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原理》-2020一分鐘快讀系列

寶太太相談室 (Mini Hu)
3 min readNov 23, 2020
《彼得原理》由樂金文化於2020年出版

《彼得原理》告訴我們五件事:

1. 那些人才是真正的不適任,且為何組織內不適任的人這麼多,然後也很少人會被開除。

2. 員工適任與否,並非由制度外的局外人決定,而是由主管決定,而這也要看主管適不適任;適任的主管看的是員工的產出,不適任的主管看的是員工的投入程度;而認為員工的穩定度比工作效率跟品質更重要,就是元兇。

3. 如何避免成為那個不適任的人,有一些心理或生理的檢驗指標可以協助判斷。

4. 如果公司內重要職務被不適任的人卡住,該如何重新調整:平行調動。注意持續增加人很有可能會導致組織龐大且效率不彰的後遺症。

5. 彼得建議:能坐就不要站,能開車就不要走路,能被提拔就不要自己努力。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的彼得,不是大家熟知的彼得‧杜拉克,而是另一位管理學大師- 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他根據千百個有關組織中不能勝任的失敗實例的分析而歸納出來的道理;簡單說,每位主管在升職之前,可能都是表現優秀的職員,卻逐漸被升遷到自己不適任的位置,變成大家眼中的「無能」的主管,精準解釋各種職場內「不適任」的升遷。

“每一個職位最終都將被一個不能勝任其工作的職工所占據。層級組織的工作任務多半是由尚未達到不勝任階層的員工完成的。”

圖片截取自網路

每一個職場工作者最終都將達到彼得高地,在該處他的提升商數(PQ)為零,就是再也升不上去;而至於如何加速提升到這個高地呢?有兩種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動”,即依靠裙帶關係和熟人等從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動”,即自我訓練和進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採用的。

這本書是一本談階級學背後表現出的人性/心理學的書,頗反骨,也不會叫人一直努力,反而教人不想升遷的方法(因為可能現有能力或特質的關係,反而升遷後就卡住自己、也卡住別人),是本有趣的書,也很能幫那些有成功症候群症狀的人提供解法,覺得「失敗為成功之母」或「一切操之在己」嗎?

✅何不換個角度出發,人生更開闊😝🤣

《彼得原理:暢銷50年商管巨作!揭露公司充滿無能人物的理由》The Peter Principle: Why Things Always Go Wrong
作者: Laurence J. Peter, Raymond Hull
出版社:樂金文化
出版日期:2020.06.10
推薦指數:4 out of 5

--

--

寶太太相談室 (Mini Hu)

原生數位行銷人/溝通與人際關係講師/引導師與教練。專長從行銷應用來挖數據礦,從人性層級思考科技問題,目前悠遊於策略、營運與行銷中,持續協助產業與公司轉型與升級~https://2mrsbao.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