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產業產值都是估算出來時

D’wHisKy Insularis
6 min readJul 6, 2019

--

從人才培育到產值估算的產業推動模式

我跟這個政府開始有比較多接觸應該是從 2012–2013 左右開始,因為開放資料的關係。當時民間沒有什麼組織或是具代表性的團體是在談開放資料的,學界也沒有,產業圈也沒有,所以自然就會找到青平台來,然後就是找到我(還有一些其他人)。

而為了要把開放資料作為一種產業來談,政府就開始找習慣合作的民間組織來成立產業聯盟,希望可以透過這個聯盟來發展一個被稱做「開放資料」的產業。然後要做產業,當然要有一些規範標準與分類的方法。因為沒有規範標準,就不知道該怎麼投錢進去,不知道該怎麼談補助或是其他各種「獎勵」的方法。所以又委託了法人智庫等來作產業的規範研究。

有了規範和評比的標準,有了大概的方向,就要開始談產業的建立,所以又開始去設定了幾個目標領域。這個領域的選擇,我其實不太清楚怎麼跑出來的,或許就是,依照政府機關運作的分類 來決定 — 這很常看到,因為不能找出個大家都不知道誰該接球的產業,那是自找麻煩。或是沿用其他政府機關制訂的不同分類標準。有了領域,就去找領域內聽過知道的一些知名企業公司,邀請他們來開諮詢會議,請他們針對主題(這邊是開放資料)提出建議,需求。然後再彙整這些需求,去找相對應(接球的)部會做回應。至於會怎麼回應,回應的力道如何,這就是另一場政治上的角力了。

最後,就產業的推動來說,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各整補助,透過辦活動與競賽的方法來把錢分出去。因為作為國家政策,總是會編列相關的推動預算,而這些預算,就是要找到方法用出去(這些預算請用億來當單位)。而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計算產業產值是最重要的條件。所有的作為與設計,都是為了那個計算出的產值而生。從一開始談產業(開放資料作為產業),談架構生態圈(資料產業作為一種生態圈),到補助與獎金(資料應用作為產業核心價值),全都是為了談「產值」。而所謂的「產值」,就是我們有多少「人才」(培育),有多少「企業」(參與的企業,新創的公司),有多少「計畫」(來拿多少資金補助與投資),用這些來「估算」我們的產值可以有多大。沒錯,重點就是「估算」,這是算出來的數字。所以不要問我一兩年後我們還剩下多少「產值」。

好… 把這一套順序說完了。那接下來來談,為什麼一直以來政府都是這樣做事和為什麼一直以來這樣做事都「沒有用」!

我們談的產業到底是傳產還是新創

一直以來我們都假設某個領域下應該要有個「產業」的存在(已經存在),而這個產業內的 players 應該都要知道他們的需求和政府的問題在哪。所以政府是來「協助」產業解決問題。但是你要告訴我你的問題是什麼。

但是,事實上是,今天我們談的許多都是新興產業或是創新的服務,是在一種新的技術,需求,未知的市場下,要去創造出來的新價值!在這情況下,我們一直去問在原本不同產業內的企業和公司,你們要什麼,你們需要什麼幫忙,你們認為政府哪裡該做更好。他們只會告訴你,法規要鬆綁(不要管我要做啥),資源要分配(多給我錢!給我更多錢!),政府服務要免費(你們現在做的東西要盡可能讓我可免費使用,我不想跟你們買)。然後或許再加個政府的基礎建設要落實(地方網路鋪線等)。然後這裡面,還要知道很多產業其實就是固定那幾個 players,其中又有好幾個,是專門做政府生意的(因為只有政府有這個市場,出得起這個錢,養得起這個產業)。

在參與過幾場不同的會議,有機會接觸到這整套流程的執行。這就是我看到的結果。這樣的結果,會不會有用?有,當然有,針對特定幾個點會有機會看到需求和要改進的地方。但是對整體產業政策的制訂與推動有沒有幫助,沒有,真的完全沒有!

政府在談新的產業時,當然知道要養出一個生態圈。但是對這個生態圈的想像,其實只是去找出原本認知中領域內的 players,然後希望他們加入後,我們就可開始來估算產值了(所以現成的,大公司的參與就很重要)。例如在談開放資料,政府找的很多都是 SI 廠商。但是天知道這些 SI 廠商除了做系統整合,依照需求書做資料庫建置,和資料應用的生態是有多大的多遠的距離!這跟去光華商場找工程師一樣,每家做電腦組裝的店都有工程師,每個工程師都可估算出他們的產值,賣出的電腦從零組件到品牌電腦,都是我們的市場。最後,我們就有一個叫做「資訊產業」的東西了。喔?是嗎?

所以政府要談新興產業,或是希望對產業的推動有幫助,到底應該要怎麼開始來作?

要把開放資料當「產業」來談時,應該要瞭解我們談的其實常常只是一種「工具/技術」,而「工具」作為產業,那就只剩下「做工具的人」,「賣工具的人」和「用工具的人」。而在這裡面,「用工具的人」其實是最難被當成一種產業來推動的。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每個人會怎麼用這工具,在什麼地方,哪一個領域,為了什麼來用這工具。結果最後就是,大家談的都是「做工具的人」和「賣工具的人」,然後期待「用工具的人」會自己長出來。(喔,在談開放資料的產業時,還多個告訴你工具可以怎麼用的「顧問」)

所以答案似乎很清楚了,如果我們要談的是新興產業,那「用工具的人」這一塊要怎麼去找出來,讓他們有機會長大,然後變成一種真正的產業?喔,談產業,又錯了。因為工具在這不是產業,是輔具。真正的產業是在原本不同領域下如何導入的新做事方法,新的程序,新的市場和新的價值。

所以談地水風災時,如果我們還是在說要怎麼去談這個「產業」?對我來說這就是問錯問題。因為這還是在問「做工具的人」和「賣工具的人」在哪。而要回答這個問題,不是把一個產業地圖畫出來就很清楚了嗎?

The 2017 Big Data Landscape — https://mattturck.com/bigdata2017/

但是如果我們要談的是「用工具的人」,那其實該問的應該是,地水風災,應該要如何跟其他不同產業領域建立關連性,跟生活上的需求又能有什麼不一樣的交集,對這些問題這我當然有我的答案,因為在開放資料的應用上,我們其實一直面對一模一樣的問題與挑戰。

所以我喜歡說,當你看到一堆資料時,你再怎麼想都只能「看到」這些資料,你的想像也只會被這些資料所「侷限」和框住。但是當你開始跳出框架,從生活,從觀察不同人在不同時後的需求,你就可以看到這些資料與其他資料被串接起來後更大的價值。價值是因為不同領域的東西被串接後所產生。老實說這也不是什麼新的觀念了,但是如何串起不同的東西,領域,產生新的價值。這還真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地水風災應該要跟我們的生活,不同領域有什麼關連?這真的不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

#我只是愛發牢騷
#需求訪談有他的方法論
#不同議題一樣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