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每投必中實習面試技巧大公開!履歷到底該怎麼做?【2022影片濃縮精華筆記】

--

Hi讀者們,半年前研究所畢業回國後「正式」邁入了職場生活,但其實大學階段林林總總就有累積一些實習經驗,一路走來更有一番心得。

事實上,早在2022年大學畢業前就有發佈過自己拍攝的「我的『每投必中實習面試技巧』大公開!」影片,但當時除此之外沒有經營線上論壇&寫作平台,趁著2024過年前想復刻自己的經驗談、幫助年後準備找實習機會的學弟妹們,因此本篇文章將會濃縮影片精華,幫大家整理成一篇五分鐘就能上手的面試寶典!

(圖源&編輯自:Ariel Chen herself, 2022)

📍影片拍攝時的「關於我」

當時筆者就讀國立清華大學三年級,主修教育科技、輔修資訊傳播媒體,課外時間因為喜歡傳播媒體領域,所以盡可能嘗試各種實習工作,其中包含:KKBOX第五屆校園大使、東森新聞雲ETtoday時尚中心數位編輯、POPRadio台北流行音樂廣播電台實習生等,也曾擔任過清華大學通識中心的合作講師,分享自己在業界的相關經驗與實作。

📍履歷是你的門面

分享面試技巧的第一站當然就是履歷,要想拿到面試的門票首先必須過關「書面審查」,首先附上筆者的中文履歷供參。

(圖源:求職信模板示範, Ariel Chen herself, 2024)

可能有人聽過一個說法是「履歷不要超過一面」,但依個人的經驗來看,筆者覺得還好,如果一面的A4真的塞不下你的優秀,那何不再多給自己一點空間去發揮、去呈現?但還是盡可能把精華寫進履歷裡就好,其餘那些濫竽充數的經歷就不要放上來佔位子。

下面筆者將履歷簡單分成六個部分來呈現,分別為:聯絡資訊(綠)、學歷(紅)、專業技能(橘)、簡歷(藍)、工作經驗(紫)以及其他(咖啡)。

(圖源:求職信模板示範, Ariel Chen herself, 2024)

📝聯絡資料

這部分筆者放上了手機、信箱、LinkedIn以及YouTube,其中後面兩項筆者是提供超連結,方便面試官直接點擊進入,另外,由於筆者當時申請的是數位行銷、媒體傳播類的領域,所以提供YouTube有點類似作品集的概念,讓審查人員第一印象先不要把你歸類為0經驗的白紙,讓他知道:即便你沒有業界的經驗,但你在自己的個人媒體平台上也有嘗試過、自我累績豐富的作品。

📝學歷

通常是放最高以及次高學歷,高中的部分放不放看個人,但如果你讀的是明星高中,能讓聽見的人有共鳴的話放上去也無妨;另外就是準備面試的過程中,除了想辦法製造「我與該職缺」的關係外,筆者也會先行了解公司founder或是主管的背景,若對方與自己出於同一母校,99.99999%他會對你有格外的興趣與印象。

📝專業技能

這塊的目的就是讓懶得讀履歷的人能夠快速掌握重點,因此建議將你的優勢、特長統整出3~4項,以條列化的方式呈現,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在這3至4個項目下「詳細列舉」你的專長,例如:我有「數據分析/數據視覺化」的能力,那我就會在下面進一步呈現我會的是「Python, R, SQL, Tableau」等。

📝簡歷

相較於能讓人快速上手的「專業技能」,「簡歷」這個部分就是留給那些「超有耐心的人」能夠透過一至兩段的短自傳來更加了解你。在這兩段左右的文字裡,筆者會介紹我是誰?畢業於哪?硬技能是什麼?軟實力又是什麼?其中不忘穿插舉例補充相關經歷,來證明你確實有這領域的相關背景。

簡歷的撰寫原則很簡單,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絕對不要把極重要的技能或是經歷「只」寫在簡歷裡,因為沒耐心的人會直接跳過這種成段的文字;但你可以把重要的關鍵字們串連在一起編纂成這兩段簡歷文字,讓它們各自散落在履歷各處時是恆星,但群聚在一起的時候又可以更加耀眼。

