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太全球化了!

Gong PengCheng
龔鵬程大講堂
Published in
7 min readMar 13, 2019
Photo by NASA on Unsplash

每個國家、民族、地域之文化都不相同。這些文化,正因不同,故須了解,並透過了解以達成區域合作。

這近乎一種常識之觀念,大概也沒有人會反對。但是,仔細看看這這幾百年的歷史,我們就會明白,這種想法恰好與整個世界的潮流相反。

近幾百年來,世界的整體趨向,是文化的普遍主義觀點。因歐洲社會內部的知識、經濟、技術因素之逐步發達和對外擴張機制日趨完善,到1500年前後,全球性的殖民主義擴展開始了。與此同時,基督教的全球性傳播也逐步從夢想變為現實。

殖民活動是一種世俗性的擴張行為,它主要表現為政治、軍事和商業的擴張,代表了一種世俗化的普遍主義傾向。

基督教的全球性傳播,則是其宗教普遍主義運動的展開。強調價值觀、人生觀、世界意識各方面的普遍化。對非歐美地區,文明的歐美人士有責任與義務去教育他們。因為拯救非基督教徒就是教給他們文明社會的生活方式,使他們成為文明人。世界的基督化和文明化,作為一種理想,遂成為傳教運動的驅動力。

為了使世界完全基督化,傳教士們建教堂、辦學校、開醫院,傳播福音的足跡遍及世界每一個角落。

基督教的這種普世性的實踐活動,建立了基督教的優勢地位,使得世界文化開始具有一致性,但也嚴重破壞了各地文化的正常發展。在強勢的西方文化的衝擊下,一些文化體漸漸喪失了自己的文化特徵,另一些文化體則發生嚴重的斷裂,造成傳統與現代的尖銳衝突與對立。

非西方文化對此趨勢亦非毫無抗拒。但這些抵拒,事實上節節敗退。因為政治體制、科學技術、經濟發展之世俗生活變革,強化了世界文化的同構型。反抗「現代」「西方」乃日益被認為是陳腐、守舊、保守的態度。

經由幾百年如此殖民運動及基督教擴張之後,世界已漸同質化。對此現象,70年代世界體系論者將它描述為:世界已漸整合成一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依此派論者之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是由勞動分工形成的,其基本特徵在於「它是經濟的,而不像帝國、城市國家和民族國家那樣是一個政治實體」。故華勒斯坦有時也將世界體系(world-system)稱之為世界經濟(world-economy)。在他看來,「它是一種世界經濟,因為這個體系各個部分之間最基本的聯繫是經濟的。儘管這種聯繫在某種程度上被文化聯繫,而最終亦被政治安排和聯盟架構所加強」(Immanuel Wallerstein, The Polities of the World-economy: The states, the movements, and the civilizations, p.15)。

雖然如此,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本身就形成為一種文化。在這個文化中,資本主義文明透過社會科學的制度化、意識型態的規範化而普遍化了。

世界體系理論指出了這個事實,卻無歌頌世界一統之意。恰好相反,他們認為這個體系有著嚴重的內在文化矛盾:普遍主義與國族主義共生在這個體系中。

一方面,我們有了基於〈人權普遍宣言〉的聯合國這樣一個機構,既承認國際法的存在,也承認所有人的價值的存在。我們還有統一的時間和空間度量,有一個人們承認普遍規律的科學共同體。這些,都構成普遍主義的核心內容。

但另一方面,我們還有一個主權國家網路。這些主權國家有非常明確的版圖界限,在這些界限內,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議會、語言、護照、國旗、貨幣以及公民。

這個矛盾,當然可用趨同論和階段論來解釋。

所謂趨同論,是說民族國家不同的文化將逐漸趨同,形塑成一個世界文化(world culture)。階段論,則是說世上各個不同的民族文化其實只是同一歷史之不同階段表現罷了,故看來文化多樣多元,而其實仍是一個世界文化而已。

但世界體系理論家並不贊成此類說法,他們認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及其文化由於無法克服其本身的矛盾,勢必凋謝瓦解。這個世界體系打破之後,可能會出現一個新的世界社會主義體系(見華勒斯坦〈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與社會主義〉,1986.知識份子.夏季號.p.101)。

