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威脅再現,狂犬病的全球現況

--

文:張李得(國立中興大學獸醫系)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追蹤到近期爆發的狂犬病,最先在台灣開始。目前已經有12個國家有疫情出現,而受到指控的國家,並沒有極力阻止擴散,導致疾病大肆在全球爆發。」

這是在2013年上映的美國強檔殭屍片 — 《末日之戰》裡電影剛開始不久的旁白。但事實上,當時狂犬病在台灣已經銷聲匿跡54年,沒想到才隔幾個月,電影情節真實在台灣上演,2013年7月起陸續公布國內野生鼬獾與錢鼠和幼犬檢測出狂犬病病毒,並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自此台灣又列為狂犬病疫區,從全球10個非疫區除名。

在那之後過了五年,現在的台灣呢?
防檢局表示,2013年至今,共有79例野生食肉目動物咬傷人的通報案件,其中57例確診為狂犬病鼬獾所為。國內每年都有數起鼬獾抓咬傷民眾案件,今年2018到8月為止累計10例,去年全年共發生18起鼬獾傷人事件,其中13件檢驗為狂犬病陽性,傷患均已就醫、無不適症狀,也配合衛生單位依時程完成後續狂犬病疫苗接種。台灣於日據時期就有狂犬病紀錄,光復初期時狂犬病從上海傳入造成流行,在1948年到1958年大約有782人因為狂犬病而死亡,當年透過家犬疫苗施打、野犬捕捉等措施,從民國50年起就不再有狂犬病病例。而這幾年台灣都沒有本土感染而死亡的人類病例,從2002年到現在累計3例人類感染確定病例,都是境外移入,感染地分別為中國大陸和菲律賓,均已死亡。

狂犬病的全球現況
狂犬病是全球性的病毒性疾病,全球有150多個國家存在這個疾病,主要發生於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及中東等地區,但95%以上的人類死亡病例發生在亞洲和非洲,主要影響偏遠農村地區的貧困人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約有55,000死亡病例,其中亞洲約占31,000例死亡,非洲約占24,000例死亡,其中30~50%是幼童。人類狂犬病死亡病例絕大多數由病犬咬傷所引起,在與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動物接觸之後幾個小時內立即採取清創和免疫措施,可以減少感染風險,基本上現在已經有很有效的人類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因此致死病例數較少,每年全世界共有1500多萬人在被咬傷後就接受狂犬病預防接種,估計每年可以挽救數10萬條生命。

狂犬病到底有多可怕
狂犬病是一種在出現臨床症狀後致死率幾乎達100%的人畜共通傳染病,會造成急性病毒性腦脊隨炎。在高達95%的人類感染死亡病例中都是由犬隻抓咬傷造成的。但不只有狗狗會造成傳染,狂犬病可以感染所有溫血動物,食肉目野生動物也是重要的狂犬病宿主,接者透過咬傷或抓傷傳播給人。病毒傳播的威力不像電影裡被咬到後就變身成殭屍,快則12秒、慢則10分鐘。實際上狂犬病的潛伏期大約1至3個月,快不到一週、慢超過一年。最初症狀是發熱,傷口部位常有疼痛或有異常或原因不明的顫痛、刺痛或灼痛感。隨著病毒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擴散,發展為可致命的進行性腦和脊髓炎症。

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1. 狂躁性狂犬病患者的症狀是感染後期恐懼不安,怕風、恐水,呼吸困難、胸痛、多汗、流涎等,部分患者出現精神異常和譫妄,有攻擊他人的行為。末期死於呼吸、循環和全身衰竭。

2. 麻痺性狂犬病約佔人類死亡病例總數的30%。與狂躁性狂犬病相比,病程不那麼劇烈,且通常較長。從咬傷或抓傷部位開始,肌肉逐漸麻痺,然後患者漸漸陷入昏迷,最後死亡。麻痺性狂犬病往往會有誤診,造成狂犬病的漏報現象。

但相較於其他動物,人對於狂犬病的抵抗力比較好,在不治療的情況下,被染病的動物咬傷,只有不到40%的人會發病,只不過一旦發病,死亡率就接近100%,因此更需要在被咬傷或抓傷後盡快消毒傷口和施打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的應對和政策
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和全球控制狂犬病聯盟(GARC)於2015年開始聯手,共同制定了“到2030年人類狂犬病零死亡”戰略計畫,並建立“聯合抗擊狂犬病”合作平台。

