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筆】《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 Ethan Kross|2023.08|#自我覺察#心理學

和「小對話(chatter)」和平共存

Coco Lu
10 Years after Graduation
Aug 25, 2023

--

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的作者「伊森.克洛斯(Ethan Kross)」具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專業背景,整本書讀來很有根據和說服力,能引起自我經驗的共鳴。

原書名為《CHATTER: The Voice in Our Head, Why It Matters, and How to Harness It》,內容在談論人類「自我對話」(內心和自己說話)的模式。這個行為能幫助我們成長,相對地,也可能使人崩潰。

自我對話惡魔的這一面,作者將之稱為「小對話(chatter)」。書中詳細說明其運作模式、相關研究事實,並提供可以減緩「小對話」負面影響的具體行動方式。

小對話(chatter)的產生

你習慣怎麼跟自己對話呢?💬

腦中思緒不斷地產生,也不斷地離去,誘使著人們隨之起舞。隨著心智的成長,每個人都有內在聲音的慣性模式,值得我們去觀察與探究。

試著讓內心安靜個幾秒、幾分鐘、幾小時,能做到嗎?

除非讓腦袋停止運作,否則我們難以剝奪人類這與生俱來的特徵 — — 內省,也就是主動關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在順境時能激發人類的潛能,然而,許多研究發現,當陷入苦惱時,「內省」造成的傷害往往多於好處

沒有人能把我們逼到懸崖邊,只有我們自己的思緒能做到。

p.25

簡言之,我們的思緒時常會讓我們受困於自己的思緒。我們腦中的思緒經常會引發危險。
這就是「
小對話」(chatter)。
小對話是負面想法和情緒構成的循環,會把我們獨特的內省能力從祝福變成詛咒,危及我們的表現、決策能力、人際關係、快樂與健康。我們不停想著工作上搞砸的那件事,或是和愛人之間的誤解,最終被糟糕的感覺淹沒。然後我們又繼續想這些事。如此往復不斷。我們內省是希望找到內在的教練,但找到的卻是我們內在的批判者。

小對話(chatter)是負面想法的惡性循環,這樣特質的內心聲音(所謂心裡的小惡魔)使我們陷入負面情緒的深淵爬不起來,進而影響到日常行為、人際關係、甚至是健康。

p.93

我們可以把心智想成鏡頭,內在聲音是能操控鏡頭伸縮的按鈕。簡單來說,小對話就是我們把鏡頭拉近聚焦到一件事上,情緒受到強烈煽動,導致我們排除了所有可能讓我們冷靜下來的其他思考方式。換句話說,我們失去了觀點。我們對情況採取這種大幅窄化的視野,會放大逆境,讓負面的內在聲音大行其道,導致反芻思想和伴隨而來的壓力、焦慮和憂鬱。

理解進而掌控

在陷入負面情緒的當下,我們很難想像要如何跳脫出席捲而來的強大焦慮和無力感。然而,情緒的波動是有跡可循的。

當今天知道了人類心理會有這種思緒運作模式,就能增加我們的自我意識和掌握感(減少未知)!當負面情緒起來時,不用被動地等待它停歇或是外在環境改變,才能跳脫循環。我們可以主動嘗試離思緒遠一點、轉換角度,接受人體自然的運作模式。

p.156

當我們聚焦在經驗的某個負面部分,就很容易引發其他相關的負面想法,然後引發又一個、再一個,如此持續下去。這些骨牌就這樣一個撞倒一個,而且骨牌無限供應。這是因為我們對情感經驗的記憶是由聯想法則(associationism)主導,相關的概念在我們的心智中是互相串連的。

我自己也更加意識到,未來如果在傾聽別人的負面經驗時,可以試著引導對方轉移出漩渦的核心,而不是加深對方對於事件本身的詮釋和執著。

p.155

共同芻思(co-rumination)就是讓支持轉變為慫恿煽動的關鍵點。關心我們的人鼓勵我們多談論負面經驗,導致我們更沮喪難過,又讓他們問更多問題。惡性循環隨之啟動,很容易就把人吸進去,尤其是因為這個循環是出自於善意。

整體而言,《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是一本讀來讓我頻頻點頭的書,很多說明用生動的案例或是科學和實驗來鋪陳闡述,引發我重新看待自己的內在對話模式。

實用的小對話工具箱

除了概念的詳細說明和舉例,書中亦提供可以實際跳脫、克服「小對話」的方式,蠻有建設性的。個人認為是處於低潮時,比較能讀得進去的心理學書籍(不會很空泛和講大道理)。

書末的「小對話工具箱」將書中很多方法統整起來,分成「可以自己實踐的工具」、「運用人際關係的工具」、「周圍環境有關的工具」,很有幫助。

這邊簡單紀錄幾個工具:

1. 拉遠距離

  • 使用抽離式自我對話:透過語言創造距離,例如使用自己的名字或是第一人稱以外的「你」、「他」來稱呼自己。
  • 想像在為朋友提供意見:對待別人的事情總是可以比對自己的事情看得更清楚、發現不同的解法。
p.94
距離不能解決問題,但能提高解決問題的可能。

2. 轉換觀點

  • 把時間視野拉長:俯瞰整個人生經歷,凸顯當下的狀態只是暫時的。或是與其他經歷過更大逆境的人相比,將經驗常態化。
  • 把觀看事件的視角拉高:抽離開來,注意客觀的詮釋,進而減少對自身情感的關注;繼續拉遠鏡頭,直到問題的場景小的不能再小。
p.106

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快思慢想》作者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曾寫過,他最受啟發的一個經驗,就是學到如何避免「內部看法」(inside view)並採納「外在看法」(outside view)。照他的說法,內部看法會讓你的思維受限於你的條件。因為你不會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情,這往往導致對潛在障礙的預測失準。

3. 可以嘗試的外在行為

  • 盡量減少「被動」使用社群媒體:並非完全不使用,在需要時才主動與人建立連結。
  • 書寫自由書寫的概念,試著釐清思緒,釋放感受。
  • 建立儀式:建立可以掌控的一套行為,創造秩序和控制感,來抑制小對話。例如許多運動選手在上場前都有自己固定的一套行為,幫助專注、屏除雜念。(很多時候過度思考反而會阻擋正常實力的發揮)
  • 從環境下手:如同前一項,在周遭環境創造秩序,提升掌控感、緩解情緒。如打掃空間、安排物品的擺設。
  • 多接觸綠色空間:接近大自然、讓注意力轉移或充電,就算只是觀看也會帶來正面效果。
  • 投入引發敬畏感的體驗: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經驗,可能是走進壯闊的自然景色、欣賞世紀藝術品、看到寶寶踏出第一步等,看到難以言喻事務的敬畏感使我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煩惱顯得微不足道。

我自己認為前面提到的一些方法與外在行為,所帶來的體會與「正念(Mindfulness)」的本質不謀而合,也就是把注意力拉回「此時此刻的當下」。不管是簡單如走路、閱讀、書寫、吃東西、欣賞風景等,都可以強調當下的經驗,以客觀而開放的內心去觀照和體驗身心靈狀態,達到讓我們情緒趨於平靜的效果;找回人人本就具備的自癒力,進一步覺察到更多內在的潛力和可能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