可是,世界體系理論的大師們誰也沒有料到,迅速改變的,反倒是社會主義陣營。

社會主義陣營,在蘇聯解體、大陸解放改革之後,事實上正在朝資本主義轉型。因此,新的論點繼之而起,或稱世界發展之歷史業已終結,資本主義業已全面勝利,或曰全球新秩序即將形成。

1990年以後,全球化(globalization)理論崛起,逐漸蔚為巨流。這個理論,據我看,正是世界體系理論的另一個版本。

世界體系理論也是說資本主義的發展將使全球成為一個體系,出現世界文化。只不過這個體系內部存在著世界化和民族國家文化獨特性的矛盾。全球化理論則將其悲觀論調轉為樂觀的。說全球化、世界村,以及因此而帶來的全球化意識(global awareness),會使民族國家與民族社會的統一性崩解。非國家行為者、跨國資本、跨國生產等所推動之全球化過程(globalizing process),會逐步去民族化。民族文化本位論者所強調的「族裔認同」「與其他社會有所區別」「具有可封閉空間之自我形象」等,已越來越淡化。電腦網絡及實際移民行為快速增加,人類將朝相互理解、溝通、包容差異方面發展,朝相互整合成為一個文化的方向走。

世界體系理論所說的: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矛盾,到了全球化論者手中,也變成了「同構型與異質性並存的『全球當地化』或『再當地化』(relocalize)」,既有普遍性又有獨特性。

換言之,近五百年來,世界之潮流是趨同的,有普遍主義之態度。個別的、分殊的、特異的民族文化,雖然竭力抵拒,可是好像效力有限。在全球資本主義體系越來越鞏固之際,談民族文化,似乎只能勉強在全球化的格局中,求其勿「去當地化」(delocalize),盡量能夠「再當地化」而已。

可是,再當地化的概念是很可疑的。歐美跨國企業來亞洲唱臺灣歌仔戲、韓國阿里郎,用禪意境、太極圖像等東方生活風格、文化象徵來賣可口可樂、漢堡、咖啡、搖滾音樂帶,就叫做「全球文化再當地化」?這些東方文化意象、倫理價值、生活方式,在全球化過程中何嘗真正能促使歐美社會質變成為多元文化的社會?

故所謂全球化,實際上就是文化同質化,形成世界文化之謂。再當地化,仍是去當地化的一種方式。

非常抱歉,對全球化理論如此不敬,或許是因我淺陋無知。但講這麼多,主要是想回到題目上去進一步思考:「文化了解與區域合作」,到底是放在全球化、普遍主義的角度去講,抑或可以從民族、國家,或地域的角度去講。

放在全球化、普遍主義的架構下說,則文化了解,指要融合成一個世界文化;而區域合作,則是全球化過程的一個部分。就像歐洲統合,或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那樣,是全球化的一個中間層或過程之一。

我們是準備以此做為我東亞(特別是日、韓、中諸國)社會文化發展之方向呢,還是仍希望由民族文化本位主體上去展開另一種型態的文化了解與區域合作呢?看來仍是我們未來需繳交的答卷!

·
·
#龔鵬程 #全球化 #基督教 #殖民 #基督化 #文明化 #傳統 #同質化 #華勒斯坦 #Wallerstein #世界體系 #世界經濟 #資本主義文明 #普遍主義 #國族主義 #趨同論 #階段論 #去當地化 #再當地化 #relocalize #delocalize
·
·
龔鵬程大學堂 微信號:culture_gpc
臉書「龔鵬程大學堂」:https://bit.ly/gongfb

--

--

Gong PengCheng
龔鵬程大講堂

龔鵬程,當代著名學者和思想家。 辦有大學、出版社、雜誌社、書院,並規劃城市建設、主題園區等多處。講學於世界各地,現為美國龔鵬程基金會主席。已出版論著150餘種,包括《文學與美學》《儒學新思》《中國文學批評史論》《俠的精神文化史論》等。微信號:龚鹏程大学堂。微博:weibo.com/u/122736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