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無線電視史》連載3

首創台灣連續劇的電視台 — -中視(上)

文|劉容寧 特約撰述

中視成立於1968年,是台灣第二家無線電視公司。

中視的資金大半來自國民黨,是黨營電視台。

晚台視7年開播的中視,祭出全彩播新聞、首創每日15分鐘連續劇《晶晶》、提高自製節目比例…等方案,在市場上和老大哥台視並駕其驅。仿美國電視新聞雜誌的《六十分鐘》、衛星實況轉播世界博覽會,都讓電視新聞站到第一線來;社教節目自製率一度高達42%、綜藝節目也不斷創新…老牌電視台在競爭蛻變中,自然展現獨創的風華。

中國電視公司為我國史上第二家成立的電視公司,於1969年10月31日正式開播,與台灣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合稱為台灣電視史上的「老三台」。

台視成立一年半後,各界有意成立第二家電視台人士在立法院提出諮詢之後,政府決定在台視完成全國電視網後開放成立第二家電視台,當時總共有12個第二家電視台申請案。

為進一步統合資源,1967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決定整合各個第二家電視台申請案,由中國廣播公司(中廣)結合28家民營廣播電台及部份有志於電視事業之工商文化界人士集資創辦第二家電視台,定名「中國電視公司」。

1968年9月3日三方正式創立中國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成立董事會,由谷鳳翔(曾任中央黨部秘書長、司法行政部部長)擔任中視董事長,時任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黎世芬兼任中視總經理。中視創設資本額為新台幣一億元,主要由中國國民黨黨營的中廣出資50%,28家民營廣播電台聯合出資28%,有志於電視事業之工商文化界人士聯合出資22%。

與台視相比,從資金結構觀之,中視也可以說是為我國第一家由國人自力創建的商業電視台。雖然中視的創台資金由國人獨立籌組,但在技術上仍需要國際間的支援,中視創台初期深受日本放送協會(NHK)的幫助,日本放送協會不僅贈送中廣一台黑白電視轉播車,其常務董事兼總工程師野村達治與五位專家細川良治、前川溫三、麻宋善、白築石、大久保志明等人皆以私人身分應邀輔導中視籌備。

中視創台並非一帆風順,其間因為向歐美各國與日本訂購的器材未能如期交貨、未能收足資本額新台幣一億元、廣播電視大廈工程進度緩慢等因素,中視借用中廣總部三間播音室改裝成攝影棚,並臨時租借民房辦公。此外,為加速創台進度,中視全體員工取消休假,前後四個月,日以繼夜裝設器材設備、錄製節目、建立各項作業制度。

1968年開播 嚴家淦剪綵 俞國華按鈕 和台視雙雄爭霸

1968年10月31日,中視正式開播,由時任中華民國副總統嚴家淦主持剪綵儀式,而時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俞國華主持按鈕儀式,終結台視七年多的獨佔時期,進入雙雄爭霸的對峙局面。

依《中華民國電視事業的回顧與前瞻》一書資料,中視開播初期每周播放57小時,後增加為每周70小時,最高曾達每周86小時,而其自製節目約65%,外來影片節目約占35%,直到1970年代末期,技術、資金與市場趨向成熟,中視自製節目始提高至85%。

中視開播初期亦先啟用北部發射台,架設地點在竹子山,與台視北部發射台為鄰,便利觀眾調整電視天線收視,發射範圍亦局限於苗栗以北之範圍。直到1970年中視完成中、南部轉播站,完成西部聯播系統;並於1974年、1975年陸續完成臺東轉播站與台澎金馬電視網;而後也持續局部加設轉播站,以進行訊號改善工程。

相較於台視,中視更具政黨色彩,其原因反映在股權結構上。中視開播之後連年虧損,1972年中視年度總計虧損逾新台幣2500萬元,瀕臨破產,民股因故紛紛退場,中視股權結構因此改組,由中國國民黨黨營文化事業投資60.27%,取得中視經營權,民營廣播電視台總計持有僅39.73%,故1973年中視納入該黨黨營文化事業體系,接受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簡稱「文工會」)督導。

