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策展團隊「走路草」的策展理念

《入世・離地/貼地・出世》港台藝術交流展

Art Together 藝術到家
4 min readNov 7, 2017

蓋正經猶夫溝渠,奇經猶夫湖澤。正經之脈降盛,則溢於奇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溝渠溢滿,霶霈妄行,流於湖澤;此發《靈》、《素》未發之秘旨也。八脈散在群書者,略而不悉;醫不知此,罔探病機,仙不知此,難安爐鼎。

-明 李時珍《奇經八脈考》

當「入世」與「出世」一詞自古以來,被相對的道出之際,世界已成為被人們進出的客體,待人們進一步的實踐與面對,或是放下與解脫,無論是實踐與面對世界的入世,或是選擇放下與解脫的出世,上述成為被觀看的客體的時候,「離地」與「貼地」一詞進而成為對他者的形容。

當「離地」與「貼地」成為生活用語時,入世與出世的意義已兼容「姿態」與「態度」,交纏在觀看與被觀看的方式中,換言之離地與貼地,是有/無意識的觀看與被觀看的實踐,換言之,沒有人能夠全身而退,但仍有可能被視為置身事外。倘若藝術家熟稔的是觀看之道,而這觀看之道之於社會如何成為一種奇經八脈式的存在,是「溝渠溢滿,霶霈妄行」的顯現,而在「仙不知此,難安爐鼎」的關鍵性中,藝術家之於社會的關係如何可能且必要?

圖左為台灣藝術家劉玗參展作品《停泊於車站的愚人船》;圖右為台灣藝術家羅懿君參展作品《香蕉的正義 — 戲劇性的國際貿易與暴動》

當我們聽聞生活即藝術時,藝術的養分即在入世的過程中,然而風流倜儻、瘋狂古怪做為藝術家的描述時,藝術家此時是離地的;當我們聽聞藝術給人崇高與救贖的感動時,藝術彷彿給予觀者一種出世般,暫時的解脫,然而藝術家此時又是如此貼地的打動人心,藝術之於生活的必要性是值得質疑的,正是因為值得質疑,所以藝術才有機會是必要的,藝術與生活是彼此的小念頭*,念頭之後,是一系列的尋橋與指標,此次的港臺交流計劃,不只是一個藝術家之間的交流,也不只是一個刻板印象中的文化交流活動與展覽,與追求異國情調相反的,是異地的刺探同一的想望。

(*小念頭、尋橋與指標,分別是詠春拳三個有次序的套路,在本文中將小念頭比喻為藝術家創作時幽微而細膩的發想,將尋橋與指標比喻為藝術家創作的方法與對話的對象。)

台灣策展團隊「走路草」簡歷

「治本於農,以農入藝」是走路草農藝工作室的實踐的方法與目標。農業家庭的背景以及對藝術的熱愛,是團員們的共通點,農藝在此不單是指農業技術,我們更是治本於農的在家人傳承的農務經驗中,思考藝術的可能,農事是一種人文與自然之間的調和,藝術的初衷何嘗不是如此,因應節氣、順應天時地利、調節生活都是當代藝術可以取法借鏡的態度。

《入世・離地/貼地・出世》港台藝術交流展

開幕式 Opening:11–11–2017(六 SAT)2:30PM
展期 Exhibition Period:11–11–2017(六 SAT)- 26–11–2017(日 SUN)
時間 Opening Hours:12NN — 7PM
地點 Venue: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2號單位
Unit 12, Cattle Depot Artist Village, 63 Ma Tau Kok Road, To Kwa Wan, KLN, Hong Kong

策展人:馮穎君(香港)、走路草農藝工作室(台灣)
協同策展人:水谷藝術 楊雅翔(台灣)

參展藝術家:
(香港)街坊排檔、張才生、馬智恆、彭震、陳沁昕、小蘭
(台灣)李亦凡、羅懿君、陳漢聲、黃博志、劉玗、鄭亭亭

更多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115226841772

--

--

Art Together 藝術到家

「藝術到家」是民間非牟利藝術組織,於2008年成立,致力流動地在戶外或公共空間策劃藝術活動、展覽及交流,如藝術教育計劃《尋找海岸線》、膠紙塗鴉計劃、橋裝藝術計劃、《源野生活》系列等,讓藝術真正地融入社區。http://www.arttogeth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