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區簡史|火車站前、中正路、大廟口

— 過於筆直的發展想像

桃步走 Back To Tao
6 min readJul 28, 2016

清代至戰後:兩個中心的形成

桃園市中心在乾隆時期,以開基福德祠為頂點,發展出「南北向公館頭街」和「東西向桃仔園街」的「丁字」市街型態,後在嘉慶年間經過械鬥、重建,又形成長南街並且開始興建瓦屋。

1813年位於桃仔園街上的景福宮落成,獲得當地居民認可和官方支持而取代開基福德祠,成為桃仔園十五街庄的信仰中心,依附廟宇而形成的街肆店鋪也從開基福德祠陸續轉移到景福宮周圍。

另一方面,因械鬥再起而興建的土堡石牆,則形成了土堡內外商業聚集和農村景觀的區別。到了清朝末期,桃仔園街(今中山路)和中南路(今中正路)的丁字型道路成為桃園街的主要幹道,東到開基福德祠、西至西廟,為桃仔園聚落的主要範圍。

清朝末期,從基隆到新竹的鐵路在桃園城南邊設置了火車碼頭;日治時期原地拆除重建為桃園驛,做為交通轉運的樞紐,也成為當時景福宮(信仰中心)到桃園驛(交通中心)一帶形成商業和行政重心的關鍵因素。

景福宮一帶成為桃園市街農產、百貨的集散地,被稱作「大廟口」

永和市場歷史可追溯至日治,現今建築為1981年啟用,將配合捷運綠線工程更新。

1904年拆除土堡進行市街改正,形成秩序和整齊的街道,另一方面,因應交通和商業、人口的聚集,景福宮一帶成為桃園市街農產、百貨的集散地,被稱作「大廟口」,大廟周圍的長條型街屋皆是以商業店鋪為主,道路旁亦有攤販聚集。

永和市場是桃園重要批發市場,地下一樓總在清晨開市。

其後,為了因應攤販增加而造成的街道壅塞和衛生問題,日本政府分別在明治35年及昭和7年,於長美街設立公設市場和大廟正後方的新市場(今永和市場)。

相較於大廟周邊(當時多稱作舊街)以商業和信仰為主,火車站前的新街區則以政治和教育機能為重。

許多行政機關如桃園郡役所、桃園街役場、稅務出張所、米穀檢查所集中於此,大正時期設立的桃園小學校(今桃園國小)和桃園公學校亦位於此區,周圍也形成了日人居住的宿舍群。

除了政治和教育機構之外,新街也是桃園最早發展金融業的區域,各種會社支店、桃園信用合作社、水利組合等金融機構皆在此設立據點。

國民政府來台後,將桃園街改制為桃園鎮,後又從新竹縣中劃出為桃園縣,但從日治以來以大廟為中心形成的商業據點和新街一帶的行政、教育、金融中心的區位劃分並未有太大的轉變,例如桃園郡役所改由桃園縣政府使用、桃園小學校改為桃園衛生院、武德殿改為桃園縣議會等等。

桃園武德殿(圖/翻攝《泛桃舊藏》)

1970年代以降:消費地景的擴張

歷經1970年代的十大建設,為接軌中山高而修築的幹道深入桃園與鶯歌地區;在一吞一吐之間,舊的人事物被送出去,新的發展機會湧進來。

在主要交通幹道的沿線,工廠一間間築起,覆蓋農田和埤塘,劇烈地橫掃從城到鄉的地景。在重大建設的發展方針下,土地被徵收了的鄉村居民移往都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工廠及就業機會,則吸引了更多外來人口移入;與台北的交通更加便捷後,兩地的交流網絡也愈見緊密。

這樣的鉅變重繪了桃園市區的藍圖。首當其衝的便是最繁忙的火車站前地區,舊有的商業空間已經不敷急速增長的消費慾望。

因此,為了滿足消費需求,以及升格為縣轄市後的新市政,原先位於站前中正路的桃園市公所(今麥當勞)和桃園縣政府(舊遠東百貨)於1983年一同搬遷至新規劃的縣府路行政園區。商業大樓與百貨公司、餐飲、服飾精品等消費場所,則經由公開標售進駐空出的公有土地,形成今日我們所熟知的商店林立的地景。

在1979至1989年短短十年之間,站前商圈就成立了七座電影院,蔚為市區影視娛樂消費的全盛時期。然而從1990年代初期開始,隨著電視機的普及與新型態消費空間(如MTV)的出現,人們得以在更私密的空間、以更低的價格享受電影;大型連鎖影城(如台茂歡影城)挾著龐大資本與高檔設備,遠非小規模經營的地方戲院所能匹敵;另一方面,多元的新型娛樂如撞球、KTV等等相繼出現,也提供年輕人更多休閒選擇。

是故,乘著大眾消費風潮崛起的地方戲院,卻在消費風潮持續高漲時黯然退潮。

未走之路:想像另一種市區生活

從1980年代開始的市區轉型似乎讓居民有更多消費選項了,但在消費場所擴張的同時,是哪些空間被需要付費才能進入的商店取代了?休閒娛樂被商品化之後,我們能夠想像除了消費之外的其他娛樂嗎?而娛樂商品集中化與標準化之際,人們在買賣中建立的的互動與關係是否也變得不一樣了?

這些問題也許永遠不會有標準答案。

行走於市區街道上,睜開好奇的雙眼把熟悉不過的景色陌生化,或許我們能看見被遺落在時空之流中、因而不曾向我們顯現的未走之路。這些路有多少種樣子,關於市區生活的另類想像就有多少可能。

至於,那些在物換星移中彷彿時空凝滯、甚至倒流的地方,在既有的歷史書寫和集體記憶中也被遺忘了。但那些地方也有人──或曾經有人──生活著,他們的生活軌跡亦構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份;像是中正路麥當勞後方巷弄中的舞廳,提供外籍移工在周末夜晚放鬆聚會和歡騰的舞台。

這些被遺棄的角落固然提供新來者搭建認同的空間,但卻是個不見容於公共視野的角落。我們要麼放任其腐朽,直至建築老舊不堪使用,再以安全或美觀為名將之剷除;要麼與它保持距離,在需要的時候才正視其存在,卻也把它當作一個沒有歷史的空間對待──就如後站的東南亞商圈,曾是市區開發過程中被遺落的邊陲,在東南亞移工與配偶的長年耕耘下,才逐漸地長出生氣,如今卻因火車臨時站的啟用而受到優勢的本地商業勢力威脅。

因此,我們如何思考一個友善的制度環境,讓更多生活於此之人能參與協作,讓異質社群的生活藍圖均有可能得到實現,讓物理空間的聯繫拉近不同成員的社會距離?這樣一來,所有生活於此之人才能不再「生活在他方」,關於這座城市的故事也才能一直一直地說下去。

--

--

桃步走 Back To Tao

「先體驗再說故事,從樸實中發現浪漫」 地方創生 | 社會設計 | 文資議題 | 景點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backtotao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