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探百工介紹文}劇場就在你身邊: 運用人類學心法創造多元文化對話舞臺的戲劇教育(陳韻文篇)
每天搭捷運與公車時,時常看到拿著手機「追劇」的上班族。他們「與世隔絕」的專注神情總讓我回想起當年田野中的我。還記得,我無法離開田野,但非常需要「抽離田野」好讓自己身心休息的其中一招,會偶爾進入土豆網的臺劇、日劇、韓劇的世界(咦?)。然而,電腦畫面中那些虛擬的角色時空、程式化的情節故事與表演方式,為何能夠讓我從現實生活短暫「出走」而感到療癒,讓我有動力繼續回到田野繼續調查工作呢?當時我沒有多想。
但現在回想起來,或許是因為在電腦螢幕前,因為感官思考被視覺與戲劇帶領到一個不屬於現實的幻想空間、因為我是「觀眾」而非參與其中的角色,所以得以形成「暫時出走」的狀態,透過「入戲」獲得身體與心理的放鬆。戲劇反映展演者如何詮釋人生共同的狀態與挑戰,同時也構築出屬於觀戲者個人特有的「異想」空間,所以苦悶的上班通勤族,大概也是藉由這種短暫「與世隔絕」的時刻在想像另一種人生吧。
(娛樂一下看看很爆笑的入戲與出戲之間-BenQ大畫面追劇神器電視上網精靈JD-150 — 超爆笑迷你劇[追劇女孩與她的杯具男孩] )
以戲劇為儀式,以儀式為戲劇
事實上, 戲劇起源於原始宗教,從劇場的儀式起源到田野經驗如何在民族誌寫作中展現, 劇場與人類學常常是彼此相關的領域。戲劇與劇場也為人類學對於儀式意義的民族誌調查提供了很多啓發與養分。
比如說,出生於蘇格蘭的戲劇世家的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就以戲劇展演作為分析社會行為與儀式關係的視角,分析中非社會恩丹布部落人以宗教儀式來處理傳統文化內部矛盾及其與西方文化的衝突。Turner以Arnold van Gennep提出的儀式分析框架為基礎,主張儀式進行時參與者與日常生活事物分離,過渡到有別於日常時空概念的儀式世界。 在儀式的流動體驗中,參與儀式的人有機會透過含有顛覆社會性和逆反儀式性的角色扮演,獲得「閾限」(liminality)並形成「交融」(communitas),最終重返社會進入日常生活軌道。而如同儀式作為社會結構、功能、意義、認同與經驗發展等面向整合發展的重要機制,戲劇與劇場往往也被視為是傳達、建構與發展社會文化認同的教育方法與手段。
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戲劇與劇場並不只是「文學作品類型」或是「藝術創作型式」。 尤其,劇場展演在社會中受到欣賞、評價與多元的詮釋,創造出一種雙向建構的文化動態空間,觀戲與展演經驗可以映照出參與群體所處共通或不同的社會文化脈絡,同時在這個交流過程中,參與群體也創造並影響著對戲劇與劇場的文化意涵。
劇場即社會 社會即劇場
「劇場人類學」(Theatre Anthropology)即是丹麥歐丁劇場的尤金尼奧‧巴爾巴(Eugenio Barba)在1995年所提出,主張以田野觀察作為研究多元文化表演者舞台藝術行為技術面向的新範疇。巴爾巴的表演方法論,強調日常生活與舞台表演心理與身體行為的比較,除了解析劇場把個人日常生活實踐的(身體)語言抽象化藝術化的過程,也關注展演過程的社會互動與文化溝通。他也藉由歐丁劇場「以物易物」(barter)與國際戲劇人類學學院,來分享經驗並訓練表演者,讓讓參與者透過實踐與體現異文化溝通對話與身體交流來理解台上台下演員與觀眾文化交換背後的意義與關係。
劇場人類學的發展也讓我們了解到,戲劇展演是個關乎社會不同群體對舞台與自身文化的詮釋與連結、意義創造與反思對話的過程。戲劇與劇場其實是表演者與觀眾共同創造出來、並以社會文化作為基礎的敘事與對話方式。換句話說,戲劇與劇場展演是具有讀者或觀眾意識的文化產物,並非只為了劇作家或表演者而存在。觀眾藉由觀看舞台上虛構「他者」生命經驗所處的時空與世界,思考自己與所處社會的關係。
而當我們把戲劇作為探索社會文化的途徑,不但可以增進我們對於社會文化多樣性的關注與敏感度,同時也促使我們思索劇場與戲劇在社會的歷史與當代所扮演的角色,並看見戲劇被創造與表演的特定社會文化脈絡。因此,不管東方或西方,古典或現代,戲劇與劇場往往不只是因應休閒文化而生的產物,而可以是傳播與強化理念,或是針砭現實生活的教化工具。
而正因為戲劇與劇場方法綜合藝術形式與感官經驗,透過具象化時空反映文化的多重情境,所以早已成為社會運動、社區再造、社會創新等領域用來整合性「設計思考」與「做中學,學中做」的教育工具。
