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倫理議題

文/孫翊潔、林筱昀

在社工系的兩年裡,倫理問題是教授們很常請我們思考的事,無論是在從事青少年服務時,是否能留下私人的聯絡方式、案主送的禮物應不應該收、與案主的關係該是工作關係,抑或是能夠成為朋友。工作者與案主的界線不斷地被碰撞、試探,在關係中取得平衡成為雙方都必須學習的課題,多一點或少一點都可能使關係被破壞。

倫理問題不僅僅是案主與社工的議題,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有許多相似的情境:社工常被貼上「很有愛心」的標籤,使得身旁的親朋好友在遇到困難時,也會有希望透過自己的社工專業來獲得協助的可能,這不見得是一件壞事,但由於社工的服務對象多涉及敏感議題,不同領域的工作者也有自己的專業,並非能夠處理所有問題(社工是人不是神啊)。此外,開案的程序也是十分繁雜,必須透過縝密的評估後,工作者確認自己的專業領域或是機構提供的服務是符合案主需求的,才得以進展後續的服務。於是「我該不該在未開案、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符合案主需求時,以社工的專業幫助我的朋友」又是一門新的課題。

不同的人際關係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可以試想,在與朋友相處時,可以沒有目的地聊天,不需要在乎這次的談話是否有意義,或是是為了達成什麼目的,付出與獲得大致上是平等的;但在專業關係中的會談,強調是目的性的談話,從會談中工作者爬梳個案的成長脈絡、遇到的問題、需求等等,進而進行評估,一同討論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在會談當中,主要談論的對象是案主,而非工作者。即便如此,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的方式,並非課本上所寫得如此簡單,在許多實務工作者的經驗中可以看到,某些領域時常會在下班時間碰到緊急狀況,像是家暴、情緒不穩想要自殺等等。郭可盼社工在多多益善的文章中寫道,社會工作的過程不像心理諮商,有固定的時間、空間,案主要把情緒和想抒發的事留到見面的時刻,這些時間線上的浮動和模糊不清,在面對不同的案主又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郭可盼,2019)。

還是學生的我們,對於真正在實務上面臨的倫理兩難、界線處理或許還沒有一個很確定的答案,畢竟這對於實務社工而言,仍是困難且時常被討論的議題。在社工系的教育中,很常使我們在面對不同議題時,因為理解脈絡、更具有敏感度及同理心而選擇關注議題或投身成為一線行動者。但服務的供給還是遠低於需求,無論是直接服務的陪伴、支持、連結資源;或是間接服務的倡議、社會運動,這些社會工作者不僅要面對龐大的案量、高工時、高危險的環境,很難有辦法在每一個案主、每一個議題都做到完美或是不漏掉任何一人。有時候我們必須從自己的能力範圍去做取捨,除了讓案主能獲得好的服務品質之外,同時也是為了讓自己在助人工作的路上,走得更長遠。在提供服務的同時,如何抽離情緒、適當的自我照顧是非常重要的,或許會因為某些選擇、取捨,放棄了某些自己覺得非常重要的事,這樣的「失敗」,對於工作者或還是學生的我們來說,是與社工價值中的社會正義相矛盾的,但同時我們也在其他領域付出了不少,或許換個角度思考,自己並非如此地偉大,但卻也足夠拉起一些掉進深淵裡的人了。

參考資料:

郭可盼(2019)。我可以和服務對象成為朋友嗎?社工與案主,那條無形浮動的界線/一種__的社工觀點。多多益善。取自:http://rightplus.org/2019/09/11/methodology/

郭可盼(2020)。對不起,我沒辦法善待你,因為我太久沒有善待自己。多多益善。取自:https://rightplus.org/2020/06/29/socialwork-methodology-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