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4 全球大裁員下的臺灣產品經理海外求職全記錄

疫情之後 2023–2024 年的經濟仍然萎靡,不少公司宣佈 hiring freeze 或是裁員的消息。努力了半年,收到無數的拒絕信和無聲卡,終於拿到一份位在德國的產品經理工作機會,覺得自己非常非常非常幸運。知道身邊有不少朋友也是正在規劃或準備申請海外的工作,自己在求職的過程中也受到不少的幫助,所以決定寫這篇文章回饋給全宇宙(?)

背景

為什麼求職?

自從大學決定擔任 Product Manager 以來,我就一直期待未來能到海外工作,體驗海外生活以及跨文化的工作環境。作為生不逢時的畢業生,在疫情高峰的 2020 年畢業,人都不能出國了更別談到海外工作了(嗚嗚)所以決定先在台灣累積 2–3 年左右的工作經歷再開始進行海外求職。

2023 年正巧工作滿三年,即使還沒碰到卻隱隱然看見了天花板,於是便有了「時候到了」的念頭,決定試試看這條相較以往更加倍艱辛的求職路。

關於我

  • 拿台灣護照,在台灣長大的普通人,國立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
  • 沒有國外學歷,沒有交換或長期在國外生活的經驗,2023 年第一次飛出亞洲(紐西蘭超級無敵美)。
  • 畢業開始即在網路業擔任 Product Manager,經歷大型綜合電商平台(外商)、旅遊電商平台(台商)、社群廣告平台(台商),求職當下約有 2.5 ~ 3 年左右的產品工作經驗。
  • 工作中使用英文的經驗多半是書信或訊息往來,大約有 10% 不到的會議會使用到英文溝通。最近一份工作則是全中文溝通。
2023 年底人生第一次飛出亞洲旅行,好想念紐西蘭(掉進回憶漩渦)

求職目標

  • mid level 或以上的產品經理職位,產業包含但不限於:電商、旅遊、廣告、SaaS、Marketplace 或任何雙邊平台類型的產品。
  • 目標國家包含:新加坡、泰國、日本、澳洲、英國、德國(以及少數歐洲其他國家的職缺)

其實我大學以來的求職目標國家一直都是新加坡(離家又近文化又接近,很適合成為海外的第一站),但由於 2023 年新加坡簽證政策的改變,身邊有不少朋友在申請非技術職的工作簽證上遇到困難(據說技術職也比以前困難很多),才逐漸將求職重心移轉至其他國家。

另,我也曾經申請過澳洲打工度假簽打算直接到當地找 Product Manager 工作,但與當地朋友聊過之後衡量覺得在這個景氣下還是採取在台灣遠端面試的保守策略比較好,故作罷。

重心的移轉方向大概是:新加坡(發現簽證難取得) -> 亞洲各國如泰國、日本(發現職缺數量很少,或有當地語言要求)-> 澳洲(發現當地連留學生都求職不易,且人不在當地求職成功機會低)-> 歐洲各國如英國、德國(國際企業、新創等職缺數量多,且較多可以使用英文的職缺)

數據 / 時間軸分享

  • 2023/06 ~ 2023/10 在公司官網 & Linkedin 上投遞約莫 500+ 封的履歷,拿到 6 個面試機會(投遞履歷 -> 獲得面試機會,轉換率大約 1.2%)
  • 2023/10 ~ 2023/12 專心準備現職公司的面試,沒有繼續投履歷
  • 2023/12 最終拿到 1 個 offer(取得面試 -> 拿到 offer,轉換率 17%)

「投遞履歷 → 獲得面試機會」這段因為大部分公司在現階段不傾向於贊助工作簽證 & relocation,轉換率可以說是非常低,但拿到面試機會之後成功轉換的機率就大幅上升。

我自己不是追求薪資一定要高於現在的幾 %、或者 offer 要拿滿手的類型,至少在海外第一份工作上我是抱持著「先求有再求好」的心態,可以接受薪資和 relocation package 不到頂規,擁有了當地經歷之後再跳去其他公司的難易度會降低很多!

p.s. 一直在社群上有看到不少討論是關於海外工作薪資成長不到 xx % 就沒必要去等等,我的觀點是每個國家甚至城市的生活成本、水準、稅務都不同,以及每個人對於工作的期待和追求也都不同,我相信海外工作可以獲得的經驗是難以被取代的,所以不太會用薪資做為決定要不要 take offer 的唯一標準。但還是要提醒求職者注意自己的「稅後」收入是否可以獲得足夠的生活水準(尤其要把大的花費如房租算進去,可以參考 Numbeo 有不同城市的生活水準資料),在稅將近 40% 的歐洲國家尤為重要!

