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記疫 — — 無家者社會工作在疫情下的困境與能動性

文/賴玟臻

2021年5月12日,萬華爆發新冠肺炎確診,聚集萬華艋舺公園的無家者頓時成為媒體描述的防疫破口,積聚已久的社會衝突浮上水面。無家者缺乏經濟資源取得口罩等防疫物資,加上遊蕩街頭的群聚形象,成為疫情敏感之際眾矢之的:

『茶室一條街淪陷 萬華遊民恐破口』(八大民生,2021/05/13)

『勸不聽!萬華數名「街友.長者」 口罩「拉下巴」』(TVBS,2021/07/14)

『歷任台北市長拿街友都沒轍 老里長狂轟:他們就是懶惰』(中時,2021/08/04)

諸如此類的新聞標題,是否曾映入過你的眼簾呢?

這些乍看帶有情緒和成見的用字,可能在疫情下造就許多人對無家者的第一印象。

然而,無家者真如報導描述的,對疫情一無所知,只因自身懶惰成為防疫破口嗎?背後是否還存在其他問題?

此文將概述疫情之下,無家者社會工作面對的變動,並從社會工作觀點切入何以攜手面對困境。期待能藉以延伸反思疫情肆虐下,臺灣社會弱勢面臨的可能挑戰。

I.無家者是誰?

無家者,意即因社會結構因素(如自然災害、政府政策、福利供給不足、就業困難)或個人因素(如人際支持斷裂、身心疾病、經濟困難、成癮),從穩定居住狀態掉落至露宿街頭者。(芒草心,2020:5;王淑楨,2012:29)

II.無家者面對疫情之困境

  1. 汙名問題

據Link和Phelen(2001: 363–385)的觀點汙名化包含幾個重要元素:區辨與標籤化差異、將差異連結負面屬性、區分「我群」與「他群」、地位喪失和歧視。無家者汙名的形成,從區辨其與「正常狀態」間差異開始,而這些差異是被社會挑選過且具標籤性的,在特定時刻容易被特別標示。例如萬華無家者在平時悠遊街頭,與大眾相安無事,卻常在發生打架、犯罪事件或疫情期間,被媒體大肆報導,從而讓大眾以誇張化的既定印象標示出無家者與自身的差異,並將這些差異歸入負面的刻板印象。這些負面刻板印象常是過度簡化的標籤,使大眾檢視無家者時易忽略其身上的結構壓迫和複雜交織。接著,大眾會將無家者群體自「我群」區分而出,例如在疫情之下認為無家者不應持續「占用」公共空間,無家者遭社會排除之情形更加嚴重,甚至面臨被政府驅逐的窘迫境地,是為地位喪失和歧視的具體展現。

  1. 公衛問題

街頭倡議組織芒草心與人生百味在疫情期間發布兩次聯合聲明,呼籲政府重視無家者醫藥衛生資源補足。一為支持疫苗優先予無家者施打,二為流浪街頭的人空間缺乏、清潔條件不佳,群聚感染高風險持續存在,一旦群體間確診爆發,大量無家者將面臨更高的死亡風險。同時,政府與民間社工也必然隔離,將對整個防疫體系形成沉重壓力。(芒草心,2021,檢索日期:2021/11/12)另,無家者在資訊取得易被阻絕,導致防疫觀念與資訊難被傳達完整。加上許多無家者沒有健保身分、或無法支付保費,導致無法順利穩定就醫。(王淑楨,2012:39)諸多問題雜揉,成為無家者於疫情嚴峻之際的健康隱憂。

  1. 就業問題

無家者經常從事的工作類型如臨時人力雇用、擺攤、乞討等零工,易受環境波動影響,在疫情衝擊下成為易被壓垮的弱勢者。社團法人臺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秘書長李盈姿表示,這種不穩定的非典型工作因為疫情幾乎全部停擺,「從一個月幾千塊到一個月為零,那個差別是很大的。」(姜雯,2020,檢索日期:2021/11/12)

