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Marketing 到 Data,我在 17 的轉職之路

Hannah Chen
17LIVE Tech Insight
8 min readOct 20, 2019

From Marketing to Data, My Career Roadmap in 17Media.

感謝台大社團的邀請,也感謝大家和我一起比17~~

前言

前陣子去了 台大資料研究社 和學弟妹們做交流,在那場QA中,最常被問 2 個問題——「你怎麼知道自己能走分析師之路?」以及「如果沒有相關背景,你是怎麼變成 17 分析師的?」這篇不會要叫大家都來走這條路,或是要走這條路一定要達成什麼條件,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最適合的工作,你必須思考。

先來簡答這 2 個問題
1. 一開始是做行銷的。是種種因緣際會後的結果,才在17內部轉調部門,加入 Data team 成為分析師的。
2. 承上,我在17行銷部是「先成為行銷分析師,才加入 Data team 的。」

我一直十分感謝 17 給我機會,接受讓我轉調部門的請求。當然,員工和公司是互相的,我都是「先充實該職位應該有的能力,並在完成原有工作的同時,完成該職位應該做的事」,證明我能夠做得好。抱著「如果沒有辦法轉調,那我就必須離職」的覺悟,向公司提出我個人想要往該方向發展。

記得這些之後,下面就是我在 17 轉職的經過——

那段衝撞的日子

細細數來,我在 17 到現在將近 3 年的時間,在這個期間我總共微調過 4 次工作內容,轉換過 2 個部門。以下會針對每一次微調的工作內容講述我是如何慢慢變成分析師的。

1. 2016.12 Marketing Specialist (PR & Social), Marketing
- 拍拖與17併購新聞稿
- 5月M17正式成立記者會
- 創立17Media官網, 創立17Youtube, 經營17FB
2. 2017.5 Growth and Marketing Specialist, Growth and Marketing
- 建立數位廣告分析系統
- 建立行銷部ROI分析系統
- Operation support (Program)
3. 2018.1 Assistant Manager, Growth and Marketing
- 分析用戶樣貌並提出提升質量的建議
- 執行建議, 包括但不限於線上活動, 產品a/b test, 品牌合作
4. 2018.9 Assistant Manager, Growth
- 公司各部門資料需求處理
- KPI訂定與檢討
- 主動建議產品方向, 主播合約訂定, a/b test
- 公司財報健檢分析, VC分析報告, 產業預測報告, Dashboard
5. 2019.1 Lead of Analytics, Data Science and Analytics
- 資料需求
- 資料視覺化
- 商務分析
- KPI指標訂定

分析意識的萌芽

  • 2016.12 Marketing Specialist (PR & Social), Marketing

這部分與分析師職涯關係度較低,在這邊簡短地帶過。由於上份工作是在公關代理商,因此剛進入17時,負責的項目是「公關、社群媒體」。17當時什麼社群媒體也沒有,我一個人必須維護官網、臉書粉專、17YouTube 頻道。

為了追求管理各社群平台效率,我開始研究如何優化 po 文,也是在此時認識 Facebook Karma、Hoosuite、短網址 bit.ly 等方便好用的第三方監測工具。特別感謝前輩 Jessie Wu 引我入門,帶我飛~

  • 2017.5 Growth and Marketing Specialist, Growth and Marketing

由於當時直播爆紅浪潮,17正是在「就算豬也會飛」的新創風口期。這時候除了行銷部線上廣告預算爆增,17 Data team 也甫才正式成立,熟悉廣告領域的工程師串接 Appsflyer*,將用戶的 [App下載] 事件導入內部資料庫與後端 [註冊用戶行為] 資料做整合,整理用戶獲取渠道。於是問題產生了:「每天花這麼多錢打廣告,到底哪裡的廣告成效最好?」「除了下載數量之外,有沒有別的觀測指標?」—— 廣告渠道表現分析的題目。

當時 17 的數位廣告才剛剛開始大量跑起來,投放手每天都要絞盡腦汁製作更多圖片、影片、想 carousell 的梗,嘗試更多類型的受眾組合,調整預算等,還要適應廣告平台日新月異的新功能、新演算法。於是後續的「行為監測」、「指標選擇」、「渠道分析」,就由 (每天只要 po 文或監測新聞) 的我來進行了。

