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金融業到底在幹嘛?淺談台灣金融業與市場概況

蘭登筆記
Jul 1, 2022

--

這篇文章將帶大家快速認識金融產業以及台灣目前的現況,金融股作為台灣散戶最愛的標的種類之一,受到的關注自然較多。然而不同公司背後的資金規模、業務範疇卻都不盡相同,而這些差異對公司未來的發展也會有顯著的影響,今天就一起來認識這個大家都熟悉卻又不太清楚它在幹嘛的產業吧!

一般而言,我們常聽到的國泰金、玉山金其實指的都是「金融控股」公司,至於什麼是金融控股公司呢?根據金管會的定義,金控公司是指對一銀行、保險公司或證券商有控制性持股,並依金融控股公司法設立之公司,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把各種金融業務整合到自己旗下的一種公司。金控公司本身並不直接從事金融相關業務,而是透過它旗下的子公司來提供金融服務。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讓金控公司在保持各業務部門獨立性的同時,還可以透過互相合作來增加業績成長。以我們平常最常去的銀行為例,今天小明去新光銀行開銀行戶,櫃員可能會順便問他要不要開通證券戶,或是推銷新光人壽的終身險等等。透過不同通路的連結,金控公司可以擴大自家服務的全面性及多元性,並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體驗。

目前台灣市值最大的五間金控分別是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兆豐金以及玉山金,其中富邦金控市值更是來到兆元大關。而榜上各大金控的經營重點也不盡相同,富邦、國泰及中信在銀行與保險業務皆有相當大的規模,而兆豐與玉山則相對專注在銀行業務。除了銀行與保險,一直沒提到的證券業務則是由元大、凱基獨佔鰲頭。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一一介紹不同業務的市場現況吧!

台灣前幾大金控不免俗都要涵蓋到保險業務

資料來源:金管會、維基百科、財報狗、天下雜誌、證交所

銀行業:

大家對銀行業最基本的認識應該就是知道它是一個保管錢的機構,幫你存錢再把錢借給有需要的人並賺取其中的利差。然而銀行除了傳統的存放款業務外,亦提供許多服務來滿足大眾對於資金的需求。

一般而言,我們會將銀行的業務分成對一般民眾的B2C及對法人機構的B2B。個人業務包含財富管理、消費金融及數位金融等,而法人業務則可分成商業銀行及投資銀行。

財富管理其實就是請一個理財專員來幫你管錢,而他會根據你的年齡、收入及資金需求等來幫你客製化一個portfolio,而其中標的的選擇亦非常多元,從股票、基金、外幣、定存到海外債券、貸款、保險等,很多都是一般人平常不會接觸到的市場及標的,而銀行便從中賺取手續費或是利息收入。也因為這是客製化服務,銀行會設一個基本資金門檻,你必須達到這個門檻才能享有財富管理的服務,而這個門檻通常為帳戶餘額50萬-300萬不等,總不可能一位大學生存款只有5萬卻還要人家幫你財富管理吧XD

消費金融業務則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環,除了常見的消費性貸款(房貸、車貸等),還有一些特殊貸款或是信用卡的發行,這些都屬於消費金融的範疇。其中貸款很明顯就是銀行藉由放款來賺取利息收入,而信用卡大家普遍會聯想到銀行向店家收取的手續費,然而事實上,隨著各家信用卡給的現金回饋越來越多,信用卡帶給公司最大的好處不再是手續費的收益,而是背後龐大的消費者資料以及低廉的獲客成本。

最後數位金融則是像電子銀行、新型支付(行動支付、跨境支付等)及ATM這些與Fin-Tech結合的業務,透過科技的幫助來滿足客戶的使用需求及體驗。

法人金融方面,可以大致上二分成商業及投資銀行業務。商業銀行在做的事其實跟上述個人金融很類似,像是存款、長短期融資、聯合貸款等,滿足法人的融資需求。投資銀行則比較特殊,他們主要的業務有幫助公司IPO、合併與併購(M&A)諮詢以及債券發行等。大名鼎鼎的Goldman、MS、JPM就是世界上知名的投資銀行。

