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經住在基隆的沖繩人

星星與雨
星星與雨
Published in
Jan 21, 2019

--

基隆社寮島(和平島)曾經有五分之一的人口都是沖繩人。

基隆和平島今貌 by: 2005年福衛二號影像

日本帝國之下的沖繩、台灣

1879年,日本正式在沖繩設縣。1920年代國際經濟情勢慘澹,重擊沖繩經濟,沖繩人只能吃蘇鐵有毒的種子,時稱「蘇鐵地獄」。這使得沖繩人口外移的推力急劇增加,而距離沖繩位置相近、身為日本新領土的台灣就成為移民的選項。尤其是沖繩群島南部八重山列島底層貧困的農民、漁民。

對當時年輕的沖繩女性而言,到台灣工作是令人憧憬的事情。工作的種類,有在台日本人的佣人、旅館、裁縫、司機員、漁船員……等等。

超過一萬個沖繩人來台工作

日治初期沖繩人來台,在領台初期就有四五百人。大正年間(1912–1926)增加至 5000 人,1930 年則有 7400 人,昭和10(1935)年估計已經破萬。

沖繩人移居台灣而形成聚落的地方,主要有基隆社寮島(今和平島)、花蓮米崙(今美崙)、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等地。當然都是和原生環境相近的海港。其中,基隆社寮島是全台規模最大的沖繩聚落,位置在現今和平島西北邊、接近桶盤嶼處,據說這個地方老一輩仍叫它「琉球仔埔」。(漢人的聚落在天后宮附近。)

洋菜與台灣

日治初期,沖繩漁民會來基隆社寮島潛水採石花菜(即洋菜、寒天)。本來只是偶爾來,而後漸漸的留在台灣,形成不同於閩南人的沖繩社區。在1930 年,社寮島的沖繩人有兩、三百人,最盛期據說超過500人,從事漁業居多。

沖繩人特別擅長採集石花菜。台灣漢人每天約採10斤,沖繩人會潛到水下、可以採200斤。

沖繩漁民以社寮島為據點,其漁場漸漸往台灣東部發展,包括前面提到的花蓮、新城,以及蘇澳、馬武窟(台東東河)。

明治初期沖繩人生活照 (示意圖,非攝於台灣)

備受歧視的沖繩人

不幸的,沖繩人來台灣仍然過著相對困乏的日子,文獻上寫他們的住處「與豬舍排在一起,又髒又小,一看就不敢認為是人的住家」。台灣人、日本人也都會歧視沖繩人,會被日本人叫做「琉球生蕃」,也會被台灣人叫做「日本生蕃」。沖繩人為了能找到工作,甚至可能要遷戶籍、改姓名。

為客人彈奏蛇皮線的琉球婦女 (示意圖,非取景於台灣)

沖繩風的社寮島

在基隆的沖繩人保留傳統文化,在舊曆五月四日會舉行划龍舟。在日治時期的日文小說中,曾經提到一段對白:「反正基隆沒什麼可瞧的,怎麼樣,要不要去那座島上納涼?小島山腰上有琉球人聚落,不過除了喝點泡盛,聽聽蛇皮線之外,可是無聊至極喔。」提到了琉球酒和琉球樂器,社寮島的沖繩文化,有琉球小姐作陪、聽著琉球樂器,也對日本內地人來說富有異國風味。

二二八屠殺中的沖繩人

二戰後,日本戰敗,中國接收台灣。民國36(1947)年2月27日開始,台北查緝私菸、行政長官公署開槍,後續引爆全台抗議暴動。陳儀一手安撫答應民眾改革的要求,同時一手從大陸中央調派軍隊準備鎮壓民眾

1947年3月初,為了讓國軍順利在基隆登陸,軍隊開始在基隆與社寮島無差別隨意掃射、逮捕無辜民眾。其中有約30名沖繩人被逮補,但是包括台灣民眾,最後只有七、八人在海邊找到屍體,其他人都下落不明。史稱社寮島事件。二二八事件遺族說:國民黨上島就全殺掉!」當時沖繩人不知為何就被槍殺,槍殺的地點就在今天熱門的旅遊景點「和平島公園海水泳池」附近。

二二八屠殺後,為了紀念(或是避諱?)這段血腥的殘暴歷史,便將社寮島改名和平島。今天「和平島」的名稱就是這樣來的。

2011年,和平島終於設立紀念碑悼念沖繩受難漁民,只是一位二二八事件遺族感嘆:「當初給沖繩人弄這些的時候,本來要紀念二二八犧牲的琉球人,結果也不敢寫,後來只寫『琉球漁民慰靈碑』。」

沖繩人在基隆的遺跡

目前當然已經看不到日治時期琉球文化的影響,只有社寮外島集善堂收集二二八事件時罹難沖繩人的遺骨加以供奉(而且有些文獻不說死於二二八,說是死於美國空襲)。2011年在各界努力下,樹立「琉球漁民慰靈碑」,記錄這段逐漸被遺忘的歷史。

琉球漁民慰靈碑 by: Outlookxp

(全文完。)

(附錄)本文關於「琉球」、「沖繩」用字的選用:

沖繩的日語唸作Okinawa,可能是日語「遙遠的地方」或是「遙遠的漁場」的意思。而最早出現類似這個音的記載是在西元8世紀,漢字寫作「阿兒奈波島」。

「琉球」一詞是中國隋唐以來稱呼東海島嶼的名字;一如我們所知的,「琉球」有人認為有時候可能也指台灣。直到15世紀沖繩統一成為尚氏王朝,向中國明朝以「琉球」之名進貢,明朝授以航海技術,琉球之名就專為其所有。日本併吞琉球國之後,考量Okinawa地名較接近日本根源,因此改名為沖繩

因為本文探討的是沖繩縣與台灣同在日本帝國之下的關係,而以此關係,也才會有沖繩人移民台灣。因此本文行文選用「沖繩」一詞。不過其他地方探討沖繩文化時,常用琉球一詞,如「琉装」、「琉球語」、「琉球神道」。

參考資料

戰前臺琉關係之的建立、開展與客家人遷移〉,黃紹恆,2014

《臺灣沖繩交流史論集》,朱德蘭,20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