

當她把這個想法在部門會議上提出來時,有一位很有經驗的同事委婉地提醒這類活動對主持人的要求很高,還補充了一句:「好的主持是看不見的。」

這位夥伴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體驗和收穫有一部分是來自於現場主持人的主理,儘管主理的過程可能並沒有留下明顯的痕跡,一切很像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這位夥伴由此感慨到:「或許,好的教育也是看不見的,但讓人坐立難安。」

(小花絮:那場觀影會的主理人是我,說那句話的人是我的好友如風。)

03

在「群島客共讀群」裡,上一期大家共讀的是「反思現代性」系列。不少夥伴都反映通過共讀這套書,讓自己反思了很多以往熟視無睹不假思索的現象。

比如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了用「效率」、「成本收益比」等指標來衡量一件事情的價值和一個人的貢獻,而為了能夠考核這樣的指標,又很自然地會導向對那些看得見的、好衡量的工作才給與重視。

拿醫療領域來說,診斷速度、手術台數、出院率這些指標更容易考核,更看得見,加上醫學本身的專業性,於是醫療過程中醫生的作用獲得了足夠的重視,而護理工作的價值卻被大大低估,但是更有人情味的護理對病人的康復卻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好在,一些優秀的醫護機構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積極做出了各種改進。比如在荷蘭的一家社區醫療機構「博組客」,每個護士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的權利與能力。在《重塑組織》一書中可以讀到關於他們的實踐的詳細記述。

04

還是在「群島客共讀群」裡,這一期大家共讀的是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給共讀夥伴們提了一個問題:

在家庭中,女性經常抱怨男性在家裡什麼事兒都不管不問不參與,而男性則很委屈:「家裡很多活不都是我幹的嗎?天天洗碗吸地倒垃圾的不都是我嗎……」

請嘗試從「目標」和「任務」的角度理解雙方的分歧,以及隱藏其中的性別視角。

大伙兒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有人提到了雙方對目標的理解不一致;有人提到了任務和目標的關聯性;還有人從這個場景延展,發現了女性未充分表達出的更多需求和期待。

最後,我也提供了我的思考:

「在這個常見的家庭場景中,男性做的事情往往只是『任務』,無需走腦走心,只需執行即可(比如刷碗)。與之相對比,女性所做的往往是設定目標,以及圍繞目標的各個任務之間的協調規劃,既要走腦又要走心,卻往往不被看見(比如從膳食搭配的角度設計每日食譜,以及從購買和存儲的角度制定採購計劃)。

這樣的分工使得很多女性勞動的價值未被充分看見和認可,而傳統的家庭分工帶來的刻板印象還會放大那些只是參與了簡單任務的男性的勞動價值,並由此進一步加大了性別之間的不平等。」

05

好的管理也是看不見的。

德魯克就曾說過,真正卓越的管理者每天的工作不是「轟轟烈烈的」,更可能看上去是毫不起眼的。人們總是看見做了什麼,卻看不見沒做什麼;總是更容易看見什麼發生了,卻沒有意識到什麼沒有發生。

這讓我想到了德魯克最推崇的管理者,通用汽車公司的前CEO阿爾弗雷德斯隆的一則軼事。

一次高管會議上,各位高管都一致推薦一個人擔任某個高階職務,歷數了他所做的各種豐功偉績,解決了各種公司的麻煩和危機。眼看就要做出最終決策了,一直傾聽而沈默不語的斯隆說出了會議上自己唯一的一句話。他提出了一個問題:「請問各位,為什麼各種麻煩和危機總是會圍繞著這位史密斯先生呢?」

06

有時候忙忙碌碌轟轟烈烈,也是管理體制逼出來的。

上次「群島午間輕直播」裡,我曾分享過自己的一個經歷。我早年給平媒寫過好些年的專欄,我的編輯很省心,因為我的稿子基本不需要改動一個字就可以直接發。

有一次,我發現刊發出來的文章和我的原文有一個地方不一樣,就是把我原文裡寫的「豬肉」改成了「肉」。

我問編輯那個豬招誰惹誰了,幹嘛非要去掉啊。編輯不好意思地告訴我,因為如果每一篇稿子都原文照發的話,主編會認為她沒有認真工作,或者工作量不飽和;而去掉一個「豬」字,則可以體現出為了照顧穆斯林同胞們的情感而做了嚴肅而審慎的修改。

我聽了真是哭笑不得,又理解又同情。其實,找到更多靠譜的作者不正是一個好編輯的主要工作和價值體現嗎?

07

好的管理即便不容易被看見,但好在只要能帶來績效,過程就沒那麼重要。但是,換到教育場景裡,好的教育如果不能被看見,可能壓根就很難去發生。

現在是六月,很多教育機構已經開始在籌備暑假裡的活動。群島裡的一些機構按照自己的教育觀,會在設計的教學活動中留出足夠的時空,創造充分的機會,支持學習者去自主探索自我管理。

很多父母卻難以接受這樣的設計。在他們看來,自己花了錢,就要把教學活動塞得滿滿的才行,必須全都是「乾貨」,老師教得越多越好。

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教得太多了,孩子可能反而就不會學了;而在那些沒有教的時空裡,真正的學習很有可能卻正在發生。

如同海德格爾所說的:「最好的老師常常讓學生覺得沒學到什麼,而實際上老師是在不知不覺中教會了他的學生很多很多東西。」

08

想到了上週我參與的一場直播。對談嘉賓提到現在有了AI,學習正變得無比順暢。他說AI沒有情緒,永遠是積極狀態,而且比人類老師耐心多了,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我表達了不同的意見。為什麼情緒就是不好的呢?有情緒才是人啊,情緒的感應和調節本身就是學習的內容,也帶來具身性的體驗啊。當我們不假思索地認為 AI 沒有情緒是一種優勢的時候,很有可能我們看見了技術在傳遞(某些)資訊上的高效,卻忽略了對那些不容易看見或者看不見的內容的學習。

這種情況在沒有AI的時候就已經經常出現了。

想想看,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是多麼的好奇,看到什麼都想去聞一聞、摸一摸、嘗一嘗。可是大人會阻止我們,他們會告訴我們這樣做是不對的、不安全的、不健康的;他們會告訴我們那個蟲子是害蟲,那片林子是危險的,那些事情是沒有意義的。

大人們以為這樣的告知是對我們最好的,對學習知識是最有效的。他們不知道因此我們失去了什麼。

那麼,還有哪些「看不見」的,你看見了嗎?

--

--

栗子南瓜
魚水教育催化劑 To Be Educational Catalyst

致力於成為學習生態系統催化者,正在研究、設計和實踐教育創新、集體智慧、複雜/ 學習生態系統。http://fb.me/ToBeEDUcataly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