中視從籌備至開播,與中廣共用廣播電視大廈,是台灣第一棟專供廣播電視事業使用的大樓。惟1980年代後,因攝影棚僅有三個,臨時棚一個,致使作業空間受限,發展節目事業不利,中視轉在台北市南港區購地5600坪作為中國電視大廈建築用地, 1986年中視正式在中國電視大廈播出各節目,結束在廣播電視大廈的所有作業。

雖然中視早期定位為商業電視台,然而因為當時黨政軍一體的時代背景,與股權結構的分配結構,中視屬工商合營的營運制度,且以公股為多,故不免需要適時配合黨國政策宣傳報導,並非以營利為首要目標,故其節目製作目標與台視幾乎一樣,許多是宣揚國策、啟迪民智、散播知識與推廣公益等公共目的節目。

中視開播後播映的第一個節目是《中國電視公司的誕生》,長度為5分鐘,以影片形式預錄黎世芬向觀眾報告中視從計劃到籌備、從籌備到成立、從試播到開播的歷程。

台視第一位節目主管何貽謀所著之《台灣電視風雲錄》一書中,提及台視先一步建台七年,其為中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包括市面上已有60萬架電視機在使用,同時台視也已初步發展電視廣告的市場模式,更重要的是相比台視創台初與政府相關單位複雜的管理關係,在台視過往的基礎下,中視減少了與政府周旋、溝通的時間。

提升彩色電視節目、首創連續性節目、提高節目自製率 三管齊下

然而中視開播之前,台視已有七年獨佔時期,新聞與節目都已有固定觀眾,且聲譽頗受佳評。為提升其競爭力,中視以三個策略目標應對,包括提升彩色電視節目、首創連續性節目與提高節目自製率。

中視開播初期,台視雖已率先播映但節目仍以黑白為主,為充分與台視競爭,中視遂以發展彩色電視為目標,同時並訂定四項經營方針:

一、 奉行國策,宣揚政令,為政府與民眾服務。

二、 配合經濟發展與經濟建設,為工商企業服務。

三、 本「寓教於樂」的原則,為國民康樂與社會教育服務。

四、 提高營業品質,爭取合理利潤,為促進電視發展服務。

中視可謂催生我國的彩色電視時代。雖在中視開播之前台視已進行部分節目彩色播映,但以比例而言,仍遭中視迎頭趕上。中視首播當天即正式以彩色播出大部分節目,除了影片節目外,尚包括自製的現場節目。

1969年台視彩色節目尚不足全部節目的10%,中視節目卻已達半數為彩色播映,因為中視彩色化的競爭,台視不得不加速彩色化的腳步,1971年台視與中視的彩色節目皆逾60%,1971年中視與台視更先後宣布將全面彩色播出新聞。

1971年10月31日我國第三家電視台華視開播,電視事業更趨競爭,同時亦加速彩色化的腳步,1975年我國電視已達百分之百彩色化的榮景。

此外,為強化中視競爭力,時任中視節目部主管的翁炳榮,更提出突破、求變與創新的口號,並首創連續性節目《晶晶》,使電視連續劇蔚成風潮。

1969年開創衛星實況轉播先河 1971年全彩色播新聞

ž 新聞部

相對於台視創台將新聞置於二級單位,中視在籌備時期就把負責製播新聞節目獨立為「新聞部」,與「節目部」與「工程部」並稱中視三大一級單位,中視開播時每日各節新聞,節目名稱皆為《中視新聞》,無「午間」、「晚間」與「夜間」之分。

誠如先前所述,中視對電視節目彩色化不遺餘力,開播元年12月9日中視即開闢全國第一個彩色電視新聞,成為繼日本之後,亞洲第二個彩色電視新聞節目,1971年9月起,中視更全面改以彩色節目訊號錄播新聞。

「衛星實況轉播」是中視新聞的發展重點之一。開台後19天,1969年11月19日中視即耗費巨資,利用人造衛星彩色實況轉播美國太陽神12號登陸月球的任務,創下我國利用衛星轉播實況新聞的紀錄。1970年3月14日起中視更連續一星期每天以10分鐘的時間,衛星轉播將時任副總統嚴家淦參加世界博覽會的相關新聞,開立我國使用人造衛星傳送新聞的先河。

除了在彩色新聞與衛星直播上的努力之外,中視新聞也創下許多首創紀錄。1970年2月台灣東部海岸外發生海難,為掌握第一時間的即時新聞,中視新聞部租用小飛機前往太平洋採訪,成為我國電視史上首度租用飛機採訪的紀錄,同年3月中視也首創全國第一個地方電視新聞節目。

