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運動,才懂得人生。

運動才是最好的休息,時間管理與精力管理

侯智薰(Raymond Hou)
高效能任性
9 min readApr 21, 2017

--

2017 跨年在合歡山上

綜觀多數以運動為主題的文章幾乎都是從講「健康」開始,
但我認為這講太遠了,你看不到也感受不到。
因此這次打算換個角度講講運動-談休息、談刺激、談自私,
以及這一年半來,運動這件事在我生理與心理上產生的影響

這是我關於運動的第一篇分享,相信將推翻你許多你原本的直覺,藉由運動這件事,配合著時間管理的兩點根本「精力管理」與「習慣管理」去做探討,跟大家聊聊:

  • 運動與休息的連結?
  • 我怎麼看待運動?
  • 運動讓你更自私?

準備好了就開始一步步一起探索,了解背後的為什麼吧!

歡迎你來到這篇文章。按住不放,能拍 50 下。拍個手,再往下閱讀,謝謝。文末有分享回應處😉
Photo by 周永祐

運動才是最好的休息

運動就像學習,不運動的人總是有許多藉口。

身邊最常見的理由是:
「上課 / 工作一整天了,真的好累,這次讓我好好休息,下次吧!」

為什麼越休息越累?

我們對於「休息」的切入角度一直的錯誤的。

休息補充的能量分為兩種:「體力」以及「精神力」。而我們現代人的日常活動大多是腦力活動,一整天十幾個小時的學校或工作造成的煩躁,通常是精神力被消耗而非體力。如果這時我們選擇了直接躺在床上休息,或者將煩躁的情緒轉至行為上,將東西亂丟把家裡弄得亂糟糟,前者會讓你醒來時發覺什麼都沒改變,卻又要開始煩躁的一天;後者則透過環境與視覺提醒了自己那些在工作上的鳥事,以至於越來越煩躁,越來越累

然而,

運動是種轉換心境的方式,

讓你重新專注在自己身上,抽離那個煩人的世界。

動態的冥想

過去的我是個很停不下來的人,不論外在行為,還是內在思緒。
很多朋友建議我可以嘗試冥想,但開始運動後,我發現運動就是我的冥想

因為我發現會讓我停不下來,總是顯得稍微煩躁的原因是,每天的腦力活動太多了,以至於覺得身體很累。就像上一段講到的,運動正是一個離開煩人的世界,回歸自我的方式,而這個目的就跟冥想挺為相似。

而補充精神力的休息重點是「換件消耗不同能量的項目」。
白天下午都在消耗腦力,心累了,那就找個一段時間讓心好好休息,你不一定要上健身房做強度高的運動,先透過簡單的運動,用冷水先洗把臉,穿好舒服的鞋子與衣服,走出家門到附近的公園或者學校,用自己能接受的快節奏,專注在走路或慢跑 45 分鐘就好。

其實冥想的核心也是「專注在自己身上」,從呼吸開始,到心跳,再到去感覺自己的感官;運動也是,無論是健身房的重量訓練、在家的徒手訓練,還是公園的快走或散步,都能透過簡單的動作,推、拉,抬起腿、放下腳的動作,讓你專注在自己身上,與那個充滿焦慮與煩躁的世界脫離。相信在這半小時的動態冥想後,你會發現自己恢復了精神,心情好了,身體也就不這麼疲憊了。

別太急著要達到什麼目標,先從小事做起。

歡迎大家實踐之後跟我分享自己的狀況。

家中可以放顆拳擊球,是個很方便的運動方式,也很舒壓。

怎麼看待運動?

如同標題所說,你越運動,會發現運動跟人生個人管理的連結性越高。
我自己認為有趣的人生主要三點組成:「完成」、「刺激」、「學習」

開始認知到「完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是什麼」

最近常在臉書上看到一句話:「現在的人太過浮躁。」

我認為浮躁就是當一切都往效率與效益追求時,失去了對於時間的正常感知,而進入一種極其狂躁的狀態。例如:恨不得一個星期內升職加薪、股票上午買進下午就漲停板、兩個小時就把一本書讀完、開學一個月內談個龍捲風戀愛等等。

我想,所有的慾望都是讓人焦躁的原因。

培養運動習慣的過程,剛好可以改善這種狀況。

如果你可以開始換個角度看待休息、開始每天花個 30 分鐘(少滑點臉書、少看點電視就好,2015 的媒體調查,台灣國人平均每天花費 3 小時又 38 分鐘在網路上,2 小時又 42 分鐘在電視上。)開始離開沙發椅子、走出房門,開始從 0 開始做起,漸漸地你會認知到「完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是什麼」,了解到這需要大量的時間資源,才會有一點點成效,比起寫作與閱讀,看不到的健康或者外在的身材,都是一個反饋度更低的事

