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一切都為了欲望,還有什麼是不能幹的?

Gong PengCheng
龔鵬程大講堂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Mar 23, 2020
Photo by Heidi Fin on Unsplash

一般認為一九六〇年代以後歐洲已形成了超成長(Supergrowth)的消費社會。這個時代的特徵,即是高度的大眾消費。

大陸是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形成消費社會。到現在,消費當然更厲害了。

它有什麼文化問題嗎?

其文化問題,第一便是欲望的放縱。

傳統哲學,都主張節制欲望,而消費社會的基本理路,卻是放縱欲望,尋求滿足。Jevons說:「人類的欲望是經濟學終極的『主題事項』。欲望、努力、滿足,即為經濟的循環」,又說:「經濟學者必須將生產與消費的理論,建立在低級的欲望和高度的嗜好之複雜的基礎上」。

低級欲望,是人的基本需求,如飢則欲食、寒則欲衣。但低級欲望滿足後,食則會更求精美,衣則會更求華麗,這樣就成為更高的欲求。而「嗜欲是永遠不會滿足的」。

由這種對欲望的滿足/ 節制對比中,我們即可注意消費社會不僅不教人克制欲望,反而讓人放縱欲望,不斷追逐更高的享受。

這種由個人到社會集體的縱欲,以追逐欲望滿足的快樂為職事,理論上固然可以刺激人更勤奮地工作。

但事實上欲望為無底之深壑,永遠不可能填滿,人遂永遠必須扮演欲望的奴隸。

工作所得又遠不及欲望之企求,怨懟和非份之想自然滋生。

集體縱欲的結果,更可能讓人好逸惡勞。——假如不努力一樣可以達成欲望,何不以更便捷的方法去做?如果一切都是為了欲望,那還有什麼是不能幹的?社會道德之崩潰與人生責任感的淪喪,莫不由此肇端。

然而,消費社會不管這些,它不但教人滿足其基本欲望,更要刺激、挑逗你,撩撥起你更高更大的欲求,製造出「人欲橫流」的社會。

因此人不再是因需要而消費,而是為消費而消費,被廣告、商業機制運作教唆著去消費。以致每個人都買了一大堆廢物、吃了一大堆根本不必吃的東西。

如此一來,集體追逐欲望之滿足的結果,竟是:滿足的,並不是自己的欲望,而是商人的欲望。多麼有趣!

這就是第二個問題,商業體制的支配性格。

這種支配性,最明顯的就是流行風潮。經由商業運作所泡製的流行口味,不但鼓勵消費者去消費,也指導、教育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個人的價值,遂在社會組織中隱沒,主體性與主動性隨之喪失,變成了一群沒有面孔的人。人人皆以「同於他人」為努力的方向。而所謂他人,又都受到了商業體制的支配。

這也就罷了,更糟的是:這商業體制,並不是一統合有機的整體,反而是互相競爭、排斥,以抓牢消費者的各別利益團體。

這些團體,由於它們的市場區隔和要求重點不同,乃又將消費大眾切割成若干小部份(也有人稱之為分眾)。

但這些個小部份本身,因為不是自覺的價值建立和有意識地結合,故只是商場銷售表上的一個指標。每個人在生活上必須接觸到各種不同的商品,這些商品各以其宣傳要求,提供價值觀念。

於是,本來一個整全的人格,便被切割成若干部份互不相干,甚或矛盾拼湊的價值內容。

這就把人的主體性徹底消毀了。消費者不只是一頭跟著別人傻傻地跑的鹿,連他到底是不是鹿,都搞不清楚了。

以四處充斥的脫衣秀鋼管舞為例,透過商業利益的運作,把人類的欲望大眾消費化。

從前的買春賣淫,只是兩個人暗中交易,現在則是把欲望變成大眾娛樂的內容。

一位位美麗的女子,可以為了酬勞,放棄尊嚴,把自己剝光,去滿足別人的欲望。觀眾也只須要花一點點錢,就能參與這類既不尊重別人又不尊重自己的活動。

於是,無論表演者或觀賞者,共同成為商人剝削的對象,完成了「為目的之目的性」。

正因為在這種商業機器的運作中,人逐漸一致化、平均化,喪失了自己的面孔。所以,人就愈渴望找回自我,愈希望能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於是,你就看到一幅奇異的景象:在大眾的時代,居然又出現了貴族意識。