這是人類和動物衛生組織首次攜手提倡控制狂犬病,也將它作為投資重點,並協調全球狂犬病消除活動。

“2030年零死亡”這份全球戰略計劃有三大重點 —

1. 讓被咬傷者能即時獲得治療

2. 提供咬傷預防教育

3. 為減少人類接觸風險,擴大犬類的疫苗接種覆蓋率

希望能以”One health共享健康*”的概念集結各界的力量,來指導各國制定和執行國家狂犬病消除計劃。

*註1:“One health共享健康”:多種不同學科領域的專業人員,於當地、全國及全球範圍內,彼此合作努力,致力於為人類、動物和我們的環境實現最佳健康衛生。

要怎麼終止狂犬病的肆虐
雖然人類在被動物咬傷後,立刻就醫接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接種,能夠有效降低發病的風險,但是費用遠遠比幫狗接種疫苗高出許多,很多貧困地區的人們根本負擔不起。一次狂犬病接觸後疫苗的費用在非洲為40美元,亞洲為49美元,而在這些地區裡有些病毒感染者的收入卻只有每天1–2美元,光是一劑疫苗就會對家庭經濟帶來龐大的壓力。而另一種有效預防狂犬病的方法就是幫狗狗接種疫苗,不僅價格低,而且能夠從源頭遏止病毒的傳播。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總幹事貝爾納·瓦萊特博士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現在有很多國家,特別是一些還很貧窮的國家使用寶貴的資源去治療被狗咬傷的人,每年達上千萬人,每人需要花費40美元。但是其實給狗使用的疫苗包括運輸在內還不到一美元。」

在各種動物中,狗是最重要的傳播者,人類95%的感染病例都是被狗咬傷後引起的。如果70%的狗能夠每年定期接種疫苗,就能阻斷病毒在狗類中的傳播,使人類感染的病例降至零。由此可見,通過犬用疫苗接種來消除狂犬病,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長期解決方案,再搭配正確的咬傷治療方法、寵物主人不棄養、教育民眾如何避免被咬傷、控制流浪狗群管理,就有機會使令人聞風喪膽的狂犬病正式成為歷史。

台灣狂犬病最新資訊
而今年七月底的新聞顯示,國際人用狂犬病疫苗貨源供應嚴重短缺,衛福部疾管署表示,2020年之前可能都無法穏定供應,今年下半年搶到的訂單加庫存僅剩6800劑,預計年底可能就不夠打。為確保國內暴露狂犬病毒及麗沙病毒的高風險民眾,都能獲得完整疫苗接種,

1. 只有被這幾種動物咬抓傷者才能施打狂犬病疫苗:「鼬獾」、「白鼻心」、「錢鼠(限台東市)」、「蝙蝠」及出現明顯類狂犬病特殊異常行為的動物,且經中央農政單位判定「疑似狂犬病毒或麗沙病毒感染」為限。

2. 若是流浪犬貓咬傷,比照家犬貓咬傷者,暫不給予疫苗;但動物若在10日內,經動檢機關觀測出現疑似狂犬病症狀,還是會給予疫苗。

3. 暴露後接種由原先5劑改為4劑。

4. 而前往狂犬病高風險國家旅遊前,暫不提供預防接種。

另外,從今年(2018)八月一日起到109年七月三十一日為止,為了防止野生動物傳染給狗貓,因此規定民眾不能帶犬貓等寵物進入森林遊樂區。唯一例外允許入園的只有導盲犬。

我們該如何預防感染狂犬病
要預防感染就要遵守「二不一要」,不要棄養動物!不要接觸及捕捉野生動物(包括蝙蝠、食肉目屍體或感染動物),每年要帶家中3月齡以上的犬、貓及食肉目寵物去醫院施打狂犬病疫苗,否則違者可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如果不小心遭到野生動物或流浪犬貓抓咬傷,請保持冷靜記住動物特徵、立刻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沖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後,儘速前往「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醫院」就醫,經醫師評估如有感染狂犬病風險,應儘速接種免疫球蛋白,並依時程接種4劑人用狂犬病疫苗(分別在第0、3、7、14天各接種1劑),降低發病風險。還有盡可能將咬人動物留置觀察十天,請在心中默背「一記二沖三送四觀」四口訣。

參考資料

1. 世界衛生組織

2. “Zero human Rabies deaths by 2030”

3.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4. 社團法人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

5. 台灣動物狂犬病防疫網站

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檢局_防疫檢疫季刊第57期

7. 台灣動物新聞網 http://www.tanews.org.tw/info/15283

8. OVMA Pet Health 101 — Understanding and identifying rabies

延伸閱讀

1. 「認識狂犬病大冒險」宣導漫畫

2. 你一定要知道的50種致命傳染病:登革熱、流感、伊波拉、愛滋病……奪命病菌,就在你身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