求職準備

搜集國家、產業或公司資訊

在求職馬拉松開始前,我花滿多時間在 Linkedin 或 ADP List 上面找在自己目標國家做相同或相似的職能的人聊聊,了解的面向包含但不限於:

  • 當地政府簽證政策
  • 當地市場及人才飽和程度
  • 當地工作真實情況
  • 面試流程、看重的能力或特質

以上幾點很大程度上彼此息息相關,以加拿大和德國為例,加拿大前幾年大幅開放移民和國際學生,大量外籍人口湧入導致房價飛漲,政府因而開始干預限制公司僱用外籍勞工的人數,進而影響簽證發放的數量及求職的難易度。近年德國反而因為人口高齡化和技術人才短缺等等原因,對外籍人才尤其是 IT 專家等稀缺職位提供優惠的工作簽證,即使是非英語系國家,仍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在進行海外求職時,很多人會將目光聚焦在英語系國家,但各個國家其實都有可能有以英語作為主要工作語言的國際公司,只要願意 pick up 可以供日常使用的當地語言,在當地生活不是問題。

透過和在各地工作的人約 coffee chat,可以更了解當地市場情況,適時調整自己的求職重心。

制定求職策略 + 心態準備

透過上一步驟鎖定目標國家後,我總共採取了三種策略,三管齊下:

  • 海投
  • 找人 connect + 內推
  • 瞄準自己過去經驗裡面有優勢的產業 + 職位,鎖定公司投

先說結論,我現在拿到的 offer 是透過 3 找到的,但以下我會說明為什麼我同時採取三個策略。

首先是海投。我認為對於沒有當地學歷和經歷的海外求職者而言,大量閱讀該目標求職市場的 JD (Job Description) 有助於理解當地的人才需求,以及當地的就業市場,那既然都讀了又為什麼不順便投履歷呢?順帶一提在瀏覽這些工作的過程中也會被打開眼界,會看到很多在台灣看不到的有趣創業題目,除了使用大家都知道的 Linkedin 以外,我也會用 otta 這個專攻科技業的求職平台,會看到滿多酷酷的早期新創。(但贊不贊助簽證又是另一回事)

再來是找人內推,我認為以拿到面試門票的轉換率來說是滿有效率的方式,尤其對於有當地學經歷的求職者而言,找校友或學長姐內推,有關係大過於沒關係。但對於海外求職者而言,由於沒有當地人脈,往往仰賴 Linkedin 上的弱連結(通常是「台灣人」或「華人」),我自己有過一些經驗是花了很多時間找到願意內推的人,但後來因為公司簽證政策最終還是被直接拒絕,這種時候會覺得不如直接海投收拒絕信就好(喂)但也可能這是目前這個年頭下的案例,未來景氣好轉後未必相同。

最終是對我個人而言最有效的做法,比較適用於在台灣已經有累積一些產業的經驗的求職者,我自己對旅遊業很感興趣,過去也有過相關經驗,旅遊業是一個巨頭獨佔型的產業,比較大的幾個平台分別隸屬於 Booking Holdings 和 Expedia Group 兩大集團,我當時就鎖定這兩大集團底下的公司投。另外我也曾經有廣告平台相關的經驗,結合旅遊的 domain,剛好符合現職公司的商業模式。

我相信 Life is connecting the dots,準備履歷就是把這些 dots 串起來的過程。

準備履歷

準備履歷不外乎是幾個步驟:

  1. 詳讀 Job Description,highlight 出該職務需要的關鍵能力
  2. 對應關鍵能力,想出 1~3 個過去的經歷
  3. 根據不同的職位要求,客製化履歷

這邊我想要提及的是,如果要像我一樣採取海投策略,準備一份可以隨時投出、雖然沒有到很客製化但看起來不差的公版履歷是重要的。非全職求職的話,不太可能隨時守著 Linkedin 看有沒有新的職缺 + 為他客製化履歷,但在這個年頭下熱門職缺通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火速關閉(親身遭遇過兩次心儀公司開職缺,假日準備好履歷請人週一上公司系統內推,然後週一直接職缺頁面 page not found,心真的會涼掉),所以看到職缺的「當天」或「當下」投出是很重要的,莫待無花空折枝。