在衣著、裝扮、車輛……等各方面,消費者都極力要表現他的特殊。雅痞所代表的態度,不用說了;建築商也競相以城堡、尊貴宅第為號召。

我在看到一則賣抽水馬桶的廣告,竟然以坐上該馬桶即能滿足帝王美夢為招徠。足見貴族意識之膨脹,可說是已經氾濫了。

但這並不是一種真正的或文化的貴族意識,只是一種虛矯的東西。因為大眾文化本質上就是敵視貴族及貴族意識的,凡事皆以通俗為依歸。

而現在的貴族意識,也不是要從內在人格上讓自己「高人一等」,只是用一種消費行為,把自己裝扮出一個與眾不同、高雅的姿態。用名牌轎車、衣飾、打火機,住某某地區、參加某種集會來裝飾自己,用金錢購買身分。文化也成為商品,可以購買來美容。

這種貴族比真貴族糟得多,因為他們缺乏了貴族的教養與責任感,沒有貴族的世家文教傳統。

而更弔詭的是:他們的貴族意識,其內容正如那一則賣馬桶的廣告所顯示,完全操縱在商業利益團體手上。

於是,消費社會中的第四個問題,就是人的自由感及參與感,只是一種假象。

人雖可以自由運用支配金錢,但人參與消費活動,並不是為了自己的需要或喜好,而根本上只是被操縱的。

他被教育應如此消費、不得不如此消費、乃至參與消費只在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讓自己覺得自己跟得上時代,不致於跟大家太不相同。

這是一種新的集權社會。在流行窄褲管的時代,你想穿寬鬆些都辦不到,因為根本沒得買。

衣著如此,觀念消費就更是如此。意見氣候同樣可以因傳播媒體之商業利益競爭而釀製成型,人哪有自由可言?何況,在一個利益動機腫脹的時代,人性早已遭到扭曲,還有沒有自由的能力,恐怕都值得懷疑!

此即構成人生的虛無,是第五個問題。

主體性喪失後,會產生存在的虛無感。追逐新流行、新事物、新刺激,世界不再穩定,價值也變得虛浮不確定,人生自然也就沒有目標可言,形成一幅如Barker等人所說:「既樂觀而又悲觀的世界圖像」。

在消費社會中成長的青年身上,我們不難看到這種特徵,跟他們的上一代,顯然是不同的。

這許多「弊病」,搞經濟的人或許並不同意,但純就經濟層面看,消費恐怕也有問題。

Charles Gide《政治經濟學原理》說得好:「消費雖然好像是生產的終極緣由,但卻決不能因此便說它也是有效的緣由。應特別注意,生產的要素,只限於勞力、土地與資本。消費的結果,絕不能創造或增加這三者中任何一項。恰好相反,消費乃是不斷在破壞這三者。誰也不能說:摘下來的果子越多,果園的生產也隨之增多;打到的魚越多,水裡的魚也會增多;木材燒掉越多,林木就越為茂盛」。

還有,第七,消費者的權利義務問題,很少被認真考慮。

依經濟學家樂觀的推論,在自由競爭的制度下,一切生產者莫不盡力竭力為顧客提供最好的服務。

因此消費者會像帝王一樣,被人侍候著;他也有權監督廠商,要他們提供最好的物品,否則就不買他們的東西。如此一來,便又刺激了市場的良性競爭,產品也會越來越好。

此等想法,美則美矣,然非心有蓬塞者不能作此想。蓋商人並不以服務顧客為目的,乃以賺錢為目的。如果能格外增加他的利潤,他會抬高價格、出售摻假食物……,無所不用其極。毒奶粉、假疫苗等等,絕不會絕跡!

而消費者能替這些生產者打分數嗎?理論上當然可以,但我們應該曉得:

(1)消費者對生產者的管理乃是間接曲折的,不是消費者本身來管,因為消費者沒有相關的技術與組織知識;要管,只能委託專家去打分數。等分數打出來以後,消費者能制裁不肖商人嗎?通常只能消極制裁,罷工、拒吃、拒購,但這樣的制裁,軟弱無力,既不普遍,也不持久,「消費者保護」,誇誇其談,功效其實有限得很。

(2)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本身就常有非理性因素。觀眾或顧客,往往是加速產品窳劣的最主要因素。越是低俗的東西、越是訴諸人類原始低層決欲求的事物,越常受消費者歡迎。因此,電影若完全由票房決定,那就糟了;生產若依消費者的意思來做,也難保不會劣幣驅逐良幣。

(3)對消費者權利與義務的關切,應有對象之不同。例如上學,學生雖然付了錢去受教育,但能說學生就是消費者,老師則是生產者,須由老師去侍候顧客嗎?許多事是不能納入這個架構裡思考的,暢銷書排行榜所引發的爭論,關鍵即在於此。

