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上古史,從穿衣吃飯開始

Gong PengCheng
龔鵬程大講堂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Oct 4, 2019
Photo by Myles Yu on Unsplash

由於馬克思的緣故,摩爾根(Lewis Henry Morgan)《古代社會》在中國影響極大,代表了我們對上古文明的基本想像。

該書把文化分成:(1)生活資料(2)政治(3)語言(4)家族(5)宗教(6)居住方式和建築(7)財產等方面,來觀察人類如何由蒙昧社會進化至野蠻社會,再進而至文明社會。

現在看來,文化是否即指這七個方面,當然大可爭議。而且,即使暫時依其所述,他所講的文化進程仍與我國大相徑庭。

一、

依其說,「蒙昧社會」已知用火、用弓。「低級野蠻社會」從知道製陶開始。「中級野蠻社會」自知道用土石建築及知畜養動物(東半球)、知道種植物(西半球)開始。「高級野蠻社會」自知曉製鐵器開始。「文明社會」自知道用語文開始。

其說甚謬。製陶術未必晚於畜牧術;農業之起、殆亦與牧畜同時;埃及、蘇美、印度、墨西哥、秘魯、中國更均在鐵器時代以前,甚至青銅時代以前即已創制語文,進入文明社會了。

但馬克思深受摩爾根影響。他把摩爾根所說在蒙昧時期兄弟與姐妹間互相集體通婚的血婚製家族型態,視為人類第一個社會組織形式,且為最早的原始公社。在這種原始公社之後,則是一種亞細亞的生產方式,但仍保持著血緣親屬關係的殘餘。由此再向奴隸社會過渡。

把馬克思學說應用到中國史的研究上,引起過無窮爭辯。1976年郭沬若主編的《中國史稿》是以黃帝前為原始公社期、黃帝經堯舜至禹,為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的過渡;夏商周是奴隸社會;春秋才開始了封建社會。可是相關爭論並未停止,至今也還在爭辯中。

黃彰健先生認為不應用這種框架去硬套。若以《左傳》《國語》所述來推測,炎帝氏以火紀、黃帝氏以雲紀,其時應該就已經有國家組織,已由氏族部落發展為國家,而且擁有賜姓、胙土、命氏三要素的封建制度。因此當時早已非原始民族。不惟不能以「原始公社」來形容,也不宜用人類學家對原始部落的調查資料來比附(1996中研院史語所.中國遠古史研究)。

本文不擬在此詳論中國古代社會的性質。但我一來不主張建立一種文化進化類型階段理論,二來更反對用這樣一種理論來套著講中國史,因此我也同樣不會照馬克思、摩爾根那些講法來講。因為:相較於其他文明,中國自有其獨立的特徵。

二、

例如,在石器時代與銅器時代之間,我們可能就有一個其他文明所無的玉器時代。

玉本是石之美者,但古人對玉的看法及玉在社會上的作用,絕非石所能比擬。《汲冢周書.世俘解》云:「商王紂取天智玉琰縫身厚以自焚……焚玉四千……凡武王俘商舊玉億有百萬」,玉為世所重,豈石能比哉?中國人重視玉,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銅器時代之前。

而這就有幾個問題:(一)所謂「石器時代」「銅器時代」,是以生產工具為標準的劃分,但玉並非生產工具。對玉的重視,起於一種觀念,或認為玉美、或認為玉有德義可說、或認為玉可通神靈。總之玉非實用性生產工具,然其所獲之重視,絕非石非銅所能及,乃是中國人思想的一種表現。

(二)石器之後,代之以銅,銅器之後用之以鐵。生產工具進步之後,舊的器械便不會再受重視了。玉因非生產工具,故銅器鐵器時代以玉做為飾物(以彰其美善之義)、禮器(以彰其通神靈之義)依然極盛。

(三)上古玉器硬度約在6至6.5度之間,即使在青銅時代,也無任何金屬工具可以雕鑿,非用解玉沙不可。既用解玉沙,就非有輪盤旋車不可。《越絕書》說黃帝時已用玉兵,則以輪軸冶玉作陶,為時似均甚早。能夠擁有如此技術,也絕非原始部落。

(四)玉之產地,除雍州、藍田、南陽豫山等處有小宗出產外,以崑崙最著名。崑山之玉,在那麼早就能東至中原,且被廣泛使用,更可證明彼時之勢力範圍、取得遠方異物的本領、其或貿易來往,均已非氏族部落或原始公社時代了。

(五)玉器在石器時代晚期開始被重視之後,整個青銅時代(夏、商、周)瑞玉、祭玉、葬玉之用其實越來越普遍。故所謂「青銅時代」這樣的稱呼也未必妥適。在那樣的時代中,是玉還是青銅才具代表性?當然是玉!

