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與孤獨共處

Shawn
94 同學|專為 18 歲的你寫的專欄
3 min readApr 29, 2019

還在高中的模考、學測及指考地獄奮戰之時,早有聽聞大學生活的精采多姿,一群三五好友齊力舉辦宿營迎新、各種夜衝夜唱、在宿舍開酒趴麻將趴等等,總令人為之嚮往,也勾起許多高中學子們的無限想像。確實,大學四年不泛活動及邀約,與朋友共度歡樂時光(抑或共體時艱)都是生活的印記,但與孤獨共處是門不得不學習的課題,甚至遠比積極地社交還意義深遠。

若將大學生活依年級劃分,可大致得出四個階段的生活樣貌。大一時,大家都是甫升大學的高三畢業生,對於大學的自由風氣及多元選擇無不感到期待與雀躍。無需自己去主動探索,便有許多活動找上門來:系學會辦的抽直屬大會、家聚、以及各社團的新生茶會、迎新等等,不怕沒活動參加,只需煩惱要在各種讓人心動的活動作取捨。大二時,大家從「參與」的身份晉升為「統籌舉辦」的角色,伴隨而來是更多的責任及人際上的互動、交涉,既充實也勞碌。升上大三後,則會大大感受生活形貌的轉變。大部分的人會卸下幹部職責,僅參與零星的活動以給予學弟妹指導方向,其餘的時間則拿來衝刺課業並思考未來的走向。活動少了,系上的同學也都有各自選擇的生涯發展,可以體會到生活圈從原本的各種「群體」逐漸脫離,轉變至「個人」為主的生活樣貌,大四時感受更為深刻。

許多人視孤獨為畏途,認為獨自一人很可憐、很淒涼,卻也忽略到,孤獨存在之必要與必然。

懂得獨自想處,我們將能更加貼近自己,踏尋內心真正的想法及目標,也有更多的自由去追尋自己由衷熱愛的事物。相反地,過分熱衷於參與各種活動與社交,容易陷入「為了忙而忙」的庸碌生活步調,也因為太過仰賴群體的陪伴,較難以適應獨自一人面對生活的大小事。可以試問自己:「我有辦法獨自一人吃飯嗎?」這個問題看似有些無釐頭,每個人心中卻有不一樣的聲音與答案。對某些人來說,這不是件難事,甚至輕鬆寫意; 對某些人來說,一個人吃飯簡直是種身心煎熬,能餐餐找到「飯友」是再好不過了。倘若自己屬於後者,不妨先從獨自吃飯開始吧!或許剛開始會有些在意他人眼光,腦補大家會不會以為自己很孤僻沒朋友,但同時也會開始感受到吃飯步調在自己的掌握中(聽起來有點中二),毋需枯待對方慢慢吃飯或為了對方逼迫自己狼吞虎嚥。漸漸地,獨自一人讀書、散步、甚至看電影似乎不再那般的令人排斥,而是在與自己相處的過程中,能夠不疾不徐且細膩地感受每一刻的當下。

過於盲目地經營與人的互動不會使自己的生活更豐富,而是更加的迷茫及不踏實。沒有人能在一路走來,時時陪伴對方。再緊密相依的友人與摯愛,必定也有無法相伴的時候。自己的路得自己走,自己的目標得自己掙取,自己的課題得獨自面對。學習與孤獨共處並非排斥與他人互動,而是在必須獨自與日常課題應對的時候,依然保有享受孤獨的那份從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