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去見使用者!規劃海外使用者研究的七個小撇步

Nana Chiang
3PM LAB 產品三眼怪實驗室
7 min readJan 26, 2019

--

住在新加坡的其中一大好處就是離東南亞市場非常近,身為一個超愛做使用者研究的產品團隊怎麼能放過這個大好機會呢?

不得不說能跟各地的使用者面對面真的是一件非常令人興奮的事情!

我記得第一次有機會飛出去做研究是 2017 年底,我和其他三個同事一起去馬來西亞檳城,抱著錢都花了一刻都不想浪費的心情,從早到晚滿滿的行程,四個人兩天內聊了十幾個使用者,各種不同的使用區隔和從頭到尾的使用者旅程(User Journey)我們全都包。

但後來才發現這樣不只耗體力,得到的 Insight 也沒辦法好好消化,學到很多很多,不過最後的成效並不是最好。

第一次出國見使用者是去馬來西亞檳城,累得半死但全部訪談結束超開心!

海外的使用者研究之旅跟一般的使用者研究有什麼不一樣呢?

雖然本質上一樣都是想盡辦法去瞭解當地的產業、使用者行為等等,不過第一個大限制是時間非常有限,第二個限制是我們不了解的事情特別多,反而需要更多時間去了解更深。這個時候怎麼有效安排時間才能讓效益最大化就變得很關鍵了。

規劃海外用戶調研之旅的七個小撇步

過去一年中我和同事們去了四個不同的國家做市場與使用者研究(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吉隆坡以及菲律賓馬尼拉),過程中才跟夥伴們慢慢摸索出更有效率的研究模式,現在就不藏私跟大家分享以下的七個小撇步:

1. 設定清晰的目標

這點對任何研究都非常基本但重要,在時間有限狀況下建議大家做點取捨,控制好研究的範疇(Scope),並且清楚設定回國後打算如何利用這份研究成果(Outcome)。

可以試試看設定一個主問題,例如:「為什麼菲律賓馬尼拉的面交成功率比其他國家低?」,再從主問題延伸交通、付款、物流等面向的問題,一旦問題太多,就對著主目標檢驗是否有直接相關,不相關的都可以 deprioritize。

千萬不要貪心想在兩天內全盤瞭解一個地區的使用習慣,例如我之前試過「瞭解用戶與非用戶的整趟 Buyer Journey 和搜尋習慣」就有點太廣了。切記切記:怎麼讓這份收穫有效的轉化成推動產品前進的動力,遠比你不眠不休跟 20 個使用者聊天還重要。

2. 帶著假設和點子出發

很多人可能會抱著「我是一張白紙」的心情去做研究,覺得這樣才可以最中立的得到回饋。但其實帶著一些產品假設出發,可以學到比想像中更多!

我們在去馬尼拉之前跑了一個內部工作坊,針對「網路用量有限 收訊不佳」的使用者情境收集一些點子帶去現場測試(連 Prototype 都來不及做,直接用手畫在紙上),很快就知道哪些點子根本不可行,也可以從中再延伸問題,收穫不少。

--

--

Nana Chiang
3PM LAB 產品三眼怪實驗室

一個曾經在台灣、新加坡、荷蘭、現在則搬到英國倫敦的台灣產品經理 🇹🇼🇸🇬🇳🇱🇬🇧 希望可以透過一些經驗分享,增加產品經理相關繁體中文內容 🧡 | LinkedIn @ nanach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