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民文化:見證台灣的文藝復興

Emma Lu
66.8
Published in
Dec 29, 2017
PTT 網友版上詢問「子瑜 18 歲的實力有超越 18 歲時的蔡依林嗎?」(圖片來自網路)

酸民」(英文:troll)在台灣網路上開始使用的背景,最早可追溯至 21 世紀初期,是 ptt(批踢踢實業坊,是台灣的一個 BBS 站台)的一個流行用語和文化現象,其來自於鄉民一詞,字面意思就是「愛酸人的鄉民」。

如果更進一步擴大解釋,應可以定義為「喜歡跟著群眾起鬨、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容易受操弄、常在網路上帶著酸溜溜的語氣和諷刺的言論,不分青紅皂白地攻擊他人的一群人。」

酸民來自於攻擊性心理防衛機制

酸民其實並非現代社會才有的產物。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中,各種饒富諷刺惡趣味的「丑角」形象,便是典型的酸民原型。其中活躍於歷史劇《亨利四世》一角的福斯塔夫爵士(Sir John Falstaff),一出嘴就是滿滿的大言不慚、胡鬧戲謔的口吻,更是古代酸民的最佳代言人。

若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觀察,酸民的行為可說是「攻擊性防衛機制」。從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研究來看,酸民藉由轉移(Displacement)的方式來發洩自己的不安與憤怒,例如對上級的不滿在家中對親人發洩出來;藉由投射(Projection) 的方法來推卸責任,或把自己的過錯歸咎於他人,從而得到一種解脫。例如人緣不佳者,會認為他人也交不到朋友,極端者可能會對該人無端侮辱。

網路匿名與同溫層效應對酸民文化之影響

酸民文化的「崛起」,和網路匿名性有很大的關係。「網路匿名酸民文化」這篇文章特別指出,在許多網路交流平台上,使用者無法知道他人的真實身分,即便有些網站需要填寫帳號或個人資料,使用者依然不能確定對方所寫的資料是否為真,這樣的現象就是所謂的網路匿名。既然有網路匿名這層防護罩機制,酸民更能肆無忌憚的攻擊無辜的視聽大眾或名人。

另外,網路同溫層更會加劇酸民的群聚效應。原本互相「嘴砲」的酸民因為留言刺激到其他同黨,導致愈來愈多酸民加入戰局;加上酸民本就喜歡湊熱鬧,自然會形成相互依靠、群聚一隅,不分你我聯合起來謾罵當事者。於是乎事件如雪球般越滾越大,終致一發而不可收拾了。

酸民文化見證台灣文藝復興

台大教授李錫錕日前在 YouTube 頻道「Power 錕的紙牌屋」節目中,回答網友關於怎樣面對酸民的冷嘲熱諷,表示酸民「看什麼都不順眼、見什麼都要罵,但自己的意見也不怎麼樣」的態度,如同黑死病席捲歐洲之後的景況。「台灣的社會目前面臨到,歐洲十六世紀那時候的革新再生(文藝復興)的這個階段」。

其中,革新再生的結果出現三種命運:轉型成功者如今日的英、荷、比、德等國;轉型半成品者為法國;轉型不成功者就淪落為歐豬四國了。狂教授進一步說明,我們面對酸民的心態需要轉變,因為現階段很可能是「黑暗的結束、黎明的開始」的過渡期。如果我們能拋卻成見,尊重彼此觀點,台灣確實能擺脫酸民文化的束縛。

台灣酸民特別多?如何對付酸民

酸民全世界都有,台灣特別多!「台灣酸民」儼然成為一種文化,連外國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知名 YouTuber 黑素斯(Jesús),以身為西班牙人的角度看待台灣酸民的問題,猜想台灣可能有很多不快樂的人、壓力太大需要釋放,無處發洩情緒,只好轉而在網路上隨意詆毀咒罵他人。

如果你不幸被酸民纏上身,沒關係,各位網友福氣啦!筆者傳授網路上最新流行的三大招式,讓你有病治病(被酸民氣到生病 XD)、無病強身,從此透中氣兼補 Lucky:

第一招基礎版:不理不睬
酸民會有一種「你酸我要比你更酸」的「輸贏」心態,因為如果不夠酸,就會被看衰。如果對於每個酸民的引戰都耿耿於懷,那真得會氣出病來。所謂「認真就輸了」! 所以面對網路酸民,最好的方式是「已讀不回」,讓他們自討沒趣、轉移目標。

第二招加強版:佛心感召
行政院的政務委員唐鳳,日前受邀在全國高中職校長會議中演講,表示自己小學時代也曾經受到霸凌,後來以 2 年時間閱讀許多心理學、文學及哲學作品,才逐漸走出陰霾。現在她學會把酸民的冷言冷語當做「精神按摩」,先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找出比較有建設性的建言認真回應。利用「擁抱小白」的方式,將人身攻擊轉化為美好事物,長久下來就能扭轉網路言論。

第三招進化版:吉你到底
網路發言屬於言論自由的範圍,網路酸民文化因此很難被控制,但是言論自由的權利在任何國家通常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鈕則勳,被問到該如何管控酸民文化時,他指出,被指涉的人、團體或是親屬等,可以利用既有的相關法規提告,產生嚇阻力。例如,民法有名譽損害賠償,刑法有毀謗罪、侮辱死者罪等等。「如果忍無可忍,那還不去告,就會成為姑息。」酸民們若不想自己受到牢獄之災或是罰金波及,發文前還是得要三思啊。

您若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按讚喔

--

--

Emma Lu
66.8
Editor for

UI/UX Designer, 畫家, 創業家, 生活詩人, 自許成為一名知識吟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