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樂治療

77 Cheryl’s Note
77cheryl
Published in
4 min readJun 7, 2020

Why I’m Here? 丁曄攝影展

時間:2020.05.25~2020.05.31
地點:台中笑生咖啡

前言

丁曄是大學的同學,音樂系音樂治療組研究生,某天在臉書上看見丁的展覽活動,也在公司附近,這就觀展了。丁在學校修了一門課,算是一學期課程的研究成果,既然有成果了何不找個空間辦個小型展覽,或許會碰撞出更多的共鳴,更增添研究的價值。

展介

這個展覽每張照片都是丁的生活隨拍紀錄,也是個人的”投射性認同”,作品多數是一個靜物被放置在通常不屬於它存在的地方,激起作者對靜物的投射與想像,認為他們好可憐怎麼被丟棄在這種地方(事實上,靜物不會有感受)。

投射性認同:投射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指的是我們內心、意識無法接受的衝突會被壓抑在潛意識中,然後這些衝突會以我們無法意識到的形式進入我們的生活,即我們意識中不接受的衝突,被投射到外,從外界表現出來(而非我們的內在世界)。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psychology/335aoka.html

很有趣的是對比衝擊對我來說反而有會心一笑的感受,內心不斷湧起「幹嘛?為什麼要這樣?」,其實也順便呼應展覽主題。

觀察

什麼東西最引人關注呢?
答案是:與過去經驗不同、非比尋常的事物

作者在日常小地方發現許多共鳴,特別為觀眾設計營造了與觀眾以往經驗不同的陳設,引起了觀眾注目也產生與作者相同的共鳴,這個行為的發生,就是使用者經驗設計!

在觀眾的經驗中,鞋子通常是成雙成對,擺在鞋櫃中或是穿在腳上,單隻鞋被擺放展間的中央,刺激觀眾產生想像,完全Follow作者所預期的結果。

丁曄(圖中央)表現疑惑的三人

原以為丁辦的是一個單純的小型攝影展,後來觀展完才發現,其實也是個互動展,或許是因為與作者相識,年紀、價值觀雷同,屬於同一族群(同溫層),所以與先前觀展的經驗,這次特別與作品更有連結與「Get 到」!

學習新知 — 關於音樂治療師(與本次展覽關聯性較低)

丁曄致力於音樂表演,就讀音樂治療所,先前有聽聞過音樂治療,後來與她聊聊,才知道台灣音樂治療師這個職業的存在,主要是透過音樂來達成復健、心理…等治療,所以這次的展覽主題才與心理有很大關聯。

音樂治療師雖稱為「治療師」,相較於其他醫療職業算是新型剛起步的職業,可以在醫院或是工作室服務,即便已經有相關的學術研究證明音樂治療是有效果的,在台灣沒有國家考試的證書及執照,也不能使用醫學協會名稱,僅能使用「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若要成為音樂治療師,目前僅能考取國外的證照。

我認為是音樂相對的難以被量化,人類擁有情感與感受,每個人的感受不同,這兩者都是極大的變數,很難透過同一種方式獲得相同的效果,相對的它的族群就會限縮,個人獨特性會很強,透過Try and Error營造最適合病人的療癒方式並期待病人能往預期的方向走,這樣的成本高但質量也高。

案例分享:
某小朋友全身先天性的無法自主動作且無法恢復(我忘記疾病名稱😓),只有其中一條腿可以稍微活動,能做的就是確保那一條腿保持活力不要退化,而音樂治療師就搬了鼓到小朋友的面前,請他用自己腿的力量敲擊鼓,讓鼓發出聲音。相較於較普遍的復健方式,鼓聲音產生對病人來說,比起一陳不變的復健方式,變得非常有趣的也激發了小朋友的成就感,甚至期待能敲出節奏,拉長小朋友復健的時間及意願。

釐清目的是什麼?使用者是誰?一直都是設計的原則,兩者越明確越精準質量就會越高,符合使用者的經驗也預期性的達成目的,就是設計存在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