直至1970年代中視仍致力創新、求變。1975年首創全國第一個電視農漁業專業新聞「農漁新聞」,以配合政府推動農村建設之政策;1976年10月中視首度使用電子新聞採訪設備,利用微波,從台中將台灣區運動會新聞傳送至台北。

身為黨營的媒體,中視也不乏配合黨政製播節目。為配合宣傳1974年的「十大建設」,中視屢次配合造勢,1977年更首次以直升機空中採訪「台北到台中段」中山高速公路通車盛況。同年10月更請到嚴家淦前副總統進棚錄製蔣公誕辰和中視開播紀念談話,是國家元首首次進電視台參與新聞節目錄製。12月更首度配合「中國國民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以電腦計算選票,並為閉路電視立即轉播,某種程度而言,也為後來《開票看中視》收視佳績奠下基礎。

《六十分鐘》第一個被歐美雜誌專文介紹的台灣電視節目。

早期中視新聞由一位播報員播報,從頭播到尾。1980年代,中視才改由二至三位同時出場,輪流播報,其播報方式為播報員看稿播搞,偶爾抬頭注目觀眾。此外,1978年起,中視新聞的氣象播報時段定名為「中視氣象台」,由空軍官校氣象科畢業的馮鵬年擔任主播,成為台灣第一位男性電視氣象主播。

中視新聞節目總類眾多,包括一般新聞報導、新聞紀錄片,如《新聞集錦》、新聞評論,如《大陸真相》、新聞專欄,如《歷史上的今天》和創新的新聞雜誌,如《六十分鐘》等。

台灣知名攝影家張照堂1969年隨中國電視台開播初期入職中視攝影記者,然因其於影像拍攝上的特殊喜好與角度,後來專任為文化與民生新聞的攝影記者。1971年時任中視新聞部經理張繼高將周日午間時段交付張照堂製作半小時《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為每周播出半小時之紀錄片,內容包括三至五個單元,每段五到十分不等。惟因為張照堂的拍攝角度,經常加入有關文化、民間藝術的影像,比起估躁乏味的寫實鏡頭,《新聞集錦》常出現一些民間生活、社會生態與歌謠節慶等與一般新聞不太一樣的元素,可謂台灣電視史上文化紀錄性節目的先河。因為《新聞集錦》播出後頗受好評,陸續又開闢《新聞人物》與《國貨櫥窗》等紀錄片。

1973年《時事觀察》是中視最早的新聞評論節目,每周播出一次,每次十五分鐘,曾獲文化局優良電視節目新聞評論獎,因為《時事觀察》的榮譽,隨後中視又加開匪情分析節目《大陸真相》。

而1978年開播的《六十分鐘》也是中視新聞部代表性節目。新聞部經理王曉祥負責的《六十分鐘》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雜誌節目《60分鐘》為藍本,啟用李鍾桂為首任主持人,1980年更獲《紐約時報》專文介紹,《六十分鐘》成為第一個被歐美雜誌專文介紹的台灣電視節目。

1983年《六十分鐘》改名為《中視新聞週刊》(CTV News Week),新增時事評述單元〈當前話題〉,報導及評論熱門新聞事件,每一個話題談五分鐘。

《歷史上的今天》也是中視新聞突破性的發展,在每天新聞中播出三到四分鐘的史料,增加電視新聞的趣味與知識,從1979年開始播映至1983年因為史料來源因素而終止。

《晶晶》主題曲鄧麗君主唱 傳遍大街小巷

ž 戲劇篇

中視在老三台時期有「戲劇王國」的美稱,而奠定其戲劇王國基礎的正是中視於1969年推出第一部國語連續劇《晶晶》。

早期台灣電視節目,由於錄影技術不成熟,戲劇節目多以現場直播方式播出單元劇,或以播放外國影集替之。早期中視節目除影片及少數節目以攝影機錄影外,大部分節目皆採現場直播。由於當時節目製作的環境、條件、器材皆不足,《晶晶》的完成,意義不凡。