以民股來看,台灣目前資產規模前三大的銀行分別是中信金、國泰金及富邦金。中信金控旗下的中信銀行在1Q22貢獻了約46%的整體獲利,相較於國泰金、富邦金分別僅佔20%/13.6%,由此可見中信金對銀行業務的重視。而從獲利結構來看,除了利息收入外,銀行主要是靠手續費來賺錢,而其中又以財富管理佔大多數。事實上,在低利環境下,銀行要單靠利差賺錢的難度是越來越高,因此手續費的收益才顯得格外重要,而財富管理也成為銀行業者的金雞母。

可以發現至金融海嘯政府採用寬鬆貨幣政策以來,銀行業的利差有明顯的下降

資料來源:Money101、市場先生、兆豐銀行、金管會、中信金法說、富邦金法說、國泰金法說

保險業:

保險業依承保標地不同二分為人壽保險與財產保險。人壽保險主要承保的對象就是人,像是終身壽險、醫療險及意外險等都是人壽保險的範疇。而財產保險則是以財產或責任作為承保標地,像是我們常見的住宅險、強制汽車責任險或是近期吵得沸沸揚揚的防疫險都算是財產保險的一種。而這兩種保險除了標的的不同外,保障時限也有所差異。多數的財產保險都是每年換約一次,也就是每張保單的期限就是一年,壽險則是有長達20年、30年甚至終身的時限。這也導致兩者資金規模有非常顯著的差距,根據金管會的數據,壽險2021年的資金規模高達33.3兆新台幣,反觀產險僅0.46兆,兩者相差超過70倍!

而保險的運作方式簡單來說就是聚集要保人(買保險的人)的資金,當被保險人或是其財產責任發生意外時,就用那筆資金來負賠償責任。比如說一個村子裡有一千戶家庭,大家都怕自己家裡會發生火災,因此里長決定請每戶家庭各出一千元,若哪戶家庭發生火災就用這100萬的金額作賠償,這就是保險的概念 — 透過群體的力量(大數法則)分散每一戶家庭的火災風險。

而保險公司在收到保費後不會什麼都不做,而是會依照金管會規定保留一部分的準備金以備未來賠償的不時之需,剩下的部分就可以拿去進行投資,例如購買ETF、債券及不動產等等,而這些投資收益就歸保險公司所有。想像一下,台灣人口總共超過2300萬人,每個人假設擁有三張保單,再把保費乘上去,不難理解為何保險公司的資金規模如此龐大,因此作為世界上最大的buy side,保險業對整個金融市場有著舉無輕重的影響力!

事實上,台灣人就是全世界最會買保險一群人。根據KPMG的保險業報告,台灣的保險密度(全國保費/全國人口)排名全球第十二,在亞洲僅次於香港、澳門及新加玻,而保險滲透率(全國保費/全國GDP)更是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香港,在2020以前是連續13年為全球第一,可見保險市場在台灣經濟的地位以及民眾購買保險的高意願。

而目前台灣的保險市場也面臨到一些困境,包括IFRS17的上路(未來寫一篇文章來介紹)以及政府政策的改變 — 調低準備金利率(這樣未來相同現金流折現回來的錢就變少,因此需要多存入準備金,可運用的資金就更少)。因此我們可以看至2018年開始,台灣的整體保費收入有開始衰退的趨勢。(上述造成的成本都會反映在保費,進而造成需求減少)但整體而言,保險業依舊在台灣金融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果一樣從資產規模來看,台灣前三大壽險公司分別是國泰人壽、富邦人壽以及南山人壽;而產險方面則是富邦產險的天下,緊追在後的是國泰產險及新光產險。我們細看壽險公司的營運狀況可以發現幾個特點,(1)大部分的保費收入來自投資型保單或是儲蓄險,這類保險通常可以一次滿足民眾理財與保險的需求。(2)壽險公司的投資標的以海外債券為主,我們前面提到扣除掉準備金的保費可以供保險公司投資,但有些標地(如股票)的波動還是太大,對動輒幾兆的資產規模來說風險仍然太高,因此保險公司的投資依舊是以債券為主,考量到台灣的債券市場仍不健全,因此保險公司將大部分的資金(超過50%)都拿來購買國外債券,剩下的才去投資股票市場及房地產,只有極少部分拿來進行放款收取利息。

