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威權中被桎梏的新聞自由

編輯部
媒讀media literacy
7 min readMay 22, 2019

--

圖/《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電影劇照

作者/KTY, HYT

2017年上映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在台、韓兩地掀起熱潮,帶我們一虧象徵韓國民主思潮的光州事件,電影中關鍵的外國記者一角,更展現新聞工作者突破政府封鎖、將真相公諸於大眾的精神。

然而難以想像的是,這部佳評如潮的作品未能在中國上映並遭封殺,因為劇中關於光州民主運動事件的鎮壓描述,太容易引發民眾對於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聯想。

電影未能上映卻依舊引發網友的熱烈迴響,更在中國知名影評網站「豆瓣」得到9.1分高評價,不過一個月後,該片相關內容又全數遭網站刪除。據中國數字時代報導,政府下令嚴格查刪關於電影的相關介紹、百科、影評、推薦等文章,各大電影、新聞網站及新浪微博的相關敏感訊息也皆全部下架。

現在在中國最大入口網站百度搜尋「電影 出租車司機(中譯片名)」,只會出現另一部1976上映的美國電影。

圖/在百度無法搜尋到電影相關內容。

有網友感性表示:「光州的膠卷飛出了1980年韓國的鐵絲網,卻飛不出2017年中國的高牆。 」

不禁使人懷疑,那究竟在中國,有沒有所謂的新聞自由?

中國危害新聞自由4案例

1、香港逃犯條例修訂

圖/百萬香港人民走上街頭抗議。(引用自路透社)

近日攻佔新聞版面的「反送中」事件,起因是香港政府在未公開的狀況下擅自決定修改關於逃犯引渡的條例,將其內容簡而言之,若是條例通過,未來香港可以拘留和轉移在與其沒有正式引渡協議的國家和地區(含台灣和中國)遭通緝的人員,而香港政府原計畫在六月十二日進行二讀,同月二十日進行最後表決,引起香港居民的不滿,六月九日共計約一百零三萬人走上街頭,堪稱香港自1997年來最大型的抗議活動。

而抗議持續至今,香港政府派出警力上街對抗,武裝警察不僅對示威民眾施放催淚瓦斯及豆袋彈,甚至在現場對民眾開槍,引發流血衝突,突然對一名看似無動作的男子暴打的影片也在網路上迅速流傳,前來採訪的記者則遭到警方企圖阻擋拍攝,中國當局則對內全面封鎖消息,禁止相關資訊的流通。目前香港官方已宣布二讀時間改期,接下來政府與民意如何互相抵抗,值得繼續關注。

2、新疆再教育營

圖/新疆再教育營關押許多維吾爾族知識份子及專業菁英。(擷取自新頭殼)

中國政府自2014年起,在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推動名為「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的計畫,打著幫助自治區人民融入主流社會、找到工作機會的口號,實則充滿蠻橫與暴力,以不人道的方式去除多元文化。

據脫逃者口述或記者潛入採訪得知,再教育營彷彿大型監獄,被送進去的人民毫無隱私可言,性侵、虐待、暴力等傳聞更是不斷曝光。

期間為了避免媒體報導,中國政府嚴格控管消息流出,面對各國記者的採訪重重阻礙刁難,許多外媒指出,當地所有拍攝和採訪都受到監視,當局也試圖以各種理由中斷記者採訪,就算後來開放媒體進入參訪,整體流程和受訪者也都是安排好的,當記者想要繼續追問,一旁的警察就會緊急介入要求終止。甚至也有記者在當地遭到政府派人尾隨監視,並盤問近2小時,最後被拒絕進入營地。

3.西藏三一四事件

圖/參與西藏抗暴紀念日的藏民。 (引用自Wiki)

2008年初,達賴喇嘛多次表示將在北京奧運舉辦期間發起和平示威運動,同年三月十日示威運動開始,起初都保持和平、溫和的態度,直到三月十四日,幾名男子在市中心大肆破壞,搶劫商店、燃燒雜物、攻擊車輛等等,中國當局隨即出動警力鎮壓,開出「自首時間」試圖讓抗議者投降。

但在政府的消息封鎖之下,禁止外國遊客和外國記者進入當地,流出的資訊相當兩極,有人說看見警方對西藏居民施行暴力並開槍,也從多張照片中可以明顯看到路邊橫躺著的屍體或倒在凌亂袈裟下僧侶,更有新聞指出此一事件為北京政府所策劃。相同時間,中國網友所收到的訊息卻是警方遭到葬人以石頭攻擊,且毫無以武力反擊,風向一面倒的支持警方。事後中國政府也對事件期間外媒的報導做出強烈抨擊,譴責他們所寫之內容不實。

4.六四事件

圖/與部隊僵持不下的學生。(引用自法新社)

1989年北京天安門發生的六四事件,今年(2019)即將滿三十周年。此一大型鎮壓事件造成無數人民的死傷,備受國際譴責,中國政府則對內全面封鎖消息,發生當下向所有媒體發出禁令。人民日報記者張寶林在受BBC訪問中提及,自己寫了一千多字的特稿,被刪到只剩兩百多字,官員還來電威脅禁止消息刊登。

不僅如此,每逢六四之際當局也會對相關詞彙及言論管制。維基百科表示,今年四月底便發現中國境內沒辦法連上中文版的網頁,近日更擴大範圍,將多國版本的維基百科全數封鎖,深怕人民透過網路獲得相關資訊。

台灣的過去式,中國的現在式

台灣自民國76年解嚴後,民主體制日趨成熟,人民言論自由獲得保障,新聞媒體接踵成立,扛起監督政府、傳遞社會意見的責任。然而我們卻不能忘記,台灣民主的今日皆是建立在前人的血汗和犧牲之上,不管是至今仍為台灣人無法癒合的傷口的二二八事件;亦或是戒嚴時期,在舉世歡慶世界人權日時爆發的美麗島事件。一樣是武力鎮壓,一樣是封鎖消息,這些血淋淋的過去曾真實的在我們生活的土地發生。

而現今中國上演的一件件危害新聞自由的案例,或嚴格控管言論和不能批判領導人的規定,都象徵著中國的民主化還需要努力。反觀台灣,早已走過戒嚴時期那個政府強制控制人民思想的黑暗時代,因此即便對於新聞自由尚未有完善的定義和保障,封鎖消息在台灣依然很難發生。從來就沒有理所當然的自由,或許就是因為曾經失去,現在擁有的權利才愈發珍貴。

看新聞自由指數反映的現象

(整理自Wiki)新聞自由指數(英語:Press Freedom Index;或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是每年無國界記者組織在評估部分國家、地區或組織上一年的新聞自由狀況的記錄之後推出的排名。

無國界記者組織會開出一份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新聞多元化、媒體的獨立性、媒體內部自我審查、立法框架、透明度和基礎設施。問卷考查被調查國家的媒體立法框架(包括:當媒體侵犯外界合法權利時的制裁機制,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媒體的壟斷)。同時考查各國是否存在對合法網絡信息的自由流動的非法阻撓行為,是否存在對記者、網民和媒體從業人員的暴力行為,以及這些行為的嚴重程度。

分數越小表示自由度越高,依據2019年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台灣排名為42(分數24.98),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是177名(分數78.92)。從歷年排名上來看,台灣直至去年新聞自由度都位居亞洲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是一直處於新聞不自由等級的排名區,今年更是再跌一名位列倒數第四,明顯在新聞自由上仍有極大的進步空間。

--

--

編輯部
媒讀media literacy

媒毒不上身,追劇還能給你傳播學理新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