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瓦基《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打造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2024.06.12

瓦基——「閱讀前哨站」站長、《下一本讀什麼?》Podcaster

Coco Lu
10 Years after Graduation
Jun 14, 2024

--

【講座資訊】

  • 講座名稱:阿爾發週年慶大咖講座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 講者:瓦基(莊勝翔)
  • 時間:2024 年 6 月 12 日下午
  • 地點:金融科技創新園區 FinTechSpace

前言

講者「瓦基(莊勝翔)」似乎比較多作為《下一本讀什麼?》Podcaster 被大眾認識,不過其實在他尚未開始製作 Podcast、經營網站「閱讀前哨站」的更早時期,我就時常關注他分享的各式閱讀書評,透過這個管道認識很多好書!

這次難得遇到離自己辦公室數步之遙的講座,當然是要把握機會參加!

講座的主題「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與瓦基在 2022 年推出的第一本書籍《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同名,講座內容的主軸在於引導聽眾思考自己的「夢幻工作」是什麼,以及如何一步步創造價值、累積實戰經驗,最終實踐自己理想人生。

覺得瓦基講話條理很清晰,很容易抓到重點(簡報也是只放重點),短短一個小時的分享讓我收穫滿滿。過程中,有很多關於講者自身的人生故事分享,聽完讓人很有動力往前邁進!

打造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

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長背景和故事,因此形成了獨特的個性和價值觀。生活在同一個社會大環境,人與人之間也會受到社會潛移默化的集體偏好或共同價值的影響。這些長期的經驗累積或時代背景塑造的「信念」並無絕對的對錯,且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著。

傳統對於「工作」的看法便是一例。

瓦基分享了他在台積電工作的經歷,當時他的工作目標和大多數人一樣:追求更高的職位和薪水。然而,經歷了一些挫折後,他反思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追逐」。瓦基表示,這樣的傳統職涯軌道並沒有不對,只是不符合他對理想生活的想像,因此,他開始利用下班時間經營自己喜歡的事業,逐步打造出如今對自己最合適的工作形式。

如何打造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

在這場講座中,瓦基以三個角度切入分享:

  1. 認識自己
  2. 商業思維
  3. 實戰經驗

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的一個切入點,可以從三個要點去思考,分別是我們「喜歡的」、「擅長的」、「有價值的」事。這三個圈圈的交集,即很有可能是「能同時為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更大價值」的事業,也就是「理想工作」。

瓦基針對三個圈圈提供了三個提問,幫助我們開啟自我思考:

  1. 【喜歡的】:20 歲前你最熱愛什麼?
  2. 【擅長的】:人生得意的事,是因為哪些專長或能力?
  3. 【有價值的】:什麼時候別人跟你道謝?

這些提問的表層答案可能很短,例如,20 歲前我熱愛和朋友玩樂團、彈鋼琴、閱讀(沒錯,現在也是)、打各種遊戲等。然而,背後是什麼個人特質在支撐這些活動?是哪些動機促使我不斷投入時間去做這些事情?這些都是可以深入探索和歸納整理的(趁現在還沒離 20 歲越來越遠(X)🤣)。

中間的交集可能就是「理想工作」!

商業思維

在認識自己之後,如何讓自己想做或正在做的事能進一步往前推進並擴大規模呢?

在這部分,瓦基帶領聽眾透過「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來思考,從「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獲取價值」的核心概念出發,利用「商業模式畫布(Business Model Canvas)」對各個面向進行盤點,幫助釐清現有和潛在資源。

「價值」的傳遞很重要!
https://www.strategyzer.com/library/the-business-model-canvas

使用商業模式,就是幫你「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並妥善運用自己和別人的資源。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實戰經驗

瓦基分享了他過往在台積電常使用的「PDCA 循環(PDCA Cycle)」。

「PDCA」由「計畫(Plan)」「執行(Do)」「檢查(Check)」「行動(Action)」四個階段組成。不斷重複這個循環,用以改善現狀、朝著目標前進。

如果應用在個人事業的推進上,

  • 「Plan」:認識自己、設定心態(資源如何取捨);
  • 「Do」:如何啟動(踏出第一步很重要!)、調配衝刺和休息(撐過靜摩擦力還看不到成果之時);
  • 「Check」:檢視執行狀況,例如採用「A/B 測試(A/B testing)」,透過實際反應的結果來選擇比較有效的執行手段,或是最佳化自己的執行節奏(如晨間習慣、工作環境);
  • 「Action」就是在適當時機做出改變或抉擇。認真看待自己事業的收益是否能支撐長期的發展(是預設死亡還是預設生存?),持續積攢資源來提升做出選擇時的容錯率。
PDCA 循環(PDCA Cycle)

當「原本工作」和「夢幻工作」達到交會點時(不僅是收入,還包括為自己和他人累積的價值),這便是一個潛在的職涯轉換點。而這個選擇是多樣化的,舉例來說,不僅限於全職從事其中一項工作,也可以逐步發展兼職或接案的形式,或是保留原本的工作(在工作上做出調整),因為這可能帶來更大的效益。

這個世界有很多種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我自己的總結:做出改變的勇氣+信任自己

我覺得一些知識和技能其實相對沒那麼重要,

「心態和思維」才是一切的開端。

做出改變的勇氣

當我們檢視目前的生活,其實可以蠻好地想像未來一年、甚至五年的情景,因為,若我們每天都按部就班地生活,不特別做出改變,人生的軌道通常不會有太大偏離。

因此,有時候就是需要那個改變的「契機」,可能是一本書、朋友的一句話、一閃而過的靈感、一場演講、一段與家人的美好時光、或是跌到谷底之後的起身。在這樣的「契機」出現時,我們更需要具備「勇氣」來臣服(Surrender)或順應於自己的生命之流(突然變得很靈性 XD)。

信任自己

每個人對於理想生活的嚮往都不一樣,世界上也沒有所謂的「成功人生模板」(光是「成功」這個詞就沒有標準定義)。這種「沒有標準答案」可能使人焦慮,但另一方面,也讓人興奮,因為這代表著無限的可能性

在追求自己道路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跳脫金錢焦慮和傳統的社會期待,以及我認為很重要的——「要信任自己」。相信自己在任何時點或情況下都具備價值或能創造價值,隨時都能掌舵自己的人生。

掌舵自己的人生?

換句話說,我們隨時隨地都是「自由的」(沒有人逼我要怎麼過活),擁有自由選擇和改變的能力;想像力有多大,能實踐的夢想就有多大。

還有一些腦裡浮現的片段句子,想紀錄一下:

  • 開始時,拋棄自己的「完美主義」;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 人們常常高估短期能做到的事情,但卻低估了長期能累積的成果
  • 馬克.雷瑟(Marc Lesser)在《靜下來工作》一書提到:「如果你不幫自己的人生排優先順位,自然有人會幫你排。」

謝謝你的閱讀,

祝你有個美好的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