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之餘,休耕之時,農地利用的無限可能

Sean Xie (Everflood)
龜新視界
Published in
4 min readDec 21, 2018

【龜山社區記者黃曉君】

近年來,雖然龜山區的發展逐漸工業化、都市化、和科技化,但是,楓樹里卻因其地形限制而具有獨特的坑谷地理條件。所以,此地仍是農田山林,溪谷終年有水;且以水稻種植為主,山林則生產茶葉。目前尚有網室蔬菜、花卉苗圃、豬隻圈養等農牧活動,早期曾種植相思樹,和燒製木炭等林業。在全台耕地急遽縮減、食農議題推動刻不容緩的現今,龜山農地除了生產作物之外,也將成為農務體驗之場所。因此,在生產之餘,農地的使用仍具無限可能。

農地消逝的年代

民國50年代,龜山工業區開始設立之後,農村的勞動力就逐年下降。於是,政府積極推動農業生產機械化,尤其針對稻米生產。

自民國62年起,臺灣各地陸續輔導農民或農民組織設立育苗中心。也引進插秧及收穫機械,降低水稻生產的人力成本。同時,並配合新品種育成及生產技術的改進,提高水稻產量。

因此,民國70年左右,由台灣省政府農林廳(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現桃園市政府)、龜山鄉農會(現龜山區農會)輔導之「楓樹水稻育苗中心」(圖)就此成立。但是,那時全龜山的耕地面積已比民國40年的四千公頃少了一半(圖)。楓樹里農民黃榮昌回憶,當時龜山到處都是農田,一望無際的稻田現已不復見,相當不捨。

而後續推行的農業政策「稻米生產及稻田轉作計畫(1983~1996)」及「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1997~2010)」,其目標都以減少稻米耕作面積為主,導致水稻育苗中心遂漸失去功效。由於推行農業政策,使得農地本以水稻為主,轉為多樣化作物。並且,增加農田保育、綠肥栽培、休閒農業等農田利用方式。如此一來,除了以機械化提高生產效率,確保糧食供應安全及調整農糧生產結構外,也開始重視農村建設,環境改善,和增進農民福利;更改變了傳統農民的生產觀念及農糧政策的方向。

稻作之外的二三事

在第二期水稻收割之後至次年第一期水稻種植之前的期間,農民常會種植部分短期經濟作物,稱為「裡作」。楓樹坑的農民曾經在裡作期間種植芥菜(刈菜)…等冬季蔬菜、麥草,且在冬季割下來餵養牛隻。若遇到田區水源不足,不利稻作生長時,也種植長期作物,如地瓜。

農村的孩子們在這期間也有不少田間活動項目,例如:挖泥鰍、丟稻頭、抓魚、炕(焢)窯等。楓樹里農民黃榮昌回憶兒時農閒時,最愛挖泥鰍和抓魚。就是在田裡的水溝邊拔起稻頭,找到泥鰍洞後,徒手挖出泥鰍;泥鰍總是滑不溜丟地溜走,讓大夥手忙腳亂!還有,和朋友們分別站在位階高低差的兩塊田區裡。然後,拔起稻頭,再丟向對方的那一塊田,相互比賽看誰能丟中對方,玩得滿身是泥,也不以為意。有時,也會在梯田水流出水落差處的水潭抓魚。他們常常在田間搭窯,再到溪邊撿拾竹材生火炕(焢)窯烤地瓜。黃榮昌至今仍難忘懷那些田間玩樂的滋味啊!

農村新地景

而楓樹坑部分農地也會在一期水稻收割後,以及第二期正期期間作休耕田栽培綠肥,如田菁、大豆…等作物。到了民國90年左右,開始栽種休耕景觀作物,如波斯菊、百日草、向日葵、油菜花等;這些年來已經成為楓樹坑冬季美景之一。這樣的綠肥栽培,不僅維護休耕農地之地力,也讓農村從生產跨足到觀光產業。

加上近年在桃園縣政府(現為桃園市政府)的協助下,開辦了「桃園地景藝術節(Taoyuan Land Art Festival)」。這活動係以桃園的特殊地景展出藝術作品,讓休耕農地成為展放展品的空間之一。主辦單位曾在展期過後,仍將作品留在原地。當進入耕作期,這些創作遂成為地區的亮點;結合農地與藝術,遊客們更是爭相與藝術作品,美艷花朵合影留念。

雖然龜山區尚未成為地景藝術節的展區,但是,在民國106年間,區公所曾於楓樹里中坑休耕農地上舉辦《稻草音樂節》。除了展示稻草人創作和音樂表演外,同時也推廣在地米食與品茶等地方文化。在相鄰田區裡展現〈楓茶米,邀客來楓鄉〉之創作;期盼能夠讓更多人來此參與導覽、體驗和休閒旅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