在這過程中,

你會更清楚,一個完整的畫面,

背後是需要多少的努力基礎與累積。

面對重複性或者難題,我們需要新的刺激

既然人生與運動都是一個反饋性極低的事,
我們更該設計「適當刺激」在心理與生理上。

跟人生一樣,如果每天都重複,那多無趣。
運動也從來不是重覆一樣的事,而是每天透過一些調整,動作、重量或者角度,這也是最簡單的「遊戲化」方式,透過設計自己的運動菜單,並且追蹤變化,上週一正手引體向上 10 下,這週進步到了 12 下,還把手的距離靠近了一個拳頭⋯等等。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強,不就跟線上遊戲打怪練等一樣嗎?而這次你打的怪物,是你自己

別小看自己了,運動這回事沒有年紀與性別上的限制,你打遊戲的時候也會有卡等卡裝的瓶頸,但你會因此放棄不玩嗎?(如果是,那可能是遊戲設計的不好…不過這次你是自己的遊戲設計師,你可沒有遊戲公司與客服可以抱怨了呢。)

當你意識到運動是讓自己變得更好,懂得透過漸進式超負荷去設計刺激,那你才是真正懂得運動。

引體向上(單槓)是個我認為最有趣的刺激設計,因為可以有很多種變化,每次都像是闖關!

持續探索與學習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很在乎「工作與學習並行」的人,
而持續運動一年半後,更是發現,如果要健康必須學會聰明,不能只是意志力。

就像如果漩渦鳴人只是一味的向前衝想變強,沒有遇到好色仙人或者八尾大叔經驗上的引導,了解聰明有效的方式,他可能一直都不會運用查克拉,也不會跟九尾對話,而真的變成廢物了。

培養運動習慣後,你會發現開始對基礎的解剖學運動生理學有了好奇心與興趣,學習後才會知道不同種的運動的強度、頻率,甚至角度,該怎麼因應身體狀況去做調整;你也會想要開始具備營養學的知識,才會知道飲食、運動與健康的三者間的關係

保持懷疑是好事,因為答案都在你自己的「行動上」,而非在「眼睛上」。
不要只是看一種分享,建議可以去買些書,開始動得聰明,越了解自己你會發現運動這件事情越來越有趣 。

「為什麼有很多學生會抱怨學校很無趣、上班族抱怨工作很煩躁?」
因為你看不到自己,越做越迷惘,越不了解自己。

透過持續地探索與學習,你會發現自己不但可以事半功倍的有了成效,省了時間,還更了解自己。

運動讓自己更自私

每天多一分鐘運動,就能少一分鐘抱怨,少了一分鐘對於他人眼光的在意
不再為誰做事,這一次就為自己!

運動就是能更了解自己,再多愛自己一點。

一年半下來,透過運動,我開始轉移成就感,過去的我把時間的八成重心都放在工作上,發起許多計畫、答應多項合作與邀約,為的就是能做出些什麼,讓更多人能夠認同自己,但也越來越焦慮,壓力越來越大。

正是因為活在他人的眼光與期待底下。

開始每週挪一點點時間,每三天三十分鐘、每兩天一小時,到現在的每天五十分鐘,培養運動習慣後,認知到「完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是什麼」,舒緩的浮躁與焦慮;學會了面對重複性難題時,「如何設計新的刺激」;更因為運動,開始了「問題導向式的持續學習與探索」。

現在也建立了自己「組合式的時間分配」
賺錢、學習與生活各佔三成,最後的一成則是義務性的時間花費。

如果追求內在的身體健康與外在健美的身材是我們的未來願景,那麼

先讓自己成為健康的人,健康的運動就不遠了。

目前也持續累積著自己的運動知識相關書籍飲食料理食譜低醣烘培運動項目菜單,如果這第一篇運動相關的紀錄對大家有所啟發與影響,迴響程度夠多的話,

我會準備下一篇,來做書籍推薦、食譜分享與個人歸納的方法論。

健身食譜與低醣烘培累積中⋯⋯

謝謝大家的閱讀,祝福大家都能藉由運動,開始休息,並找回自己。 :-)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若喜歡我在 Medium 的內容,
歡迎「點此分享」到臉書給更多朋友。

我說…如果…你能順手打賞我一杯咖啡?

街口支付打賞雷蒙,免手續費又快速!

  • 電腦閱讀:打開街口支付 → 介面上方轉帳 → 掃個 QRcode 來打賞!
  • 手機閱讀:打開街口支付 → 介面上方轉帳 → 輸入帳號 → 901005033
  • 街口支付的好處?(台灣的支付品牌,必須支持個)
街口支付打賞侯智薰方式與流程:(左圖:點擊轉帳;中圖為電腦版讀者;右圖為手機版讀者)(註冊流程請點這

--

--

侯智薰(Raymond Hou)
高效能任性

探索現代人需要的數位工作術、聰明工作和生活品質方案,也分享一人公司故事|18 歲印度自助旅行,22 歲全遠距工作者,24 歲結婚到北京做互聯網產品運營,26 歲回到台灣和老婆打造智能工作宅,保持任性熱愛生活|▲ 最新內容在個人網站:raymondh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