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商業簡報基礎思維

實作為主、故事核心、溝通至上

Gavin
4 min readAug 25, 2018

這是一篇解決問題類型簡報的初階教學文,內容主要濃縮臺大解決問題理論與實務課程 Sherman老師的理論,還有自己的實務經驗,希望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讓更多人了解這套方法論。

【系列文連結】

這個系列文,主要會圍繞在我在這兩年參與商業競賽、CTPS 學生顧問專案、職場報告,以及幫人諮詢簡報的過程中所累積的經驗。

不一定要有商管背景才能做好商業簡報。

我發現非常多簡單有效的觀念,這些觀念都能馬上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卻超級簡單好上手,不講出來實在太可惜了,我嘗試用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一個系列文完整記錄下來。

實作為主:親身經歷過的才是真的

不論是商管課程、仿間書籍、甚至隨便 Google 一下都能找到超級多在教你怎麼解決問題、做簡報的文章,但是這些都只是工具,沒有什麼比實作經驗來得重要。

有實作過、有聽眾,才會對問題有感覺,能瞭解不同工具的利弊,

透過聽眾能得到直接的反饋、並不斷學習改進。

在實作的環境選擇上,建議投身在一個不斷有新挑戰有回饋的環境是最有效的方法,若一直待在這種環境就能慢慢累積成長。

就算是學生也沒關係,現在課外的機會有很多。像是商業競賽、實習、也可以組成讀書會、甚至自己組成團隊去找顧問專案來做都有可能,只要讓自己在一個有壓力、有目標、有回饋的環境,自然會進步。

故事核心:用好故事為核心串起簡報

接下來要論述為何簡報的核心是好故事。

思考一下,當我們在說故事的時候,都會有一個要傳遞的訊息,為了傳遞這個訊息,會不斷鑽研怎麼在聽眾腦海留下印象,像是會在意聽眾的性別、年齡、狀態,判斷聽眾是否能了解故事背景,也會鋪排起陳轉合,讓聽眾能記住故事的寓意。

做簡報也是,好的簡報要有明確的溝通訊息,這個訊息要能對聽眾產生 Impact,Impact 是任何能改變聽眾思維的訊息,最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聽眾(特別是決策者)聽完之後,有沒有批准、或是採取某種行動。

為了做到這點,會先清楚簡報目的,並根據聽眾的狀態作出適當的鋪排,也就是下一章節會說的故事線概念。

溝通至上:簡報重點在於訊息傳遞

好簡報不一定需要華麗的設計

簡報內容可以大致會有理性、感性兩個元素:

  1. 理性用於說理,像是問題定義、方案有效性推論、後續規劃等等,重點在於資訊傳遞清晰無雜訊,邏輯連貫清楚。通常用於公司內部簡報
  2. 感性用於情感共鳴,用於佐證產品有吸引力、市場性(行銷案 Demo、工藝品牌、手機 App Demo 等等),或是公司未來策略藍圖發展,這些情境故事性強,需要大量的設計能力,才能帶領聽眾想像畫面。通常用於業務簡報、公關行銷 Angency 提案簡報

以下放三張簡報頁舉例說明:

說理#1:目的在於論證論點(標題)

全球數位行為正在改變(論證頁)

感性#1:目的在於展現產品使用場景

14th ATCC《Junction》提案簡報產品介紹

感性#2:目的在於展現企業完整策略藍圖

Inditex公司子公司品牌佈局

透過以上案例可以說明,不需要有設計能力就能做好簡報,要根據簡報目的而定,有時候太多資訊、顏色反而會有害於資訊溝通,就算沒有設計,也能透過口語表達能力傳遞資訊。

因此,我這次會著重於說理類的簡報,至於如何製作感性類或如何設計單一簡報頁,之後有機會再提,下一篇文章,會講解如何設計故事線。

--

--

Gavin

目前在澳洲科技遊戲區塊鍊公司全球 GTM 與商務策略,曾經在 Garena 負責策略團隊與遊戲海外發行,以及曾在金融業負責台灣及海外的消金策略規劃。對遊戲、網路、金融產業有高度熱情,目前在台大 CTPS 課程擔任助教 #DitigalFinance #Gaming #ProblemSol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