(4)消費者除了權利之外、除了「不要讓權利睡著了」之外,還有義務。而消費者的義務問題,卻很少被認真注意過。

第八,消費社會的消耗性格,是使一切討論權利義務問題無法落實的主要原因之一。

消費社會,不單是物在大量消耗,人也被消費化、商品化了。

例如電影商業要吸引觀眾,即必須製造明星,用一切可能的伎倆,把他捧紅。但紅不了多久,觀眾就膩了,不再新鮮了。於是換個新人,再把他捧紅。過氣了的明星,可能才剛剛懂得什麼叫演技,但他已經沒有機會了,觀眾已經對他不再有興趣,因此他只好從此存入檔案櫃裡,一如垃圾。

影劇界如此,文化界亦然,凡有編輯報紙、雜誌,或做過影音節目經驗的人都知道,每隔一陣我們就得製造一批意見領袖、文化明星;等這批人風光露臉,對媒體不再有剩餘價值之後,便一腳踢開。沒有人會把吮乾甜汁的甘蔗渣含在嘴裡的。

這就是人的消耗。還有觀念的消耗。

大眾傳播將觀念淺浮化、通俗化、快速化之後,一時紛紛擾擾,人人開口閉口都是那幾個名詞;時過境遷,亦如流行的衣飾、熱門的流行歌曲一樣,一去不回。觀念本身到底在宣示什麼,大家還來不及弄清楚呢!

例如編雜誌或做視頻,我覺得廣告文字的社會污染非常嚴重,於是我特別製作了一期專題來探索此一問題。讀者看了,反應很好,而我,也覺得很可以再深入討論。

但,且慢,我能第二期第三期都一直談這個問題嗎,不行,我必須策劃另一個專題。

在一周或一個月之內,接觸另一新問題,匆匆「了解」一下,就煞有介事地向讀者解說剖析之,向讀者介紹另一組觀念。

倘若老談同一問題、同一觀念,讀者是不要看的。至於他們對這個觀念是否了解,則根本無人過問。這種消耗性格,對文化建設和發展,至為不利。

第九、因消費社會之消耗性格,逐漸培養出一種消耗的人生觀。

「一用即棄」的準則,不僅適用於人與物的關係,也變成了人際關係的新模式。這種人生觀所構築的一時性文化,基本上有反歷史、反文化的傾向。

現在年輕人對什麼都不滿,與此極有關係。

第十、消費社會可能會構成一個價值錯倒顛亂的社會。因為在消費社會裡,一件事有價值,不在於它本身有什麼意義,而在於它受歡迎。

此即所謂:「票房決定價值」。市場會替代了,或壓抑了其他的價值。使得我們輕易地把一切問題都化約為消費問題。

例如教育,現在的情況是學生自以為是花錢的消費者,要看貨色,打分數;老師變成了僱員,教書只是知識買賣,要以學生為衣食父母。政府呢?政府也在計算教育投資的成本效益與市場需求。

從前我們罵爛學校是「學店」,現在則整個政府及教育體系都在算計著做買賣。於是市場價值便壓抑了其他價值,不熱門的科系,備遭歧視;畢業生若無出路,則人人怨嗟。

市場供需法則,決定了文化教育動向。可是教育文化可化約為一消費問題嗎?

不只此也,長期的「票房決定價值」以後,消費社會中人,會逐漸培養出一種弗洛姆(Erick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所說的「市場定向的人格」。

依弗洛姆的看法,人類的性格定向中,有五種是非生產性的,一是吸收的定向、二是剝削的定向、三是窖藏的定向、四是市場的定向、五是戀死的定向。

這五種非生產性典型中,所謂市場定向,是消費社會形成後才流行的人格態度。在這種人格取向中,人生價值的概念逐漸模糊,然後轉化為交換的價值(物品的價格由市場控制的價值概念),以致個人也開始成為交換的利用價值。

人格,變成了一種別人可以僱用的商品。一個人讀書求學,是為了謀職,追求能僱用他的人;而他之所以能被雇用,則是因為他可以在市場上「出售」。所謂有價值的人,因此也變成了社會上成功的人。

現在,不僅整個社會瀰漫著市場定向的氣氛,我們也以這種價值在教育我們的青年,培養他們的消耗性格和市場定向。長此以往,利弊如何?是該想想了!

--

--

Gong PengCheng
龔鵬程大講堂

龔鵬程,當代著名學者和思想家。 辦有大學、出版社、雜誌社、書院,並規劃城市建設、主題園區等多處。講學於世界各地,現為美國龔鵬程基金會主席。已出版論著150餘種,包括《文學與美學》《儒學新思》《中國文學批評史論》《俠的精神文化史論》等。微信號:龚鹏程大学堂。微博:weibo.com/u/122736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