(六)現在所謂青銅時代,指的乃是以青銅做為主要生產工具。但玉基本上不是生產工具,銅就是嗎?

據已發掘之數據觀之,我國萬餘件青銅器中,禮樂器最重,兵車器最多,農工器反而最少。所以有些研究者認為那個時代根本不用青銅農具。有些人則認為那可能還有其他原因。但無論如何,這個現象豈不說明了古史學界普遍運用的一些框架概念,放在中國古史的解釋上確實會出現許多問題嗎?我不見得要堅持中國文化特殊論;可是談中國史,畢竟還是由中國的實際狀況出發,會比較好些。

三、

就算是青銅,中國也很不一樣。

古人雖有黃帝「鼎湖龍馭」的故事,似乎黃帝已知鑄鼎。但《墨子.耕柱》有云:「昔者夏后開……採金於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鑄銅蔚為風氣,咸信是夏朝才有的;夏禹鑄九鼎之傳說尤為世人所重。但此即有數事值得注意:

(一)墨子說鑄銅時用的語詞是採「金」。中國古代稱金就是指銅,而非金銀之金。這便與其他文明迥然不同。古埃及、古希臘、蘇美文化均有大量金銀器,唯中國用金極少也較晚,金的雕飾製作要到春秋戰國才較發達,在殷周稱為吉金的都是銅。

(二)採金鑄器,先是用純銅,稱為紅銅。再採用銅錫合金,是為青銅。青銅器可概分為禮樂器(如鼎彝)、樂器(如鐘鐃)、兵器(如戈矛)、車器(如鑾軸)、農工器(如刀鏟)、雜器等之類。而有趣的是:所謂禮器又大抵是食器。而這也與其他文明不同。

禹鑄九鼎的「鼎」就是主要的食器。直到現在,閩南語稱鍋子仍叫鼎。而鼎卻又是政權的象徵,爭政權就叫做「問鼎」。入朝做官跟寧願退隱江湖的人相比,則稱為「鐘鼎山林、人各有志」。有錢的大戶可以用旁的形容詞去描述,「鼎食人家」卻只能指有政治勢力的世家。鼎這種食器為何竟有如此重大的政治及權力意涵呢?禮器為何又多是食器呢?須知兵器車器農器工器都不可能用為禮器,只有食器可以。何以食器有此地位?

(三)食器為何如此重要?《禮記.禮運》早已講過:「禮之初,始諸飲食」,又說:「禮必本於天,動而之地,列而之事,變而從時,協於分藝。其居人也曰養,其行之以貨力辭讓:飲食、冠、婚、喪、祭、射、御、朝聘」。

古人的觀念認為:人要生存,就應脫離野獸般競爭、搶奪資源的狀況,以「貨力辭讓」來安排分配之,此即禮之所由起也。覓食求生,是古時最基本的問題,故禮亦起於會餐分食之頃。由飲食乃有生命;有生命乃能長大成人,而遂有冠有婚有喪;有個人而後亦有群體,群體間乃需有祭射御朝聘等禮以「協於分藝」,才能形成一個彬彬有禮的社會。

這當然是後世儒者對禮的發展及其內涵之解釋。但亦唯有如此解釋,才能說明禮器與食器混同的現象,也才能表徵出中國政治學為何會以「養」為內涵的特點,與西方政治學重視「權力」和「管理」迥然不同。

禮器中,鼎、彝、爵、尊、盤、觚均為主要飲食器。禮這個字,原本也就是酒醴之豊。以豊敬神或敬人即是禮。此可稱為「禮食一如」。而一個民族也需是如此重視飲食,才會從飲食的角度看待禮的問題,此可稱為「特重飲食」。正因特重飲食,故銅器之中食器之繁,可令人嘆為觀止。以酒器來說,釀酒的罍、貯酒的壺、貯酒而備斟的尊、裝滿以備移送的卣、溫酒的斝、斟酒的升、飲酒的觶、可溫酒而飲的爵、可燙酒的觚,以至盂、卮、杯、觴等,簡直不勝枚舉。其中爵又用為爵位之爵、尊用為尊長之尊、孔子以「觚不觚,觚哉」喻說政治抱負、莊子以「卮言日出」形容自己說話的方式,則明顯是飲食事物在思維活動中的延申。

