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穎君Vivian FUNG 台灣駐村心得

香港「藝術到家」 X 台北「水谷藝術」 交流計劃

Art Together 藝術到家
8 min readOct 26, 2017

文:馮穎君
[ENGLISH VERISON]

九零年代時是個白領,在台北住了三年,幫外資公司打江山。那時捷運才開始興建,國民政府還未政黨輪替。我家住剛開發的信義計劃區,上班在南京東路,活動範圍多集中東區,西區不熟,到過龍山寺及饒河街觀光一次起兩次止,沒有踏足過南萬華區。那個是打拼的經貿年代,誠品開始發行股票、電信市場剛剛開放,台灣的資訊科技(尤以晶圓晶片微處理器等硏發及生產)在國際舞台上舉足輕重,「快、狠、準」是台商的經營標記,藉以擠身亞洲四小龍經濟體之列。

二十年後的今天,現在的港人羨慕的不再是那一個台灣,而是她民主、人文、農作與慢活的她,可算是完全相反的面貌。這次應香港藝術到家之邀請到台北水谷藝術駐村一個月,我渴望以另一個身份叧一個角度,體驗台灣的另一個面向。

突兀的「日常」

重遊舊地,一百五十三公頃的信義已完全發展起來,通機場的高鐡剛開通,捷運已有五個主缐,覆蓋台北新北。但在我進駐的南萬華區,看到的仍是倒流四十年的風光。老區是六七十年代才開始發展,因此景物、建築、氣味及人文生活於印象中兒時住過的的香港黃大仙鳳凰新村十分相似。由於捷運還未鋪到南萬華區,驟眼看,那種若在香港可能已消失了的温馨社區景象,尚得以倖存。再看清楚點,幾幢劃破建築群高度線的二十層高豪華屋苑,行人路上每天被移走及填平的樹床,及被圍封禁用的跨主幹道粉綠色行人天橋⋯⋯那是捷運將至南萬華區的線索,是舊區終於也要踏進都市更新的臨界點 。

抵歩之初,天天走在萬大路上,有幾個畫面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靠近萬華車站那邊,商舖店面外,介乎機車停泊與行人路間的八吋高金屬防撞欄上,站了一頭十多吋高的鷹。鷹的雙腳鎖了腳鐐,單邊纒着一條兩尺長的繩索,扣在防撞欄上。

萬大國小外正被清拆的六十年代粉綠色行人天橋,橋底行人路上都間歇地鋪了不同顏色及尺寸舊床褥,承接着天橋掉落的碎片,保䕶着着陸地。

德昌街交界油站外全德里導引圖旁的兩樹中,繋了一條紅白兩色的布橫額,標着「您捐血·我送樂透」的大字,及主辦機構及參加辦法等資料,面向途人車輛,迎風飄揚。

Vivian攝於台北

內心充滿弧疑,是不是文化差異,讓我覺得這些日常景像突兀 ?​

沒有籠,大鳥看似自由,但真要起飛的時候才知道身不由己⋯⋯
是不是主人的才智?

原本處於室內,讓身體休息的床褥,現在放到室外用來保護路面⋯⋯
是不是承建商為避免封路來降低清拆成本的巧計?

捐血本是無私奉獻,但收了樂透又讓捐贈者有中彩的機會⋯⋯是不是主辦單位的推廣奇招?

三個畫面是不是全是欺騙?還是一種潤飾?在這條即將出現重大變化的路上,從幾個意像上矛盾的畫面,我閱讀到支配人自我陶醉 (self-absorbed) 的語言,也感受駐村是一個透過生活去學習的過程。

白立方以外

三月中由當地藝術家朋友帶着,走到凱達格蘭大道,在總統府前夜訪不是藍營也非綠營,而是幾十位卑南族原住民維持着的臨時社區,希望推翻行政院二月十八日剛刊憲由原住民族委員會訂定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將私有土地排除在原住民傳統領域外。爭議點是《劃設辦法》通過後,在原住民傳統領域範圍內推行大型開發案,從此不必再按原住民族群的「諮商同意權」方法。原住民族權益因而大大受損,如:野外狩獵這種已傳千年的傳統習俗,便會因土地用途的更改已面臨失傳的可能。當連狩獵的空間也消失,原住民還可如何繼續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

站在凱道上,長期受壓迫似乎是目睹景象的潛台詞。台灣外交上長期受着中共壓迫,力量又以蔡英文總統去年五月就職後加大。原住民是長時間在台受壓迫的一群,他們由最初為蔡英文站台,到今天總統上任後感受到被騙 的傷痛,然而他們選擇的抗爭方式,不是聲嘶力歇的吶喊或暴力手法,而是每日定時在凱道營陣裡開班向路人教授消失中的卑南語、唱着他們的歌、説着他們的家庭軼事。面對政府攤開法律文件解釋土地業權之時,他們從家園搬來幾百塊經歷時間洗禮的圓潤的大石(有些直徑一尺長),和大家一起實習原住民藝術,在石頭上畫畫,一一在凱道上展視開來。

