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市場:生產棒球還是高爾夫球有分別嗎?】

鈞裕發展研究隨筆
3 min readOct 18, 2017

--

Photo by StockSnap on Pixabay

近日林鄭施政報告出爐,以其一向行事風格,積極有為的施政方針不讓人意外。但香港奉行自由市場多年,有些人仍以香港每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為榮,始終不能理解政府在經濟發展中能有什麼角色。

說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是政治經濟學裡的最大課題,我想一點也不誇張。這篇文章當然不妄想將整個問題處理掉,但要拆解一些迷思,讓讀者較容易理解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還是可以的。

談政府角色,一個在香港可能比較陌生的立論基礎是:產業的選擇很重要。傳統經濟模型一般不太重視產業之間的分別(除了勞力和資本密集之分) — — 反正任何生產都只是個投入(input)然後產出(output)的過程,生產薯片還是晶片、棒球還是高爾夫球似乎沒有分別。但事實是,生產什麼有分別,而且很重要。

劍橋經濟學家卡爾多(Nicholas Kaldor)的成長定律說:製造業增長愈快,經濟成長愈快。時移世易,談卡爾多的定律當然不能搬字過紙,但背後的原理還是有參考價值。

製造業一般比服務業更容易提升生產力,因此更適合作為經濟成長的引擎,這在今天基本上仍然正確。想想過去五十年理髮服務的生產力成長了多少,汽車製造業的生產力又成長了多少,不難理解吧。在製造業裡,利用機械化等技術提升生產效率要比在服務業裡容易得多,作為經濟發展的引擎自然更有潛力。

在製造業內,不同產品的成長潛力亦各有不同。薯片和晶片就不談了。同樣是波,棒球的縫線工序到今天仍未機械化,得在哥斯達黎加等地的工廠靠人手一針一針縫上;高爾夫球卻已發展成高科技產品,安坐美國等富裕國家裡機械化生產,可謂同波不同命。正所謂:你的專業如何,你的命運也必如何。若然有個國家舉國專做棒球縫線,真的只能祝君好運。

有讀過少少國際貿易理論的人都一定聽過比較優勢定律 — — 簡單來說,這定律指出如果一國生產棒球的機會成本比其他國家要低,就應該專門生產棒球,然後跟其他國家貿易,得到的會更多。

這條定律本身沒有問題,專業分工加貿易對大家當下都有好處。問題是:產業間的價值不同,發展潛力也不同,專門生產一樣缺乏成長潛力的產品長遠可能令國家經濟發展陷於貧困和停滯。當下貿易互惠是小利,長期發展是大利,因小失大也。

政府的角色就是創造比較優勢。比較優勢並非注定不變的 — — 今天的優勢是生產棒球,不代表明天的優勢也須得是棒球。若要發展當下缺乏優勢的產業,就多少得扭曲市場的力量 — — 干預市場,孕育新產業,這就是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打個比喻,政府就像為整個經濟掌舵的企業家,必須透過建立願景、繪畫藍圖、組織資源、協調不同部門工作,才有可能在屬意的產業裡爭取到一席之地。相反,若政府選擇無為而治,就只能接受依比較優勢定律所分配的工作 — — 當然,可以好,可以壞。

香港過去很幸運,幾乎一切順勢而行就走到今天這般光景,不容易理解到,在國際貿易體系裡被分派到一份好差事並非理所當然。或許到某天幸運的優勢漸漸褪色,才會開始體驗到,任由市場發揮並不總是如此甜蜜。

鈞裕 18–10–2017

--

--

鈞裕發展研究隨筆

關注國際及本地發展議題,鍾情政治經濟學,途經劍橋修讀發展研究,深信香港以至世界都需要一套新的“發展觀”。夢想拒領諾貝爾獎,現實是寫寫文章,分享隨思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