📝工作經驗

此部分無論是實習或是full-time job都可以放上來,筆者的簡單模板就是「公司名稱 — 職位名稱 — 任職時間」,最重要的就是下面記得條列式工作內容,跟在「回覆率超過七成的「求職信模板」長怎樣?五分鐘帶你化唬爛為神奇 成功拿到面試邀請」一文寫的一樣,工作表現必須盡可能量化它,意思是:請不要單寫「我很會數位行銷」、「這份工作裡我負責經營粉專」這種東西,可以更有說服力的呈現:「透過使用熟悉的Google Analytics,我讓粉專在六個月內粉絲成長30%、流量上升55%等」。

📝其他

其他的部分包含一些較瑣碎的能力與經歷,例如:團隊領導/溝通能力(我會把社團、志工、營隊寫進來)或是專業證照、外語認證等硬實力,若你還會抽空校外競賽或活動也可以把這些得獎的殊榮與成就一起寫上去。

📍拿到面試入場券後

面試的考題百百種,不可能把所有QA準備一套再上戰場,所以最重要、關乎50%成敗的「自我介紹」請一定要準備好,自我介紹猶如交友時的第一印象,好的開場才能打場漂亮的勝仗。

如果前面的履歷是你自己做的、簡歷跟求職信都是你親筆寫的,那自我介紹完全不用擔心,基本上就是那個敘事SOP「你是誰?你從哪畢業?你做過什麼?你為什麼會選擇這間公司/這個職缺?」,在你經歷過前面兩三次的反覆書寫後,自我介紹便可從容應對,只需要把它們說出來即可。

自我介紹的圭臬就是「自信心的展現」。無論你有多緊張、多害怕競爭者,你都絕對不能展現出任何的沒把握或是焦慮,因為你的不確定性會直接反映在你的臉上以及面試對談中;身旁的朋友都以為筆者是一個很有自信的人,但事實恰巧相反,因為想把夢做大,所以更容易患得患失、更容易懷疑自己,所以越是這樣越要在面試的時候「假裝」自己很有信心;還是那句話,如果連老王都不敢稱贊自己的瓜,那還有誰願意相信這個瓜又大又甜?

另外一個大忌就是「履歷」與「面試」不一致,請記得你在履歷上寫過什麼,不要在面試過程中誇大其詞,因為多數面試官都會先略讀過履歷,若你毫無根據的隨意書寫,面試過程中又被進一步詢問到會非常尷尬;相對的,面試官也會對履歷裡他有興趣的部分略有印象,若他剛好又在面試中提起、想了解更多細節,這就是一道活生生的加分題。

📍製造「人與人的連結」

依個人經驗,筆者的面試秘密武器就是「不斷地製造人與人的連結」。

筆者不會因為面試時間長就想到什麼說什麼,更不會毫無邏輯的漫無目的go through一遍自己的履歷,相反的,面試中的每字每句筆者都惜字如金,過程中陳述的每句話肯定都是為了盡可能的製造自己與「該公司」或是自己與「該職位」、「該領域」的關聯性。

其實面試走到尾聲,早已不再是審核你的能力是否足夠,而是判斷你的特質是否匹配,所以請在這短短的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盡可能的增加自己與「它們」的連結,讓面試官知道你就是他要的那個only,即便你的技能或背景無法直接與它們直接搭上關係,也可以藉機會說明自己是一個喜歡跨領域學習的人,也熱愛在嘗試的過程中成長。

結語

某次團體面試後,面試官分享說很多人在面試緊張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的加快語速,但當你速度一快,你的腦袋可能就會瞬間空白,那下一秒也許你就會突然詞窮,如此惡循環之下你只會讓自己更加緊張;建議大家可以在面試的時候稍微放慢說話的速度,給自己多留一點思考與反應的時間。

面試官問的每個問題絕對都會讓當下的你深刻地去審視自己、在腦海中快速彩排一次答案,這也提醒了自己面試結束後還能夠去補足以及努力的方向,也許第一次遇到的時候難免慌張,但經過日積月累的準備與演練,你的自信終將有一日不再是假裝!

任何問題或是建議都歡迎透過LinkedIn或是Instagram與我聯繫💌也歡迎訂閱我的Medium,目前正持續更新文章中!

--

--

🌙ChiNg C. 陳佑青

台北市立中山女高、國立清華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imon Business School|文學士、理碩士🇹🇼🇺🇸數據分析、財務分析、數位行銷|在科技業打滾的投資人關係(Investor Relations)|💌LinkedIn: Ariel(Yu-Ching)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