Vivian攝於凱達格蘭大道

相對周末白天在西門町捷運站外隔着繁忙馬路的「台灣自決」與「只要對台灣人民好」的旗海對壘,原住民的表達方式是一種不直接的軟銷。受壓者在極難改變現況下,藝術成為他們的出路。透過藝術及表演等,告訴別人他們的感受。看似軟弱的表達方法,希望收得教育之效。

起碼,在我身上是湊效的。單看石頭陣的視覺語言,讓我想起了愛斯基摩人有五十多個詞語描述「雪」的說法,視覺的力量凌駕了言語的溝通。那景像教我反思每日耳聽「本土」和「排他」議題的不同層次,離開凱道後仍繼續追查原住民的情況與歷史。「藝術到家」把藝術及活動帶到白立方以外的公共空間進行的目的,相信也是同樣是希望激發對在地環境及時事的反思。

當代與廟宇的「交陪」

月底專程到台南郊區蕭壠文化區看以《近未來的交陪》為題的《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這個月來與走路草農藝工作室及水谷藝術的策展人交流,發覺幾位都對在台灣得以承傳的廟宇、祭祀及慶典等中國傳統文化素有硏究,那是我在香港的成長環境中較少接觸的範疇,正好透過參觀這個結合台灣民間廟宇文化史和當代藝術的展覽,多點了解。

「交陪」,台語;共聚、交往、交流之意。「交陪境」是清代以來民間有往來的地方廟宇的組織、網絡或平台。總策展人龔卓軍與他的團隊陳盈瑛、高森信男、陳伯義及陳宣誠,與三十八組台灣及海外的藝術家把「交陪境」的概念,以當代藝術的媒介,呈現在前身是日治時期建成的臺南佳里糖廠倉庫群的蕭壠文化園區內。作品以不同形式探討廟宇傳統和文化的創造、使用以及生活等面向。其中不乏震撼的紀實作品,林柏樑把廟宇的精萃、姚瑞中把宗教和社區的關係、沈昭良把台灣特有的婚喪喜慶用移動式舞台車、陳伯義把民眾求安的魄力,一幕一幕地搬到蕭壠的長廊及展覽空間裏。縱使我不熟悉這個課題,但展現的媒介讓我能在短時間內捕捉到台灣(尤其南部)的社會脈絡及文化精萃,又加深了對「走路草」的了解。

其中許家維的《神靈的書寫》錄像裝置,紀錄了藝術家透過馬祖神轎會村民,與據說生於一千四百年前江西省的鐵甲元帥的「交陪」,冀重塑祂原來駐於武夷山的寺廟,並同時陳示了根據元帥通靈神轎撞擊神桌寫下神明指示的動態捕捉而轉化而成的3D動畫和廟宇場景。作品一口氣展示了策展人所描述的三重「交陪境」:傳統民間藝術、傳統文化實踐、結合當代科技。老遠跑到台南,站在鄕郊,實在地觀看這個交陪着兩重超自然的情景(神明的國度及電腦虛擬的世界)的作品,忽然意會到當代藝術能建立對話。藝術家透過其轉化的功力,把一些突兀的狀況以另一語境呈現,能在平常生活及慣用語言之外提供另一種方式的解讀以至對談的可能性。

結語

帶着幾個星期的觀察再回到台北,處理自己位於水谷藝術的駐村展,從居住的房間的角落出發,運用七十年代生產的絲襪及萬大路上被拆掉的行人天橋的碎片,重塑跨越四樓及三樓的作品,回應藝術空間辦的上一檔展覧。

發飊:Vivian FUNG 創作個展 (台北 水谷藝術)

香港策展人簡歷
馮穎君 Vivian FUNG,現居香港,1992年獲澳洲麥覺理大學文學士,在商界打滾廿年後重投學院,2016年獲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藝術文憑及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碩士,作品多以過氣物品探討人性的力量,亦嘗試策展。2017年3月,第一次駐村。

《入世・離地/貼地・出世》港台藝術交流展

開幕式:11–11–2017(六 SAT)2:30PM
展期 :11–11–2017(六 SAT)- 26–11–2017(日 SUN)
時間 :12NN — 7PM
地點 :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2號單位

策展人:馮穎君 (香港)、走路草農藝工作室 (台灣)
參展藝術家:(香港) 街坊排檔、張才生、馬智恆、彭震、陳沁昕、小蘭訂造 (台灣) 李亦凡、羅懿君、陳漢聲、黃博志、劉玗、鄭亭亭

更多資訊:www.arttogether.org/attachment-detachment.html

--

--

Art Together 藝術到家

「藝術到家」是民間非牟利藝術組織,於2008年成立,致力流動地在戶外或公共空間策劃藝術活動、展覽及交流,如藝術教育計劃《尋找海岸線》、膠紙塗鴉計劃、橋裝藝術計劃、《源野生活》系列等,讓藝術真正地融入社區。http://www.arttogeth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