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第一次自製明信片就上手

信丞
7 min readApr 19, 2018

每次去到台灣的各大景點、老街、文青小店都會發現想要買個獨一無二不會跟別人撞的明信片怎麼這麼難!或是覺得矮額這麼明信片怎麼做成這樣?好想要自己來試試看啊!

喜歡攝影好想要自製明信片啊!
但是又死性子不想要用網路上或seven的自製明信片服務(固執如我),可惡,好想要在紙質、排版、輸出都一手掌握啊!

明信片什麼的,寫給那些重要的人不就是要獨一無二嗎?
二話不說就讓我們開始自製明信片吧!

在開始之前

這些明信片做法都是我在許多嘗試+爬了一堆網路文章得出來的一些些小經驗,真的要說,其實內容的知識應該都爬得到,可是發現好像沒有一篇從0開始的全土炮自製明信片教學,所想說就來亂寫一篇教學吧。

必須要前情提要一下,並不是每個教學中的細節都要照著做,才印得出明信片,就算隨便一張拿Hㄒㄈ拍出來的照片,只要能印、能貼郵票,都可以當作明信片,內文所提到的方式是「我個人」在最龜毛的情況下認為做明信片最好的條件。

好的,在做明信片之前,一開始都感覺好像沒有很難,但是開始做了之後才會發現要注意的細節一大堆,我們一個一個慢慢講,必須要有些許的印刷、排版以及影像處理、後製的基礎概念,考量到這是新手教學,所以每一段都幫大家總結,懶得看內容就直接看總結吧!

就讓我們開始吧

輸出品的設計,是一門很深很深的學問,我自己也還是菜鳥,有很多細節跟設定可以自己慢慢摸慢慢玩,要是有心得的話非常歡迎大家來跟我分享XD

1. 裝置色彩
來源通常都是自己的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手機也可以,不過龜毛如我,就堅持要用相機拍。如果是用相機的話,基本上進到設定選擇在你的機型之下支持色域最廣的色彩空間,我自己是用Canon,所以我會選擇 Adobe RGB。

Photo credit: wikipedia

很明顯,會這樣選擇是因為這樣的Adobe RGB 能夠保有更寬廣的色彩表現,在細節的顏色呈現上也會更細緻,也因此在印刷上會比起sRGB能夠保留更多色彩細節。

總結:設定最寬廣的色彩空間。

2. 影像尺寸
在影像讀入後製的軟體的時候,可以去設定解析度,一張影像的有效解析度取決於最小的取樣頻率(?)因為每一次的影像輸出對於軟體而言都是重新取樣一張照片。

簡單來說,一張拍起來只有1200萬像素的影像,如果後製的時候的影像尺寸不到1200萬像素,解析度就是變差了。

以我的相機而言,一張影像約莫是1800萬像素,所以要是我在後製的時候影像尺寸小於這個像素數量,就會犧牲掉畫質;反之如果用1800萬像素的檔案來取樣後製原始尺寸只有1200萬像素的手機檔案檔案反而多此一舉,檔案的解析度增加了,但是實際影像的表現解析度還是停在1200萬像素,此舉只是無謂的增加檔案大小罷了。

至於影像尺寸的解析度,通常我都會設定在350(任性) px/inch (ppi),但其實以一般印刷品而言,設定300ppi 就很夠了,在做大圖輸出品的時候也大多是設定300ppi。

總結:後製的檔案解析度設定跟原始影像檔差不多就好,通常輸出設定300 px/inch 就很夠了。

3. 影像後製與轉存
從裝置讀入的影像,在後製的時候,為了確保電腦上看到的成品跟輸出品的顏色落差越小越好,所以檔案的色彩模式務必記得調整成CMYK,是因為印刷的機器只讀的懂CMYK的色彩,不然成品的色偏會大到你無法想像。

平常有在輸出印刷品的朋友一定知道,CMKY是輸出的基礎!然而我第一次印的時候就不知道這件事所以檔案到了店裡才又調了半天,印出來又發現落差很大,慘痛經驗。(繳學費啊嗚嗚)

後製完之後,確定完解析度、色彩模式之後要把檔案輸出,目前我個人是都把調整完的圖片輸出Tiff 檔,再另開PS檔案排版,排版完成後再以Tiff轉存或是直接帶著PS檔案去影印店輸出,目前也不確定這樣子的方式是不是最好的,只是我個人習慣的做法,也非常歡迎其他前輩們分享不一樣的後製排版流程。

總結:色彩模式調成CMYK。排版完轉存Tiff 或是psd。新手的話直接帶著PS檔會最好,有問題他也可以幫你調整一下。

4. 排版出血
相信很多第一次開始自己玩影像輸出的朋友,跟我當初一樣,沒有什麼出血的概念。什麼是出血呢,簡單來說就是在輸出的時候多預留一些「就算被裁切掉也沒差的」影像範圍

紅色框框是出血範圍,實際我們預期的畫面範圍是黑色的匡內之內

舉例來講來說就是一張預設要輸出一張180 x 127 mm的明信片,最好,有效的影像範圍最好抓到231 x 214mm 簡單來說就是上下左右各多2mm,但是你要的資訊(譬如說放入簽名、自己的手寫字)比例位置還是請參照180 x 127mm 的範圍來排版。簡單來說要預留一些影像用來被裁切掉

切記,不要雞婆自己拉一個有顏色的匡作為可參考裁切線(取代出血),到時候切不乾淨留在邊緣會 非 常 的 醜 ,別說我沒提醒你。

由於印刷的時候也是以標準紙張來輸出在進行裁切,所以建議在輸出的排版前,最好就已經有預留出血的範圍。

用手機拍的輸出後示意圖

另外,有人一定會問為什麼不在排版的時候排成滿版?因為並不是每一間影印店、每一台機器都支援滿版印刷,所以在排版的時候就也會先預留對於紙張的預留白邊以避免印刷出來之後縮放導致大小跟想像有所落差。(這邊應該就不叫做出血了,單純是預留印不到的範圍)

總結:在排版的時候記得預留可以被裁切掉的圖片範圍(出血),以及考量到紙張有可能印不到的範圍。

5. 紙張選擇
因為是明信片,所以當然要強調質感!我們當然不要用太軟、沒有質感、不適合印刷的紙,但是紙張的種類千百萬種,也不是每間店都要什麼紙有什麼紙;挑選適合的紙張也需要很多的經驗累積才知道怎麼選最好(那些做設計的真的不好混)。所以我這邊簡單提供幾種我用過,還算安全路線的紙給大家選擇,未來也會對於紙的選擇再行後續補充。

首先磅數的選擇,有人寫g、有人寫p,反正只要是講紙張的厚度單位都談磅數。基本上我做明信片的磅數最少會選擇200P以上,最高就看影印店的機器支援到多硬(厚)的紙,我之前去的店家250磅差不多極限了當然也是有300、350磅的紙,就看店家幫不幫你印。

而我目前使用過的紙種,只有萊尼紙220P跟象牙卡220P,我也不太知道怎麼替這兩種紙來評分,畢竟我經驗也有限哈哈哈哈哈。以尋找難易度而言,象牙卡幾乎每間店都有,不難找,萊尼紙比較不好找,或是要看店家願不願意幫你叫。之後有機會想要試試看道林紙跟其他美術紙,有消息會再更新上來給大家看看。

總結:跟店家大喊我要印明信片,記得磅數挑200磅以上最好。

最後

當初覺得做明信片是一件不難的事情,看完之後,

應該還是覺得不難啦XD

只是在追求卓越這條路上總是不斷會有新的知識、技能與經驗必須累積,期待大家自己回家試過了之後有心得可以再上來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