《晶晶》內容描述在國共內戰、台灣海峽兩岸隔離的動盪局勢下,晶晶及其母親先後逃出中國大陸,歷經千辛萬苦地尋親,終於重逢。主題曲〈晶晶〉由鄧麗君演唱,隨著《晶晶》的熱播,主題曲也隨之家傳戶曉。

《晶晶》於1969年開播至1970年,共102集,最初每週播出六天,每天15分鐘,而後因轟動全國,陸續延長20分鐘、30分鐘。《晶晶》的成功也讓台視開始緊張,為與《晶晶》競爭,台視也推出「電視小說」以應對,此後連續劇成為電視台黃金時段的主力節目,歷久不衰。

中視開台早期,其連續劇製作的主題,多與國家政策宣導以及當時整體的社會環境有關,仍以懷念家國與忠孝仁義的情懷為主要題材。《晶晶》之後,尚有包括《情旅》、《心橋》、《春雷》、《鳳凰樹》、《長白山上》、《怒江春暖》、《神龍》、《母親》、《龍江恩仇》等戲劇推出。

《長白山上》是中視為了慶祝中華民國建國60週年而製播的連續劇,也被定位為中視第二部具有歷史意義的電視劇,由當時最紅的製作人姜龍昭策劃製作,講述民初長白山上兩村落「佟家村」、「賀家堡」與「五虎幫」的明爭暗鬥談起,再到日軍侵華,三方勢力共同抵禦外敵的故事。

1970年代電視戲劇也開始嘗試走喜劇路線,喜劇情節多,節奏快,讓觀眾收視時感到輕鬆逗趣。1972年中視推出由翟瑞瀝製作的「單元」劇型態的國語戲劇《家有嬌妻》,播映長達5年,締造35%的收視率,成功塑造劇中角色,成為許多人共同的時代記憶。像是飾演劇中迷糊太太「嬌嬌」的張琍敏,頂著招牌卷卷髮,配上甜甜的聲音,紅極一時,而雷鳴於劇中的一口福州國語,更成為觀眾茶餘飯後競相模仿的「餘興」。

此外,中視於1970年代起也開始製播閩南語連續劇。《玉蘭花》為中視開台第一檔閩南語連續劇,定檔每晚七時半至八時的黃金時段。中視接著又陸續推出《姊妹花》、《鴛鴦溪》等閩南語連續劇,在政府尚未限制方言文化之時,閩南語戲劇一度蓬勃發展,不僅題材多元,也能吸引中南部觀眾,增加廣告收入。

除了閩南語連續劇的播映,中視為便於中南部觀眾收看連續劇《萬古流芳》,嘗試以雙聲帶播映,在這部連續劇播映的同時,商請中廣公司對嘴閩南語對白,並中廣五個台──臺北、臺中、嘉義、臺南、高雄以閩南語播出全劇的對白。

而後由於華視開台,三台激烈競爭之下,社會上出現抨擊節目品質低落之聲。中視為導正連續劇不良競爭的偏風,首先減少連續劇的播出,強化充實內容,從1974年的描述秦王暴政必亡的《一代暴君》開始,逐年製作富有時代意義的巨型歷史連續劇,此後也製作出不少聲勢浩大的歷史大劇,仍穩居「戲劇王國」的寶座。

警探劇《八號分機》開啟單元劇契機 閩南語戲劇一度蓬勃

除了在國語與閩南語戲劇中開創連續劇的形式, 1973年警探劇《八號分機》也開啟單元劇連續的先河。除了戲劇之外,中視和台視一樣亦致力於國劇的推廣,自開播起,即保持每周播出一次國劇節目,而後又開闢《國劇介紹》,1980年代推出《忠義劇展》與《國劇大展》大力推展國劇。

地方戲曲部份,因為台視歌仔戲的成功經驗,中視一開台就決定播出歌仔戲,由「中視歌劇團」柳青、王金櫻主演《三笑姻緣》為中視第一齣歌仔戲。爾後,中視聘任黃香蓮至中視演出,形成台視楊麗花、中視黃香蓮、華視葉青的競爭局勢。

在布袋戲的部分,由於台視布袋戲深受歡迎,中視遂於1970年起請鍾任壁、黃秋藤、黃順仁、許王、廖英啟等五位藝師主演布袋戲,演出《乾坤老人──小神童李三保救世記》、《揚州十三俠》、《武王伐紂》、《金簫客》、《無情劍》、《千面遊俠》等。

