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巡水歷險記

桃步走 Back To Tao
5 min readJan 27, 2019

山上那天,聽露營區阿姨說,已經好幾天沒下雨了,就算有也是下得像猴子尿尿一樣沒幾滴,露營區水管處也很久沒有水流下來了,恐怕水管通路是堵住了…這時熟悉山上水管路線的呂大哥剛好來營區修理加壓馬達,在進一步我詢問之下,剛好他下午也有空,不過缺一個助手,呂大哥說不如就你跟我一起上去吧,於是就促成了我第一次的巡水歷險。

在通往營區接水點的路上,必須先爬上一連串的樹林陡坡

在開始分享巡水歷險之前,我想試著來討論一下為何長興部落為何會時常面臨缺水問題。

令人頭大的缺水問題

桃園市復興區長興部落,又名竹頭角部落〔1〕 ,由於主要生活區域沒有溪流經過,所以當地居民所用的生活用水,來自山上的泉水,而這些山泉水的來主要來源就是雨水。長興部落的居民必須從山區尋找到水源頭,從水源頭牽一條水管一路拉到自己的居住地旁供隨時使用。然而,每年在11月到3月冬天的這段期間,由於雨量開始減少,居民就面臨缺水的可能。

除了要擔心缺水期的問題以外,在夏季雨量充沛的期間,豪雨或颱風過後時常還會有樹枝卡在管線中,或是管線被石頭壓破,導致水流不下來的問題,最後還是必須要一趟去巡水源,排除障礙後才能用水無虞。

沿路可以看到類似的水管線

為何不用自來水?

問題來了,既然使用山泉水要費盡體力和心力從山上牽管線下來,還要時不時看天氣好壞程度確保使用正常,那為何居民不乾脆使用自來水呢?水流供給很穩定,也不用再擔心水源分配不均啊!主要原因在於「成本」,將自來水牽到山上自己家旁邊這件事情對當地居民來說成本太高,至少要十幾萬,所以基本上不會有人在山區接自來水來使用。

自來水的使用城鄉差距是必然存在的,一般來說城市中的建地旁,通常都已經有自來水公司的大管線在附近了,要做牽線改動比山上容易許多,當然成本也就會低很多。也就是說,我們在入住之前可能建商都已經把這類水的問題處理完畢,屆時入住居民只需要按時照水錶的計費繳納費用即可。

穿過招牌走進去,展開巡水歷險!

爬好漢坡之前 先披荊斬棘

約莫下午兩點,呂大哥開著他深藍色三噸半貨車來到營地,遞了一雙雨鞋和自製蚊香盒給我,我看他身上配了一把鐮刀,心想這條山路應該充滿障礙吧,但是好奇與興奮蓋過一切慌張,驅車不到十分鐘抵達前往接水點的路口。

長興部落巡水路線沒有明顯的登山口,也沒有指示牌,只有一塊「歡迎蒞臨長興里」的觀光招牌。在爬山以前,站在招牌旁邊,呂大哥先是提點了一下注意事項,包括蚊香掛在身上,還有等一下大概會有多陡之類的,當然還包括等等在山上不要亂講一些五四三的叮嚀。

說完話後,我跟在呂大哥後頭穿過招牌,我們很快的就從柏油路進入到另一個世界,先是遇上一片肆意生長的雜草,俐落的拿起鐮刀把擋住路的雜草剔除後,沿途陸陸續續看見密密麻麻的管線,呂大哥能看出每一條管線是屬於哪一戶人家在使用的,在很多管線被雜草蓋住的情況下還能夠清楚分辨,這點我真的覺得超酷。

在這條沒有繩子扶的好漢陡坡上,除了要踩穩腳步、慎防跌倒外,隨時還要注意自己會不會脫隊。

巡水=尋水

隨著爬的高度越來越高,山勢也越來越陡,呂大哥這時停下來說「長興這一帶就是因為地勢太陡,所以水很難接住」,下過的雨很容易就進入土裡,這樣一來水就很難累積起來,進入管子裡,所以居民所牽的管線點時常在更變,有時要往更高的地方去尋找水源頭,那裡可能有天然形成的平台可以累積雨水,在那裡架設管線最適合,不過下一次巡水線的時候,就是更頭痛的開始。

山上的水源頭

爬了大約40分鐘後,終於看到了我們的水源頭,接著呂大哥馬上找到了水下不去的原因,原來是因為之前架設好的墊高水泥位移,導致水管高度不夠沒辦法接到水,不過我們沒有背水泥上來,只好以徒法煉鋼的方式,打算用土把位移的位置堵住,身為助手的我用大片姑婆芋裝土給呂大哥進行填土,連續不下幾十次終於把位移的地方填滿,看著水慢慢積了起來進入水館裡,心裡有著莫名的成就感。

看手錶此時時間已經來到下午四點,天色比剛上山時暗一些,我們開始啟程下山,下山的難度比上山難上許多,但下山很多時候我都是坐著下山的,同時間手也不能閒著,要抓著樹根或是石頭穩住重心,感覺一不小心就會墜入山谷,還好最後順利走出山林,結束這次的巡水任務。

意外看到紫金牛的果實

後記

實際走過一遍巡水路線後,可以深感水資源是多麽珍貴,絕對沒有什麼唾手可得的事情,在山上除了用水要看天氣外,巡水也是如此稀疏平常的事情,我們在使用水之前,就先付出了滿滿的汗水。

補充註解

〔1〕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竹頭角部落名稱由來,當地居民表示其祖先於乾隆年間由南投遷來,社名喀拉,一為大社;因發音像閩南與之【角】,因而得名竹頭角。

--

--

桃步走 Back To Tao

「先體驗再說故事,從樸實中發現浪漫」 地方創生 | 社會設計 | 文資議題 | 景點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backtotao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