綜合以上三點,加上生活物資短缺和居住空間限縮等多重困境,疫情無疑將無家者從原已弱勢的境地,更加逼退到社會邊緣。

IV.社會工作如何攜手無家者面對困境

  1. 生態觀點與優勢/充權

當無家者社會工作面臨疫情困境,生態系統觀點的運用能幫助了解案主現處環境和案主本身的交互作用。例如從微視系統檢視,思考何以從案主身邊親密關係強化社會支持,助其度過疫情隔絕下身心壓力;或可從外部系統如福利政策,尋得引入資源的方式;檢視鉅視系統,即疫情本身帶來的環境變遷,更可延伸到就業支持或後續修復等必需。生態系統「人在環境中」的概念,將幫助制定友善的服務輸送策略,以輔助無家者度過疫情難關。

而優勢觀點的運用,可幫助社工看到無家者內部潛能,尋覓管道排除其無力感,進而達到增強案主信心和自我能力、擴充權能,也就是所謂「充權」的效果。

  1. NGO組織因應

民間組織相對政府,在服務輸送上更具彈性。而疫情之下,NGO間的通力合作示範了無家者社會工作面對環境動盪之能動性。

在生活與抗疫所需方面,服務無家者的各單位如芒草心、人生百味、救世軍、活水泉教會、靈糧堂、人安基金會,以及中正、萬華社福中心等,組織無家者街頭物資小隊,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防疫物資發放。此舉令無家者於疫情下因經濟困境而 緊迫的生存必需得以舒緩。

而雇用無家者和經濟弱勢者經營夜市攤位的浪人食堂,則在疫情期間轉至「街頭聯合防疫物資中心 」工作,成為街頭物資小隊的一員。更在2021年6月22日發起「街頭英雄包」募資,支持第一線防疫人員。此令無家者得以發揮自身能力,助人助己,也可作為案主充權的一種展現。

在社會正義方面, 除了前面曾提到的聯合聲明呼籲政府正視無家者議題,和民間團體整合資源,社會工作也致力於增進公眾對無家者的理解。例如11月12日結束的2021貧窮人的台北線上展覽,向大眾展示疫情期間貧窮者和社會工作者群像。此外,芒草心發起的街遊Hidden Taipei,在疫情期間也以線上等彈性形式,持續以真人圖書館拉近大眾與無家者間的距離,令對話得以穿透疫情阻絕、不斷發生,進而實踐優勢觀點與充權。

V.結語

疫情帶來的衝擊令人們生活大幅且快速轉變,社會既存的壓迫也隨之浮現檯面。無家者身負多重困境,無比赤裸地現身於大眾面前,承受的壓力卻因所處弱勢位置無處安放,成為無聲的他者。而社會工作的價值,即在危機顯現時,在社會張起安全的網,使每個沉默的靈魂得以被承接,找回屬於自己的聲音。

在壓迫浮現時,我們更可試以包容同理之心觀之,察覺日常中潛藏的污名和歧視。放下成見去了解一個族群,即能成為幫助的起始。畢竟只有互相扶持,我們方能一起走過難關,迎接風雨後的暖陽。

參考文獻:

財團法人臺灣芒草心慈善協會(2021)。芒草心 x 人生百味 ​ 聯合聲明 2:無家者等居住弱勢者群聚感染風險仍在,市政府應盡速提出具體解決方案。2021年6月27日。取自

https://www.homelesstaiwan.org/post/20210630statement

姜雯(2020)。將無家者排除於安全之外的,或許不是疫情,是社會:防疫時期的無家者困境。2020年5月27日。取自https://npost.tw/archives/55136

李玟萱著;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策劃(2016)。《無家者 : 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 》。

財團法人臺灣芒草心慈善協會(2020)。無家者議題教材包:教師手冊,頁5。

Link, B. G. and Phelen, J. C. (2001) “Conceptualizing Stigma.”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7:_363–385.

王淑楨(2012)。街友社會工作之現況、困境與因應策略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