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管理真心難!面對主管的 micro-management 我該怎麼做才好?

--

📣 產品三眼怪的粉絲專頁開張囉,我們之後會將文章和 Podcast 的更新在粉專一次公告,讓大家方便發摟。現在就先追起來才不會忘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micro-management」這個詞?根據估狗搜尋結果,這個詞可以翻譯為「微觀管理」,用白話文來解釋的話,就是一個「老闆管太多、連小事都要插手管」的現象。

當 micro-management 的情況出現時,其實對於「管人的人」和「被管的人」都很不好受。身為管人的一方,在無意之中花了很多力氣了解細節和進度,一但他覺得自己脫節,或許就會產生一種不安全感。被管的一方,會覺得自己不被主管信任,決策在兩人之間來來回回也很讓人困惑且沒有效率。若被 micro-manage 的人是產品經理的角色,也會接連影響整個產品團隊。

因此這一篇文章我想來從產品經理的角度,分享一下我自己遇到過的 micro-management 情況,還有我經過一些努力之後的心得來分析主要成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法,如果有這樣困擾的人,或許可以參考看看,也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解法!

source: unsplash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事事都要管」的主管?

根據 2020 台灣數位產品經理報告指出,有 13% 的產品經理任職的組織內都「只有一位產品經理」,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和老闆直接合作的機會很大。雖然並不是說每個人都會遇到 micro-management,但在這樣一對一又上對下的情況下,產品經理和老闆兩人都需要對產品的成敗負責,所以很有可能會造就一種「事事都得跟老闆討論」或者「老闆對於產品意見很多」的狀況。

在我自己的經歷中,曾經也有過幾次被 micro-manage 的感覺,其中讓我很印象深刻的一次是一位歐洲產品主管,他平時對待團隊非常開明、平等、注重共識決,也給我不小的空間發揮,但是當我真的要開始帶團隊的時候,時我卻處處覺得綁手綁腳。老實說,我原本以為這種「上對下管很嚴」的狀態,會更常發生在相對有階級觀念的亞洲,沒想到自由平等風氣盛行的歐洲也來這套?

因此我試著跟主管本人回饋、跟我的 mentor 和工程主管們討論,希望能夠了解這件事情背後的原因,來增進我和主管合作的效率,不要每件事都來來回回。後來我總結出幾個關鍵的原因:

1. 思維模式不同

我主管的性格是目標導向,我的性格是會考量團隊狀態和產品和目標做綜合思考,不一定會把目標放在第一位為優先(老實說我這樣的個性當產品經理超不吃香),因此我們的思考脈絡也會不同。

另外,我主管以前是做營運與業務端,我一直都是做產品,他習慣用很多產業知識和直覺做決策,我習慣用很多質量化資料來做判定,他的商業思維 VS…

--

--

Nana Chiang
3PM LAB 產品三眼怪實驗室

一個曾經在台灣、新加坡、荷蘭、現在則搬到英國倫敦的台灣產品經理 🇹🇼🇸🇬🇳🇱🇬🇧 希望可以透過一些經驗分享,增加產品經理相關繁體中文內容 🧡 | LinkedIn @ nanach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