壽險大部分的資金還是拿去買國外的債券,股票就加減買一下而已

資料來源:KPMG、金管會、富邦金、國泰金法說、現代保險、保發中心

證券業:

證券業的業務涵蓋經紀、自營、承銷、投資信託及投資顧問等。而目前國內證券商的收入主要還是來自經紀業務,簡單來說就是提供你買股票的服務並賺取其中的手續費,像是我們平常買賣股票會徵收的0.1425%手續費其實就是進了證券商的口袋。而自營部其實就是公司用自己的錢去買賣股票,而其中的獲利就取決於操盤手的績效。

承銷部則是協助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上市、上櫃等),他們會先買下公司所有股份再幫忙公開發行(包銷),利潤就來自兩者的價差,但同時也需要承擔賣不出去的風險。另一種則是純粹幫忙賣股票(代銷),並賺取其中的手續費。投資信託/投資顧問就是我們常講的投信投顧,投信的工作是募集大家的資金並成立共同基金,像是我們常見的ETF其實就是投信的產品,而每檔基金裡面收取的管理費就是投信的獲利來源;投顧的工作則是在研究完個股後給予投資人買賣建議,像是我們只要有開某間證券商的證券戶,通常都可以再加入他們的投顧會員,並閱讀裡面的個股/產業投資報告。其實證券商也有在從事財富管理的業務,不過這方面在銀行業已經有完整介紹,這邊就不贅述了。

根據證交所的統計數據,21年完全就是證券業的show time。台灣整體證券商稅後淨利年成長80.4%,其中佔比最高的經紀業務(74.5%)有90.7%的成長,反映證券市場熱絡,而證券商自己下去玩的自營部更是有高達111.6%的增長,說明在資金氾濫的年代真的就是證券商大把大把賺鈔票的時候了…

只能說…真的賺爛了

台灣的證券市場其實競爭相當激烈,有超過50家證券商在爭奪這塊大餅。而目前只有元大(11.8%)與凱基(10.3%)有超過10%以上的市佔率,多數小型證券商甚至連1%的市佔都不到。而在這種完全競爭的市場其實各家券商的差異化並不大,就連下單軟體基本上都是用三竹系統,因此最後就淪為手續費的削價競爭,希望能從對手那邊多搶一點市佔。不過近期我們也可以發現開始有證券商試圖做出品牌上的差異,包括元大推出的投資先生、永豐的大戶投以及玉山與富果的合作(本人超推XD)都是希望提供客戶更多價值來增加品牌忠誠度。

如前面提到,證券商主要的獲利是來自投資人買賣股票所賺取的手續費,因此證券商的表現與股市的成交量呈現高度正相關。2021年元大/凱基在證券業務上的成長率分別高達78%/58%,就是因為可能連你阿嬤都在瘋狂炒股,那券商的收入自然不會少。而從營收結構來看,各大證券商在經紀手續費大約佔50–70%不等,其他像是自營部跟利息收入則是依市況不同有所波動,不過大致上兩者各佔10%-20%。像是去年大多頭時代,元大的自營部也因此有51%的營收年成長,反觀今年Q1市況不好,自營部的業務也跟著衰退了不少(YoY -85%)。

資料來源:證交所、MBA智庫、元大金法說、開發金法說、富果

以上三個就是目前金融業的主要業務,其他還有像是期貨業、租賃業其實也是金融業的範疇,不過兩者的市場相對又更小,加上目前已經打了4000多字了,為了不影響讀者閱讀體驗還是之後有機會再介紹吧~(你要偷懶你要先講)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讓各位對金融產業有近一步的認識,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feedbacks都歡迎指教,如果文章內容有錯誤的地方也歡迎各位大大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