在這次「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窺看百工 (四)教育專題系列PART II-原住民教育X戲劇教育」活動中,我們很高興能夠邀請自由戲劇教育講師,曾任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專任副教授的陳韻文老師來分享人類學視角下的戲劇教育如何藉由社區、博物館與劇場跨界互動合作,深化地方文化藝術、公共空間與社區的關係。
戲劇教育重點不在培養演員或劇場專業,而在應用整合經驗創造社會關係
韻文說,人類其實在幼兒階段就已經通過遊戲接觸戲劇了。幼兒透過遊戲角色扮演,創造出想像空間。她自己戲劇的啟蒙,來自於兒時與姐姐時常玩「扮家家酒」,藉由扮裝、空間改造甚至自製廣播劇,進入到一個又一個神奇的異想世界。她指出,戲劇與遊戲相似,會根據組成成員共識的規則與慣例,把日常生活中的時間、空間、身份與行為,暫時賦予新的象徵意義,要求參與者透過身體的參與、情感的投入與認知的表達交流推展行動。
歷經一路探索文學的劇場(外文系)、藝術的劇場(戲劇所)到深耕社會的劇場(戲劇教育博士)的求學之路,韻文認為,「戲劇是一種「關於人的、透過人的、且為了人而存在的藝術」。因為體認到戲劇與劇場來自於生活社會的連結,因此返國後也身體力行,希望透過戲劇教育的推廣與深化,讓戲劇與劇場成為可以應用來啓發與活化社會、理解多元文化脈絡與發展地方社區的方式。
尤其,韻文指出,戲劇教育作為跨域生成的空間,強調劇場關乎人的經驗,但並不以劇場展演為目標,而是將戲劇作為學習與探知多元文化意涵的分享交流方式,藉由意義建構的即興、過程導向的戲劇經驗,發現並思考與自身經驗相關的問題與議題。而戲劇教育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創造人與人的社會互動關係,並藉戲劇實踐參與引發對話、移情、分享與聯繫的社會關係。
除了運用在校園內成為師生創造共學空間的創新教學方法,戲劇教育如何成為校園外地方社會展示、理解與建構在地文化集體記憶敘事,凝聚社區認同的方法呢?本次的講座中,韻文老師將跟我們分享她在「夏日首陽.戲劇楊逵 — 戲劇教育x導覽種子」計畫中,以戲劇教育、博物館劇場與社群藝術為軸心,為臺南新化的楊逵文學館設計籌備工作坊的經驗歷程。身為外來藝術工作者與「教育家」,她要如何進入地方與工作團隊、學院和觀眾建立不同的關係與文化交換?戲劇教育教學猶如田野調查的過程,充滿動態、即興、互動式的人際交流,她如何看待「成品」生成的過程?而引導產生社群藝術的專案結束後,改變了什麼?
更多精彩的內容,歡迎來參加5/13(五)7:00,在「墨工廠」(100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 墨工廠)的窺看百工活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iu...
(撰文by 科技部人文與社會科學延攬博士後研究員/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陳懷萱)
圖片引用自
https://www.google.com.tw/imgres?im...
http://www.odinteatret.dk/umbraco/i...
http://pics18.blog.yam.com/5/userfi...
http://www.drama.nutn.edu.tw/files/...
http://www.drama.nutn.edu.tw/fil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窺看百工(四):原住民教育x戲劇教育
時間:5/13/2016 晚上七點到九點
地點:100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 墨工廠
分享人(一):辛靜婷博士(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課程與教學博士)
分享人(二):陳韻文博士(自由戲劇教育講師,英國華威大學戲劇教育哲學博士、曾任: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專任副教授)
主持人:陳懷萱博士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人類學博士)
票價:NT$150
活動流程:
1845 報到
1900 主持人陳懷萱開場
1910 分享人辛靜婷:原住民教育經驗
1940 分享人陳韻文:戲劇教育經驗
2010 雙方對談從人類學方法於教育領域之應用
2040 現場Q&A
2100 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