閩南語的布袋戲與歌仔戲因為參雜了很多的俚語笑話和口頭禪,生動有趣深受大家歡迎。惟其劇情多涉及怪力亂神與爭吵鬥爭,加上1970年代國民政府大力推行的國語運動,因此對布袋戲與歌仔戲的發展多有限制,除了限制播映語言,更限制播出時間。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視開台曾因播映國語長片的計劃,引發台灣電影界的反彈,掀起影視之爭。

1969年中視開播提出播國語長片意圖,消息傳出,台灣電影界就公開表示反對。直到1970年2月經文化局檢查影片通過後,中視始播映電影《長巷》。《長巷》播出後,引起熱烈迴響,同時也爆發台灣四個製片及片商團體決議六項杯葛辦法,包括與中視及賣片子的香港亞洲公司斷絕往來,不錄用參加中視演出演員,及負責拒絕參加中視節目之演員生活等。

中視原擬繼續播映國片,但因電影界的連鎖抵制措施,不僅片源受阻撓,部份中視演員也不堪壓力,表示將拒演中視節目。為此國民黨中央四組總幹事沈旭步、編審戚醒波與文化局副局長鍾義中等人亦居中調解,3月中視始放棄播映國語長片的策略,改以外片代之。

《法律知識》、《街頭巷尾》與《愛心》,社教節目達42%

ž 社教節目與淨化節目

「中國電視公司」的標準字,是從孫中山先生的楷書字跡之中集字而成,寓意是效法孫先生服務人群的精神。此外中視的節目政策中也指出必須積極推動社會教育,並致力增進國民身心健康,從這個角度端視,中視雖然性質上屬黨營之商業電視台,但實際上仍帶有公共服務的性質,這與當時整個台灣時代背景有密不可分之關係,因為黨國一體,是以發展社教節目亦為中視的任務。

中視開播初期,社教服務性節目僅占節目總比例的29%。直到1975年中視進行節目改革,除了提升連續劇的品質,同時也著眼於社教節目的增設,此時期出現像《法律知識》、《街頭巷尾》與《愛心》等節目,使得社教節目比例上升,達42%。

中華電視公司於1971年10月7 日首播後,三台為搶奪有限的廣告收益,電視節目為迎合觀眾趣味性,往往忽略社教節目,三台節目內容屢受批判。

對此時任國民黨黨主席的蔣經國直接指示:「電視節目應以社教為著眼點,不應只以營業為目的,為提升社會善良風氣,即使業務稍有虧損,亦應在所不惜。」。於是時任中視總經理的梅長齡即推出淨化節目的運動。

中視首先取消晚間8點黃金時段國語連續劇的播映,改播出知識性、社教性與新聞性且主題多元的單元節目,如《挑戰》、《奪標》、《天下奇觀》、《六十分鐘》與《博聞強記》等。

為配合政府改善社會風氣的措施,更提出「八不」要求,要求演員不奇裝異服、不珠光寶氣、不袒胸露背、不蓬頭垢面、不唱低俗肉麻的歌、不跳扭腰擺臀的舞、不說荒腔走板的話、不演胡鬧無聊的戲等八項準則。

而在選購播映外國節目的部分,也同步響應節目淨化運動,除了娛樂性之餘,尚得兼具知識性、社教性。此時期中視的代表節目包括《檀島警騎》、《彩色世界》、《天下奇觀》與《金像獎名片欣賞》等。

《每日一星》第一個彩色電視綜藝節目,每周播出六天

ž 綜藝篇

中視開播初期,播出連續性的歌唱節目《每日一星》。《每日一星》是台灣第一個彩色電視綜藝節目,每周連續播出六天,每天由不同的歌星主持,邀請其他歌星參加演唱。比較特別的是《每日一星》每星期六會邀請外籍特別來賓演唱,且每月推出一支英語新歌。

1970年中視推出《銀色廣場》,訂於每星期日晚上七點至七點半。《銀色廣場》為現場猜謎綜藝節目,由張法鶴主持,將邀請影星為特別來賓,以影片介紹、影星家居生活、拍片現場實況和休閒活動等,並穿插有獎問答及表演等。

