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銳專訪/ 曾彥翔

一影像
5 min readJul 11, 2018

--

訪談:黃楚涵

曾彥翔

臺北人,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今年將前往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主修雕塑。個性追隨自由,喜愛旅行。

在《阿拉斯加之死》讀到:「至於我該何時往返文明,我想不會太快。我還沒有厭倦荒野,反⽽更享受它的美,以及目前所過的流浪生活。我喜愛鞍座勝過電⾞;喜愛滿天星⽃勝過屋頂;喜愛朝向未知、幽僻難⾏的小徑,勝過平坦的公路;喜愛曠野中深藏的寧靜,勝過在都市⽣活中形成的不滿之⼼。」對彥翔來說,這段文字就是他在旅⾏中的寫照。旅⾏時的自由與不確定性,使得他能對週遭保持好奇與警覺,讓⽣活⼀直在敏感的知覺下前進著;也因為這樣能讓他更接近自己,以及放大了他的感官知覺,而讓他有了更多靈感和能量來創作。

Untitled (Out of the Scenery)

在求學的過程中認識一些藝術家後,彥翔開始嘗試做出⼀點小作品,練習著用非單純是語⾔的表達⽅式來傳遞他的感受。在創作的過程中,他感到身心是飽滿的、充滿能量的與不斷前進的。曾經有位老師說過:「創作是⼀種與死亡抵抗的⽅式。」這目前對來他說是最有感觸的體悟的一句話。

Cuboids and Lines

彥翔的很多作品都有運用到水泥。在兩三年前他只是想幫植物做個⽔泥盆;隨後因應課堂創作的需求,也使⽤到水泥這項材料。這些⼩的經驗累積起來成了他對⽔泥基礎的認識,在慢慢與之相處的過程中,除了水泥⾃有的物質性,它在日常⽣活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色,牆壁、地板等建設基礎都是以此作為基底。它是以⼀種龐⼤、占有份量的⽅式存在於生活之中,但是卻很難感受到⽔泥之於生活的特別之處,或許是早已習以為常,也可能是⽔泥時常被油漆、裝飾等覆蓋著,但是這樣的矛盾之處卻引起彥翔的興趣。因此,他試著探詢水泥,發現物質充滿詩意的⼀面。

但回到概念本身,他希望能透過作品,讓⾃己以及觀者能更認識所運⽤的物質,但這並不是要打破物質原有的特性或是人們對它的感官,而是能以⼀個不同的⾓度來認識它,有點像是人與⼈相處的時候,他們在快樂、興奮、難過、生氣、溫柔時的樣⼦都不盡相同,需要⼀直與他們相處才能了解更多,這也就像是彥翔在創作的過程,不斷地在與自己和作品相處。

Vaguely, I Remember the Sea

彥翔常年生活在都市裡,對自然總是有些嚮往,時常想跑到⼀個戶外、沒有什麼人的地方走走,然後接近土地一點,這對他來說是還蠻重要的,因為他得以有時間與我們的環境對話,為生活找尋更多的新意,為已知的現實更添生命⼒。因此,這也很自然地反映於他的作品當中,他以自⾝對周遭環境的認識作為探尋物質的開端。透過攝影與雕塑的結合,展現物質間互動的形態,並在辨識的過程中,重新運用想像、經驗及記憶,再次認識物質。

因此在探討攝影與水泥的物質特性時,他覺得從理性層面上,⽔泥⼤而重,照片小而輕;而在感性的知覺上水泥的意義卻是空虛的,反觀照片,其視覺內容卻是相當豐富。在這兩項看似矛盾又具有相似之處的物質交互結合之下,迴盪出無窮的張⼒,正是他所在做的事情 — — 如果⽤標籤化的詞彙來形容,他認為「⽣活、物質、張⼒、以柔克剛、記憶」相當符合他正在進⾏的創作。

A Walk in the Forest

彥翔⼀直想嘗試將攝影從⼆維的平⾯轉化為立體空間,⽽當他看到⼀張照片不再是規規矩矩的長⽅形時,他覺得很有趣!基於攝影的特性,它能使觀者直接地與⾃身經驗做聯想。因此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將攝影也看待成一種雕塑的特殊媒材,當原本是平面的物質有了立體的空間,就有更多無窮變化,而每次實驗都能創造出不同於的結果。在這樣的過程裡,他慢慢了解到這些物質不同於⽇常的⼀面,甚至也能說他試著想要去探索物質尚未被感受到的一環。當攝影與雕塑的結合起來,顯得極具有活⼒。

他覺得兩者之間的結合能使觀者在解讀的層⾯上,不再是直接地透過⾔語表達,⽽是需要⼀連串的經驗過程與想像,並去感受、投入於其中。

Sisyphus,彥翔攝於居藝廊

Photo credit: 曾彥翔

https://www.seantseng.work/

IG:@seantzg

訪談:黃楚涵

— — — — — — — — — — — — — — — —

一影像官網 https://1imageart.com/ Youtube https://goo.gl/eadEpL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1imageart01/ MEDIUM https://medium.com/@1imageart01

#一新銳

#攝影與複合媒材

--

--

一影像

一部影片、一個攝影師、一個故事、一個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