青銅文化歷來頗有「外來說」。可是由上文所述即可知:雖蘇美等其他古文明也有青銅文化,某些現象甚或​​早於我國,但我國青銅文化自有特色,飲食即為其中之一。

Photo by Dex Ezekiel on Unsplash

四、

飲食之起,當然不自青銅時代始。距今約九千年前長江流域已有稻作農業,比國外發現最早的稻作遺存要早三千年以上。距今七千年以前黃河已有栽培粟作;小麥與高粱則在五千年前已有,跟非洲高粱西亞小麥也根本無關。家畜馴養部分,馬、牛、羊、雞、犬、豕在新石器時代亦都已畜育成功,成為主要畜養及食用物。飲食文明發達之早,舉世無匹。

食用之法,中國以火食為特點。《禮記.王制》曾談及南方有不火食的「雕題交趾」之民。雕題就是紋身之意。紋身和生食冷食,都是中國人認為的異族野蠻原始人特徵,而中國人卻是火食的。

《禮記.禮運》:「昔者先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淮南子.務修篇》:「古者民茹草飲水,採樹木之實、食贏蠬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白虎通》卷一:「古之時未有三綱六紀…飢則求食,飽棄其餘,茹毛飲血,而衣皮韋」,都表達了文明是以火食為徵的意思。孔子曾說:「君賜腥,必熟而薦之」,也是這個意思。至今民間童謠仍在唱:「小氣鬼,喝涼水,喝了涼水變魔鬼」。中國人腸胃,仍忌生冷,不像外邦人喜食生魚、冷肉、涼水。

中國火食之早,是在周口店北京人洞穴中就已發現的了,這跟日本韓國等及今尚喜生食冷食之民族相較,足見其早。但更重要的,還不只是早,而是善於用火。

一般民族逮到魚獸或採集了黍稷,只能直接用火燒之烤之;次則燒熱石塊以燙熟食物,或用竹筒盛水米煨烘;再不就用泥裹食物隔火烤之。現在各式燒烤、石板燒、竹筒飯、叫花雞等,即屬此類初級用火之遺。故〈禮運〉說:「中古未有釜甑,釋米採肉加於燒石之上而食之」。許多民族至今也仍停留在這個階段。

用釜甑就是較高層的用火之道了。先用火燒土成陶器再用它盛物烹煮,就是釜;鼎則是釜的變形或發展;至於甑是利用火燒水產生蒸氣來蒸熟食物。

世上各民族用煮的辦法多,懂得蒸的少。中國則在河姆渡文化時期已有甑,在迄今六千年前已成為東方烹飪法之特色,歐洲人素不嫻此。蒸不是直接用火燒煮,而是火水相與式的,有「水火既濟」之趣。它和宋代以後發明的炒菜法,都是中國烹飪術對世界的重要貢獻。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僅只我們一家。

火食之外,還有許多特點。例如刀工之繁富細緻、酒麵之發明等等都是。進食之法也不一樣。

古以抓食為主。現今非洲、中東、印度尼西亞及印度次大陸的許多地區也仍維持此種進食法。

歐洲、北美洲現在以刀叉及湯匙進食,但歷史不久。起先只做為廚具,十世紀以後拜占庭帝國時期才開始做為餐具,但為傳教士和上流社會所鄙棄。英格蘭伊莉薩白一世女皇、法蘭西路易十四都喜用手抓,後者還禁止勃艮第公爵等人當他面用叉子。英國則遲至1877年仍禁止水兵用刀叉進食。要到十八世紀以後,中產階級用刀叉才較普遍。

中國人卻在四千年前已用餐叉了。稱為畢,以黃河中游為多。

用匙,更早在七千年以前。但至遲在商朝時已開始用箸。以箸夾物,故又稱梜,《禮記.曲禮上》說:「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釜鼎煮菜羹煮肉湯,用箸去夾也最方便。正如吃涮羊肉時絕對無法用手,刀、叉、匙,只能用箸。

箸梜之用,當是伴隨釜鼎羹湯來的。現今實物發掘固然只見到商著,然其起源理應更早;而此後亦成為中國人主要的餐具,且影響及於東亞大部分地區。

箸,明朝以後稱為筷子,在餐具中最平實簡便而技巧性最高、特色甚為明顯,長挑近夾,無不如意,故亦可發展合桌會食的型態。使刀叉,就只能各自分食,不可能像中餐一樣會食了。

文化及其發展,不能用一個模子去硬套,是吃頓飯就能明白的呀!

--

--

Gong PengCheng
龔鵬程大講堂

龔鵬程,當代著名學者和思想家。 辦有大學、出版社、雜誌社、書院,並規劃城市建設、主題園區等多處。講學於世界各地,現為美國龔鵬程基金會主席。已出版論著150餘種,包括《文學與美學》《儒學新思》《中國文學批評史論》《俠的精神文化史論》等。微信號:龚鹏程大学堂。微博:weibo.com/u/122736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