此外,1970年中視為搞笑鼻祖蔣光超開闢了一個歌唱綜藝節目《你我他》,每周日播出半小時,由蔣光超一人分飾多角,內容活潑生動,頗受歡迎。

《歡樂假期》則是中視著名現場直播的綜藝節目之一,同時也是中視第一個外銷至台灣境外(包括美洲、菲律賓、新加坡、加拿大、印尼等地)的節目,其播映逾10年,節目型態多變,包括「水上假期」、「來電大競賽」、「趣味大競賽」與「快樂大進擊」等單元,趣味十足,是許多台灣人的集體記憶。

由鳳飛飛主持的《你愛周末》也是1970年代中國電視公司播出的著名綜藝節目,於1977年4月開播,包括〈笑說魔術〉、〈環遊世界〉、〈小小劇場〉與〈說說唱唱〉等四類小單元。

細數1970年代前後中視綜藝節目大致有兩個特色,首先為增加觀眾參與感,開闢群眾參與的現場節目,包括《上上下下》與《猜猜看》等。此外就是隨著製作節目技術成熟,亦逐漸發展大型綜藝節目,例如《我愛周末》和《一道彩虹》和《歡樂今宵》等。

提及中視的綜藝節目,一個關鍵的核心團隊必須介紹,那就是中視大樂隊。中視大樂隊為林家慶邀集曾於台北美軍招待所及各大夜總會表演的職業樂師,組成的一個不到10人的小型樂隊,成軍於1970年4月,由林家慶擔任指揮兼團長,為台灣第三個電視樂隊。

中視大樂隊通常每日工作7、8小時,每日都有節目要錄影,同時亦是中視大型歌舞節目不可或缺的功臣。此外,林家慶為中視播映的日本動畫主題曲貢獻極大,因為中視播出這些動畫時,沿用原版主題曲,再由林家慶填上中文歌詞翻唱,例如《科學小飛俠》、《海王子》、《小英雄》、《海底兩萬哩》等,這些主題曲也成為當代兒童共同的兒時記憶。

節目的製作至關重要的是守時。為精確的抓住時間,中視工程部於1973年研製完成電子自動報時鐘,統一各單位時間,而後更以此為基準,發展中視曾使用「整點報時」音效,每逢整點前三秒內,一秒一生低音「Do」,每逢整點後三秒內,三秒一長聲高音「Do」,其精確度高達千分之一秒。

中視電視週刊發行超過600期

ž 中視電視週刊

像台視一樣,為進一步整合並發揮影視節目的能量,中視亦於1969年成立「中國電視週刊社」,發行的電視期刊《中國電視週刊》。

《中國電視週刊》是中視第一本電視期刊,主要報導中視及其節目、基本歌星、基本演員等的相關訊息,發行期間曾改名《中視周刊》,總發行期數超過600期,直到1982年,《中國電視周刊》始停刊。

1979年中視成立「出版部」,中視周刊社改隸出版部。為進一步擴大電視社會功能,並響應整府文化建設,翌年中視成立「中國電視公司文化服務中心」(簡稱「中視文化服務中心」),執掌節目錄影帶、唱片等之出版、發行、拷貝、租借等各項服務,舉辦專業性的文化講座與活動,與圖書出版等有關的文化服務之業務。

中視叢書多選擇與節目播出有關或有社教意義的題材。其出版叢書銷售屢獲佳績,《婦女手冊》預購瘋狂,《果菜美容》曾銷售一空,而《神秘的地球》的出版更奠定中視氣象播報員馮鵬年的專業形象。

直到1984年,中視出版部獨立,成為中視第一家子公司「中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至今其主要職掌中視電視節目的行銷推廣與廣告承攬等業務。

ž 與國民黨的關係

承前所述,中視性質雖屬商業電視台,但為國民黨之黨產,仍需向國民黨負責,配合黨國宣傳。例如在1976年,為配合中國文化革命動盪局勢,中視不僅加強文宣工作,更播出「天怒」國語連續劇,描述對岸同胞水深火熱的處境。

1970年代蔣經國指示中視進行節目改革,時任總經理梅長齡於1978年列席國民黨中常會,以「怎樣改進中視節目與管理」提出報告。同年美國與我國斷交,中視配合中央政策,為一系列之應變,梅長齡更主持簽署演藝人員自律自強公約,表達藝術報國,協助匡正社會風氣之心願。