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布談薪水進階實戰技巧以及常見迷思分析

Moboo 抹布
Oct 30, 2023

--

前一陣子有一個聽眾寫訊息來,說要挑戰外商IC設計公司。後來沒多久,面試成功了,進入談薪水的階段。

他非常焦慮,一直問我能不能幫忙。中間過程其實我沒幫忙很多,大多是他自己去談,回來跟我講結果。

我請他仔細分析底薪/分紅/簽約金/股票的結構。他也很清楚地提出他的談薪水的目標。我們大概分析上面四大部分能夠談的機率,一個個問人資空間,最後依照對方人資能調整比例去調,結果整包比原來多了不少!這一個增幅就是靠嘴巴談出來的。

2022年上半年大家都在談薪水,大家也常聽科技工作講,上面講的東西基本上大家都在講。過了兩年之後又開始有人來問,這邊再寫一次。內容應該跟之前來說大同小異。但我針對一些YouTuber少提到的部分加強說明。

有聽過科技工作講的人,都知道我講到的談薪水技巧是十分複雜的一件事情。但這麼複雜,其實就是依照跟你談薪水的核薪單位以及人資單位會需要的一些資訊去談判。總之就是 #幫助對方能幫你爭取到薪水。

如果你一開始就覺得對方就是來砍你薪水的,那就失去了機會。而且對方就是來砍你薪水的話,表示他 #在你身上的預算根本不夠。所謂「不是開不起,只是不給你」,對方沒錢,基本上沒談到也不用太沮喪。

我們要鎖定的就是 #可以談的公司。

而第一個問題就是,談薪水階段,你該不該透露你的薪資期望?

你必須要有清楚的薪資期望

1. 不講薪資期望,是「一開始談工作的時候」先模糊以對,讓對方先講自己預算區間。但是 到了談薪階段(確定錄取之後),到發Offer之前,你必須要有清楚的薪資期望 才能開始談判。

不要讓對方覺得你隨時坐地起價。對方會沒有耐心幫你回公司談判。

很多人以為談薪水從頭到尾都不能透露自己薪水是多少,進而陷入「死不講」的狀態,這其實會讓對方公司很難做事。並且犧牲掉前幾輪你了解哪邊有彈性的機會。

講最低能接受的數字

2. 怎麼開口說數字?如果你覺得你目前 #太低,對方標準包(第一次開出依照職級的薪水)可能會比你高,則講你最低能接受的數字,請對方先揭露他的標準包。這階段目標就是取得標準包,洗掉目前低薪的狀況,請對方依照你的職等開出合理的數字,盡量避免對方開低於平均的薪資。

Offer階段做好給薪資細節的打算

3. 有些公司會跟你講必須要提供目前薪資,他們流程才會往下走。這樣的公司你可以僵在那邊不給。我是覺得不需要,可以直接給。談判要以順利為優先,何況有許多公司沒你的薪資,會直接開 #低標 逼你直接開你個人薪資底牌,如果你不要就說沒更好的了。

其實你的薪資是藏不住的

4. 你是久久談一次薪水,他們每天在談薪水,你怎麼會覺得你的談判技巧會贏他?你可能會說,給對方薪資,那這樣還不就是攤牌嗎?其實很多人offer談薪水階段都是攤牌啦。

低薪是藏不住的,對方看你公司職級就知道區間了,你上網都能知道對方區間了,對方每天談又不是阿呆,當然猜就知道你薪水多少。你們公司又不是沒有人跳槽過去過,他手上有你前同事的資料,還比你多資訊咧。

你不可能資訊不對等玩過對方。認知到這點後,這時候就要盡量取得多間公司的competing offer(至少要同時面試多間公司),讓對方知道不要參考你目前薪資,而是要參考市場給薪。

偏高薪資族群的談法

5. 如果覺得你是偏高的那群,則可以考慮揭露總年薪包來請對方提高上限,但是一定還是要說明 #最低能接受的數字。簡單來說就是請對方提錢來談,大家不要浪費時間。現在外商薪資談判十分透明,要挑戰上限,需要你過去以及未來幾年的薪酬福利平均以及預測。這時候就要用計算法來支持自己的最低數字。

四年總包估計法

6. 請自行提出「為什麼你最低能接受的數字是這個」。有很多種估計方法。這裡提供兩種。第一種《四年總包估計法》,估計未來四年你預計目前公司整年薪資多少,跟新公司未來四年可以領到的總薪資做比較。這邊有很多延伸的重點,「底薪一率用年薪來計算」「高分紅盡量轉回高底薪」「一次性的獎金如果放眼四年總收入,比例看起來就不太重要」。四年只是一個參考的區間,我個人認為最適合。

成本變動估計法

7. 第二種就是《成本變動估計法》,把轉換到新公司會產生的居住交通成本,以及重新適應公司的機會成本(重新建立人脈)全數量化。估計出你至少要增加多少薪資比例才會考慮跳過去。一樣,這邊抓最少自己可以接受的數字。再回去看自己比較在意的成本是哪一塊(比如說新公司交通比較遠)再來說明。

不建議提可接受的薪資區間

8.不建議提出可接受的薪資區間,沒有必要設定上限。所以只要寫最低數字。

依照你目前的薪水高低,其實計算出來跳槽要增加50%以上的大有人在。千萬不要再聽人家說跳槽薪水至少抓個20%了。年薪百萬到三百萬,每次只加20%,這是要跳到什麼時候?(PS.至少要跳六次)

談薪水是一種match的過程

9. 談薪水是一種match兩邊期望薪資的過程,當然就跟交男朋友一樣,也可能會有不match的時候,或者對方預期心態就不對。所以還是要記得,許多人也有談判薪水失敗的情況。根據一個統計,美國有1/4的年輕人談判薪水是失敗的。這時候就是要以成交(拿到offer入職)為考量。

— —

寫著寫著怎麼覺得好像又可以開一集來講了….🤣

--

--

Moboo 抹布

Google Senior Engineer, former Apple Product Design engineer. Product Design. Trend. Mid to high level tech job markets. 興趣是研究中高階科技職場,Linkedin搜尋Weihsuan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