這個時期建立了數位廣告的知識基礎,包括 Google、Facebook、網盟後台操作、什麼是 CPI/CPM、指標定義。也是這個時期,由於 Data team 人手無法配合 Marketing 試東試西一天到晚修正指標 (每天從早上9點煩 Data team 到凌晨 2 點:D),所以我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 —— 自己寫SQL吧!特別感謝 Data team 戰友 Randy Huang 不厭其煩地教我帶我飛~~

當分析不只是方法論,而是應用

  • 2018.1 Assistant Manager, Growth and Marketing

一旦會寫 SQL,突然之間能做的事實在是太多了!1日留存不夠,你有看 3日、7日、14日、30日嗎?所謂的當日 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其實有 100 種算法,by install date、by paying date,如果要看 [新用戶] 付費行為,還可以看 ARPNU (Average Revenue Per New User),當 Aggregation 從日,調整到週、月的時候,[New User 14 day Revenue in the Month] 如果是當月最後一天才註冊的新用戶,和當月第一天來的新用戶比較,便不公平,那麼要看的就變成 [by individual user’s 14day],也就是說 9 月底的成效,要等到 10/14 才能得知,營運單位能夠接受嗎?(下略5000字)

這還只是行銷部數位廣告的部分資料分析範疇而已。於是我開始把資料分析的觸角伸到其他地方:推播通知、線上線下活動成效、地推、網咖合作、品牌業務合作,以及 a/b test。尋找公司是否有什麼可以發力的地方,讓我們追求的營收、流量及內容,可以有更系統化、數據化的營運模式。

這個時期的 17 開始穩定,「穩定」的背後,其實犧牲了許多「新創」的美好性質,例如「營運反應速度」。這個時期的 Growth team 背負公司「快速反應」的期許,針對需要成長的指標,進行實驗性質的、小專案規模的成長嘗試。白話一點就是「自幹型部門」。想辦法用寫 SQL 就拿得到的資料,自己發用戶喚回的 SMS/EDM,自己做地推監測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受眾的行為成效、自己舉辦線上活動。等到成效顯著地影響到公司重要指標,再將執行細節匯報應當考慮繼續執行的相關部門。

這段期間則感謝願意相信我,加入這個搖搖欲墜動盪不安的部門成員 Nancy & Ada,也讓我正式升為管理職帶領更多人前進!

  • 2018.9 Assistant Manager, Growth
  • 2019.1 Lead of Analytics, Data Science and Analytics

上述實驗性質的部門到此正式終結,不諱言地說當初創立 Growth team 的目的算是失敗的。原因便不在這裡贅述,或許未來可以寫一篇「Growth hack 的成功與失敗模型」,哈!

身為行銷執行者的角色,在公司內部硬幹顯然行不通,於是找到了另一條出路 —— Data team。Growth team 事實上是 Data team 的執行者,透過 Data team 給出的資料洞察,做短期的嘗試,好的嘗試就再做十個;壞的嘗試就調整結果再出發。於是這個理想中的 Growth Hack 便改由「分析洞見在 Data team 發生;執行專案在各營運單位發生 (而非僅限於 Marketing Growth team)。」

爾後 Growth team 改名為 Data Analytics team,併入 Data team 融合各部門的營運形態,提供相對應的資料需求、資料呈現,以及資料分析的服務。負責事項更詳細的記載,大家在上一篇 Business Analyst in Data Team 文章中便可知。

雖然當天講了很多笑話,但我在工作時其實是超級嚴肅的喔:D

後記

謝謝願意看我的職涯流水帳,閱讀到這邊的人。我知道自己在這條路上算是十分幸運的,除了遇到許多願意幫助我的貴人,同時也處在一間發展中的公司,能夠讓我做各種各樣的嘗試 (當然我個人了解 Data infrastructure、Data warehouse,以及學習寫 SQL 也是一場血淚過程…)。

與此同時也想鼓勵同行或是後進,我認為資料分析是條永遠不晚的路,在任何情境下都會有資料分析的需求和可能 (我個人便基於興趣擁有一個近 10 年的 ATP 網球對戰分析動態 Dashboard :P)。未來的資料產生是無窮無盡,商機和工作便無窮無盡,我十分期待資料分析領域未來呀!

*Appsflyer: 提供針對 Mobile App 用戶渠道來源歸因服務的公司

We are hiring: https://rebrand.ly/4dbc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