另外我很喜歡這篇文章裡面提到的幫 JD 畫重點 & 寫上自己對應的經驗的準備方法,珠玉在前我就不寫了。

準備面試問題

一般來說海外產品經理的面試流程會分成幾關:

  1. HR:大致確認人選有沒有跟公司 cultural fit,會問比較多過去的合作經驗。但有聽過少數專門招募某職位的 HR 甚至會問一些專業相關問題,可以更全面準備的話會更好
  2. Hiring Manager:確認人選過去的專案經驗,會深入詢問 follow-up questions
  3. Case Study:個人覺得最能夠展現出自己的經驗和能力的一關,我遇過歐洲這邊給的題目都是做產品的 Roadmap 規劃,我認為這也可以展現公司重視產品經理的哪部分能力,在台灣面試的時候我遇到的比較多都是執行面的問題例如怎麼應用 AI 實現 XX 功能等
  4. Key Stakeholders:確認 cultural fit,遇過的情況是會拿團隊裡面實際上遇到的情境來問你可能會怎麼解決,很多時候我都覺得是在看你這個人誠不誠懇、好不好溝通

有關於產品經理面試問題,基本上就是谷歌 ‘Product Manager interview questions’ 或者到 glassdoor 上搜尋你要面試的公司的考古題,然後每天練習 5–10 題,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有很詳細的實作方法。

一開始我是一題一題寫逐字逐句的擬答,但時間長了之後會發現很多題目基本上是彼此的變化型,你會用同樣的案例去回答,所以我後來演變出另一種做法:

  1. 把自己所有履歷上 & 不在履歷上但很值得說嘴的經驗用 STAR 原則寫成一個首尾具足的故事
  2. 幫這些故事上 tag,例如:解決團隊衝突的經驗、你最驕傲的專案、解決模糊問題的經驗…
  3. 搭配你搜集到的問題,變化以上的案例故事,反覆練習

這樣的好處是,當面試官問到某個題目,你腦內可以快速拆解這個問題背後要問的能力是什麼,並且連結到你準備的案例故事,就不會是直接死背某個題目的擬答,會有種背公式的不真實感,更慘的就是被問到沒準備的題目的時候會慌到不行。(當然你英文很好的話臨場應變能力會更好)

另外我很推薦大家可以買這本書 Cracking the PM Interview,推薦的點是裡面有提供很多題庫 + 回答的框架,搭配這些框架和上面的方法,可以講出更有邏輯的故事,推推。

對我來說最最最重要的是!要找人練習!(E 人實在很難自言自語太久,很容易怠惰)

這邊 shout out to 產品三眼怪的 Nana 💚 提供了非常有幫助的付費諮詢服務,陪伴我練習面試、幫助我調整很多故事的架構,結合自己在歐洲的工作經驗,幫我找出過去經驗的亮點和可以和歐洲產品經理工作接軌的地方,對我來說幫助真的超級無敵大!有需要這個服務的人也可以在 Linkedin 上聯繫 Nana 呦!

我個人覺得最有效的是找有當地經驗的產品經理練習 & 找朋友練習,會增加超多面試的自信和手感!

放一張天氣非常非常好的新天鵝堡,現場看真的很夢幻 ✨

後記

雖然上面說了很多我的做法,但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下,運氣還是佔很大的成分。

之前跟朋友聊到,才發現想要往海外求職的許多人們其實對於求職選項的想像其實並不多元,大多數還是以英美等英語系國家為主,坦白說如果現在回到過去跟大學時的我說你現在會來德國工作噢,我大概也是不敢相信吧 XD 但真正開始跟很多人聊了以後,才發現世界很大、有很多選項,甚至生活在疫情後的年代,也有很多遠端的工作機會可以數位遊牧,這些都是過去的我很難想像的。

祝福看了這篇文章的大家都求職順利!也可以來加我 Linkedin 跟我聊天 💛

--

--

徐子涵 ( Helena Hsu )
3PM LAB 產品三眼怪實驗室

疫情下的畢業生。混跡教育、公關、生醫,繞了一圈才發現自己對於科技和技術有興趣。想往軟體業產品經理邁進,寫文章記錄自己眼神發著光的時刻。LinkedIn: https://reurl.cc/4R13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